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容不下一篇晦涩满分作文,多元评价任重道远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浙江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随着某位专家的不吝赞誉而被广泛传阅,文章中晦涩的文字和满篇的名人名言备受批评。而评卷人从最初的39分到满分的变化也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导向,被业内认为是向学生传递晦涩文字可得高分的信息。

看着网络上一片批评声,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学生文风的批评,一种是对阅卷老师的倾向性的批评。对这二者的批评需要分开来理解。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无外乎二者进行比较的时候,比武双方一定可以分个胜负,要么一方KO另一方,要么用点数取胜。我们看各种擂台赛,除了传武参与的会因为稀奇古怪的规则而被争议之外,其他的比赛,如拳击之类,几乎没有太大的争议就可以决出胜负。

而文学相比较则困难许多,有人喜欢晦涩难懂的文字,有人喜欢语言优美的文字,有人喜欢直抒胸臆,有人喜欢娓娓道来,有人喜欢俗谚俚语,有人喜欢用词高雅,有人喜欢理性表达,有人喜欢浪漫率性……

我们很难去比较各种文风高下,只能说喜欢就好。

对学生文风要保持宽容

关于《生活在树上》对舆论批评,我们需要把对学生文风的批评和对阅卷人的批评区分开来,二者不是一个层面。

学生生涯,是文风形成的阶段,学生会尝试各种文风,一篇作文不足以说明什么,批评学生其实没有太大的必要。记得本人读书的时候,一度喜欢汪国真的诗歌,就开始了"模仿秀",遣词造句颇有汪氏风格。后来看了鲁迅的很多作品,开始也是感觉晦涩难懂,后来明白鲁迅作品中的意思之后又模仿了鲁迅讽刺笔法,至今文字中偶尔还会有些鲁氏风格。再后来"认真"看了红楼梦,一下子被红楼梦中代表各种人物的"口语"迷住了,通过"口语"让读者一下子就可以判断出人物阶层地位的"功力",当时特别崇拜曹雪芹的文字功力,那段时间特别关注"口语化"写作,文字中充斥了各种"口语"。后来看了哲学书籍,又被思辨产生了兴趣,文字中总是充满问题,再后来进行了学术训练,有意无意总是想通过文字表达一种比较"客观"、"可靠"的观点。

尽管《生活在树上》文字晦涩难懂,摘抄过多,但仍然是学生文风形成的一个过程,看着这幼稚又极力表现自己成熟的文字,似乎是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宛若学习鲁迅作品,明明很多内容并不是那么清晰,依然装着老成"一棵枣树又一棵枣树"地重复着。

《生活在树上》的小作者表现出了一定的文字量和阅读量,这是能够写好作品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必要过度解读,保持宽容即可。

作文评价多元化,任重道远

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作文非常难以评价,但是似乎又有很多人把作文评价当作一个导向,希望通过高分作文来引导其他同学文风改变。这种观点本身就违背了"文无第一"的事实,属于"逆天而行"。但是确确实实很多人玩"导向"不亦乐乎,这些人既包括那些"阅卷人",也包括那些批评"阅卷人"的人。

阅卷人的导向非常明显,喜好更大的文字量和阅读量,"批评阅卷人"的人只是不喜欢晦涩难懂的作文。双方都只是想把自己喜好的"文风"通过考试这种功利性活动"诱导"学生模仿而已,不管是批评方还是被批评方,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不懂什么是好作文,他们都认为自己喜欢的作文才是好作文。或许唯一的区别是,一方有权力给分,一方没有权力给分而已

批评之余的反思:什么是好作文

甭看双方在网上斗得热热闹闹的,互相批评对方不妥之处,可是真的问他们"什么是一篇与世公认的好作文"的时候,估计都无法说个所以然来。毕竟有人写文章属于自娱自乐,有人写文章是阐述观点,有人写文章是做警世名言,有人写文章是抒发情绪……不同目的的文章很难比较也没有标准。

当然考试中的文章至少题材是一样,或记叙文,或议论文,记叙文和议论文标准肯定是不一样的。但这些同一题材的文章还是可以有个统一标准的。比如说议论文论点明确,论证严谨、可靠,论据真实。文字表达准确即可,逻辑性要求比较高,论证方法要求科学,尽量少一些名人名言。

同一题材分几个维度之后,再根据各个维度分别赋分,这样就会客观许多,而不至于向《生活在树上》这篇文章一样,不同的阅卷人给出不同的分数,还不知道这些分数怎么来的,直接损害了考试的权威性与可靠性,显得如此儿戏。

人一上百形形色色,喜好也不一样。正是千差万别的喜好才给社会带来繁荣,如果"都"喜欢"4G就没有5G什么事情了,如果"都"喜欢"苹果"就没有"华为"什么事了,如果"都"喜欢"果蔬",就没有肉类什么事情了,如果"都"淡泊名利,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了……

任何一维的、极端的喜好,且又像"阅卷人"拥有不可控的权力的时候,都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灾难。这就需要认可多元喜好的存在,寻求最客观理性的标准进行评价,这才可以造就百花齐放,才可以带来繁荣昌盛。


作者:虹野

编辑:虹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