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浮损伤根本,浮躁不能自主


经典的意义不是让人读 而是让人学以致用
XUE MO
“ 内心”
“轻则失根”,“轻”是轻浮、轻飘飘、不慎重、过于不在乎的意思。假如出现这种情况,就会损伤根本。所以,那些过于轻佻、什么都不在乎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有个赵括,他熟读兵书,善于纸上谈兵,有一次他跟父亲赵奢谈论兵法,赵奢也难不倒他,但赵奢并不认可儿子,还对妻子说,将来千万不能叫儿子带兵打仗,他一旦带兵国家就危险了。妻子问他,孩子不是学得很好吗?为什么他会带不了兵呢?赵奢说,他把这么重大的军事行动当成儿戏,这种人不行,只能纸上谈兵。赵奢死后,赵国和秦国之间爆发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战——长平之战。当时赵国宰相蔺相如身患重病,领兵的是老将廉颇,两军相持不下,秦国就派出间谍去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军不怕廉颇,最怕赵奢的儿子赵括。结果赵王急于求成,就用赵括换了廉颇,让赵括带兵打仗。赵括的母亲记得丈大生前的嘱托,就上书赵王,希望赵王收回成命,不要让赵括带兵,还指出了赵括跟父亲之间的区别,以及当年赵奢对儿子的评价。但赵王不听,执意要用赵括带兵,赵括的母亲就提了个要求:如果儿子战败,不能株连赵家。赵王答应了。后来,秦军看到赵军主将果然换成了赵括,就用计断了赵军的粮草,赵军困在营垒中四十多天,赵括就改变策略,带领精兵出城突围,但屡战屡败,最后被射死在战场上。赵军看到主将战死,就投降秦军,结果四十多万赵国士兵被秦军活埋。这一战对赵国的打击非常大。这就是过于轻浮、轻率,将生死存亡之事等同于儿戏的结果。
一定要记住,轻浮损伤根本。我们不要学赵括,我们要学狮子,狮子就连抓一只小兔子,也会用尽全力。我们也要这样,无论大事小事,我们都要尽全力做好。托尔斯泰之所以那么伟大,就是因为他凡事都竭尽全力。有人评价他说,托尔斯泰就算做一只靴子,也会投入全部的专注和智慧。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全力以赴怎么能不成功呢?所以,我们也要这样,即使策划一次活动,也要像进行一场重大的战役那样全力以赴。第一,这是对它的尊重;第二,培养自己认真对待任何事情的能力和习惯。
“躁则失君”,“躁”是浮躁、狂躁、躁动、不安,它们都会影响“君”。这里的“君”不是君主,而更多的是真心、灵魂的主宰。当你过于浮躁的时候,就会失去人的主体性,心灵不能自主,那么你的真心就失去作用了。所以,不要浮躁,永远安定专注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些年我总结了一些经验,过去我会注重一些礼仪交际性的活动,后来发现根本没有用。而且,它们不但没有用,还会让你丧失心灵的宁静,让你浪费很多时间,没有任何正面的意义。
人的一生中,对自己真正有意义的只有两种人:第一,自己;第二,跟你一起做事的人。所以,在生命中,有两件事很重要:第一,一定要让自己足够强大,而且要找到真心,让自己拥有人的主体性,能自主人生;第二,必须影响跟你一起做事的人。此外的事情都可以舍弃。
人一定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然后放下其他的事情。
最近几年,虽然我经常会收到一些请求跟我见面的短信,但我很少答应。为什么我不见他们?因为没有意义。对我来说,愿意见面的,是跟我一起做事的人,因为只有愿意做事的人才能成长。这些人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伙伴,那些只想“见见雪漠老师,跟雪漠老师聊聊天”的人,只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只会跟我们相视一笑,然后擦肩而过。所以,我会尽量地祝福他们,不会攀缘。
“躁则失君”就是这个意思。当你过于浮躁、患得患失时,就会失去灵魂的主宰。要注重内心的安宁,要学会乱中求静、闹中取静、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我经常谈到一句话:“静处观物动,闲里看人忙。”在静处观察万事万物的运动,悠闲地看着别人在忙碌。这种状态就是“燕处超然”,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悠闲地看着别人在忙碌,不代表你就不做事,刚好相反,你要积极地做事,但仍然要有一颗闲心,心中不要有任何牵挂。
过去经常强调以静制动,在很多事情上都是这样。这是一种谋略,也是一种涵养,更是人的修养。我遇到很多事时,都会选择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不理睬,做自己的事,最后很多问题都自然解决了。所以,许多时候,静其实是最有用的,静到极致的时候,你的生命中就有了静有静气,你看上去就会老成持重,非常稳重。
不要轻率地、浮躁地做一些决定,一切都静一静再做决定,不要用草莽脾气来应对世界,不要动不动就噼里啪啦地发泄一通,这是一种躁,“躁则失君”,人需要安静。
END


选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二辑》
雪漠(XUEMO)
雪漠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