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 |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A.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举对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
B.若二人都保持沉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二人同样判监半年。
C.若二人都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则二人同样判监2年。
用表格概述如下:
甲合作 |
甲背叛 |
|
乙合作 |
二人同服刑半年(团队利益最大化) |
甲即时获释;乙服刑10年(个人利益最大化) |
乙背叛 |
甲服刑10年;乙即时获释(个人利益最大化) |
二人同服刑2年 |
试设想困境中两名理性囚徒会如何作出选择:
A.若对方沉默、背叛会让我获释,所以会选择背叛。
B.若对方背叛指控我,我也要指控对方才能得到较低的刑期,所以也是会选择背叛。
许多行业的价格竞争都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每家企业都以对方为敌手,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在价格博弈中,只要以对方为敌手,那么不管对方的决策怎样,自己总是以为采取低价策略会占便宜,这就促使双方都采取低价策略,其实这反而使得自身的经济利益受损。如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之间的竞争、各大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等等。
运营 | 图书馆新媒体运营部
(图片及文字或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