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智谋:跟对人,做对事,事半功倍;

  鬼谷子智谋:跟对人,事半功倍

  你即使才华过人、能力非凡,如果没有人赏识你,那也只能默默无闻。因此我们平时就要学会“攀大树”,这样,必能逢凶化吉,而不致孤立无援。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而哪棵树才是大好乔木,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

  鬼谷子说:“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钳,故归之不疑也。”

  上段话的意思是,古代那些善于选择明主的人,就能横行天下,掌控诸侯。因此,夏朝末年的伊尹曾五次接触商汤,五次接触夏桀,其真实意图还没被世人察觉,就一心臣服了商汤王,助汤灭夏而建商。商朝末年,吕尚三次接触周文王,三次接触商纣王,最后归服了周文王,助其灭商建周。这些人就是看清了形势发展之后,才作出向谁背谁的决断,才归顺一主而毫不犹豫。

  有时候,形势的发展,正给了人明智选择的时机。纵观姜子牙的奋斗史,如果他不靠上西伯昌的话,事业绝不会有那么大的发展。正因为他认清了形势,明智地选择了西伯昌,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一跃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

  姜子牙(姓姜,名尚。因先祖曾封于吕,故又称“吕尚”)生逢乱世,虽有经天纬地之才,无奈报国无门,潦倒半生。他曾在商王宫中做过多年吏卒,他看到纣王沉湎酒色,荒废国政,料定商朝气数将尽。纣王已不可救药,自己不愿糊里糊涂地替纣王殉葬,于是,他决定另寻他途,改换门庭。

  当时,西伯昌立志复兴周国,除掉纣王,求贤若渴,正是用人之时。姜尚为了引起西伯昌的注意,便在渭水之滨的兹泉直钩垂钓。姜子牙并非要老死林下,而是在此静观世变,待机而行。

  这一天,姜尚听说西伯昌要来附近行围打猎,便假装在兹泉垂钓。为了引起西伯昌的注意,姜子牙故意把鱼钩提离水面三尺以上,钩上也不放鱼饵,这果然引起了西伯昌的好奇,问他:“先生这般钓法,能使鱼上钩吗?”

  姜子牙见西伯昌对人态度谦和,果然是个非凡人物,便进一步试探道:“休道钩离奇,自有负命者。世人皆知纣王无道,可是西伯长子就甘愿上钩。纣王自以为智足以拒谏,言是以饰非,却放跑了有取而代之之心的西伯昌。”

  西伯昌闻言,大吃一惊。心想:这位老人身居深山,何以能知天下大事?更为不解的是,他怎能把我西伯昌的心迹看得这么透彻?定然不是凡人!连忙躬身施礼,说道:“愿闻贤士大名?”

  “在下并非贤士,老朽姜尚是也。”

  “刚才偶听先生所言,真知灼见,字字珠玑,不瞒先生,在下就是你说到的西伯昌。”姜子牙装出吃惊的样子,惶恐地说:“老朽不知,痴言妄语,请您恕罪。”

  西伯昌连忙诚恳地说道:“先生何出此言!今纣王无道,天下纷争,如先生不弃,请您随我出山,兴周灭商,拯救黎民百姓。”

  姜子牙假意客套了一番,随即同西伯昌一起乘车回宫,一路上纵论天下大势,口若悬河。西伯昌如鱼得水相见恨晚,回宫之后,立即拜姜尚为太师,倚为心腹。从此以后,姜子牙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作为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姜尚选对了方向,跟对了西伯昌,做了周国的太师。倘若他选错了人,恐怕到老到死也不过是一名小卒,永无出头之日。


鬼谷子智谋:跟对人,做对事,事半功倍;

  职场上选准老板非常重要。这需要权衡利弊、明智取舍,绝不可凭一时感觉,盲目决断。在选择老板的过程中要正确判断,这会使你避免因“看错人,跟错人”造成的遗憾及损失。

  先看老板的家庭关系,如果他连自己的家庭关系都不能妥善处理,跟着他也不会太牢靠。

  再就是看他对待下属的态度,他对其下属是否重视,能直接反映出其工作态度。所以在跟从老板之前,不妨了解一下旧下属对其的看法,然后仔细辨别。

  跟老板进行交谈,也是了解他的一种方式。你可以适时向他提问,从而了解到他内在的东西。

  作判断是选择的最后一关。这是一个统揽全局的过程,前面所获得的信息、线索、资料等最后将会汇集于此,等待被有效地利用、分解、组合、搭配,最终作出判断及选择。选老板最终取决于你的个人品位,选择权在你,选得好坏就看你的眼力了。

  一旦选择好老板,就要全心跟从。鬼谷子认为,找到明主,就要毫不犹豫地确立双方一致的志向,忠诚地辅佐,为之谋,为之策,共同做一番大事。如果跟对了人,自己又有志向,坚持下去必定会成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