“爸妈别来救我了”:错把叛逆当疾病,我亲手把孩子送进了地狱
这两天重温《说唱新世代》时,依然会被圣代的《书院来信》深深震撼到。
“我会长大我会听话就让我回家吧。”
“我上次被他辅导,看见他腰带真的很长。”
“他让我别再打碎房间里的陶瓷杯。”
乍看下,只是很普通的闲话家常,然而这一句句其实是一个少年强烈的求救。
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整首歌词是首藏头诗。
连起来就是:
“我被关在小黑屋里。”
“爸妈快来救救我。”
“快点让我解脱好吗?”
“爸妈别来救我了。”
从满怀希望到心生绝望。这首歌中孩子的书信最终还是没有寄出,在改造者的手中化为片片雪花。
家长希望孩子变得听话,不再叛逆,可事实上,正是这种对叛逆的压制才使孩子走向崩溃的悬崖。
叛逆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网上对叛逆的定义是这样的: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产生,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很多家长闻“叛逆”色变,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是个永远听话的乖宝宝。
可叛逆是人生阶段中的一个必经过程,它意味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孩子愿意表达、愿意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总比他把尖刀对向自己,使得自己鲜血淋漓要好得多。
林心如曾在一次采访中感叹过,4岁的女儿海豚开始变得叛逆。
她会为了玩玩具而留在家里,并对妈妈说:“走开。”
有人很惊讶,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叛逆呢?
叛逆不是青春期的特色,而是每个成长阶段中都会有的经历。
从“他们要我干什么”到“我想要做什么”,这是种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
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由此决定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度过怎样的人生。
压制的终点是心灵的崩溃
面对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很多家长的做法是拼命压制。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才是错误的。
湖南卫视有一档被称为“收视奇迹”的节目,它就是《变形记》。
节目中,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交换人生,在陌生的家庭里度过七天。
表面上是为了让孩子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可短短的七天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吗?
第一期节目《网变》的主人公魏程,无心学习,终日在网吧里醉生往死。家长为了让他变得“听话”,将他送到节目中变形。
录制节目时的少年,仿佛大变了个人,勤劳懂事,尤其是他向农村父母下跪的一刻,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哭得稀里哗啦。
可在节目结束后,魏程很快又回到了网吧。
叛逆是人的一种本性,很多叛逆孩子的心理都是“你不让我做什么,我偏要做什么。”
孩子锋芒毕露,家长不愿妥协,多少悲剧发生在这种相对的关系中。
十多年前,杨永信用电击疗法治网瘾,很多经历过的孩子表示对自己的父母完全失去信任,睡觉时枕头下藏刀;有的离家出走和家人基本断绝联系,甚至彻底失踪。《科学》杂志曾用“最臭名昭著”来形容杨永信。
而几年前又出现了豫章书院,只要几个月,就能还给你一个跪伏在地瑟瑟发抖的孩子。但没有人知道,这些孩子的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孩子们被关在小黑屋中,那里炎热、潮湿,蟑螂老鼠遍地,要在这里赤裸着身体躺上整整十天,并且没有书、手机、甚至是一支笔。
经历过这种囚禁的孩子大多数心理上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意继续待下去了。
叛逆需要沟通
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李玫瑾教授说过:
“这个阶段,父母最重要的是陪伴。因为,情感才是引导孩子唯一的线。”
辽宁的一个14岁少年,无心学习,整日和父母顶嘴。在经历了慎重的思考后,这个少年的父亲徐先生毅然地辞掉工作,带着儿子走遍全国,陪伴他思考和成长。
这个父亲看懂了儿子叛逆下的成长期迷茫,并敢于去颠覆自己的生活,去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
很多时候,孩子暴躁易怒的表面下是对于自我价值的迷茫和胆怯。这种时候,他们需要的不是家长的作对批评,而是耐心的引导和沟通。
歌手白举纲也有过一段叛逆的岁月,他沉迷游戏和在KTV唱歌喝酒。
看到这样的他,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在信中写道:
“儿子,我知道对于你来说,这也许能够使你开心,或者这是你叛逆期发泄的方式。但是我希望,你自己不要受到伤害。”
这种包容给了他成长的勇气,在跌跌撞撞中,他终是迎来了明亮的未来。
《妈妈的悔过书》的作者李柳南,曾经与叛逆的一双儿女针锋相对,但最终,她还是抑制住内心的不满,耐心地与儿女沟通。
她在书的最后写道:
“目前两个孩子都没有任何成就,读的不是人人称羡的名校,也没有进入坐拥高薪的好职场。
但是我知道,两个孩子每天都有要去的地方,并且会一早起来,在约定好的时间抵达,就无比感激了。
最重要的是,他们顺利熬过了内心煎熬的日子,并活了下来,能跟我一起呼吸、吃饭、聊天。我能抱抱两个孩子,这一切都让我充满感激且幸福。”
叛逆从来不是摧毁孩子的原因,把孩子推往悬崖的往往正是对叛逆的压制。
来源:小学语文微课堂(ID:xiaoxueyuwenwkt)。实用的教育干货,每日分享小学相关电子版学习资料和教育心得,帮助家长辅导孩子学习成长。转载请联系微信号(xxyww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