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人生丨记著名陕北民歌演唱家马子清

天上的白云你往那儿飘,

陕北的信天游你知道不知道。

五十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了一组陕北民歌无伴奏曲目,这些曲目极具震撼力和陕北特色,听后耐人寻味。在这组曲目中,由马子清领唱的《三十里铺》最使我难以忘怀。

马子清是一位怎样的人?她的演唱生涯是如何开始的?她的歌声背后有什么感人至深的故事?她为什么能在那个年代担任《三十里铺》的领唱?她今天又在那里?在做什么。
说来也巧,在由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等单位牵头成立的陕北民歌研究会上我恰恰和久仰的马子清老师坐在了一起。马子清老人谈笑风生,开朗有趣,特别是她即兴高歌的《走西口》悠远味正,情感浓烈,不仅引来满堂的喝彩,更令人产生一种崇敬之情。看到这位如今72岁的老人,我简直不敢相信她就是当年第一个把《三十里铺》唱到全国的那位小姑娘。如果不是老人激动的话语和激情的现场演唱,我很难把那著名的《三十里铺》与她联系在一起。于是我递上了名片,相约一定抽空登门看望并采访她。
马子清老人是陕北绥德人。1951年国家成立中央歌舞团后决定再成立一个民歌合唱队,这个民歌合唱队的主要任务是以陕北民歌为主,包括一些其它类型的合唱形式。这个民歌合唱队的成员主要是由当年鲁艺的一些学员组成,但却远远不够。当时担任团长的王方亮、张顺南等骑着毛驴在陕北安塞,绥德,米脂一带不断的寻找歌手,前后招了几十名,经过不断的淘汰,最后集中在绥德的只有25人。1952年底,还不满18岁的马子清就有幸被选中,成为了这个合唱队中的一员。大家集中在绥德的清水沟集训,主要是学习陕北民歌。尽管当时还没有原生态的说法,但那些反封建的、革命的、爱情的,丰富多样的陕北民歌在这些学员的心里就象被一座座宝库吸引着,大家的学习劲头可足了。就这样,25人头一次离开了陕北,被带到了首都北京开始了紧张的专业培训学习。
1953年,民歌合唱队又一次返回绥德,这次回来中央歌舞团是下了决心来深入的。除了合唱队员,还有创作员、教员、炊事员等。在陕北,大家一头扎进了陕北民歌的沃土之中,向民间的老艺人学,向田间地头的农民学,向在土炕上剪纸的大娘学,收集整理编配了大量的优秀的陕北民歌。1955年,民歌合唱队又回到北京修整,大家又学习音乐理论、乐理知识、视唱练耳等。

周总理和陕北民歌合唱队在一起

1954年,这支民歌合唱队组织了“陕北民歌全国八大城市巡演”,受到广大工农兵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尤其是在中南海怀仁堂给毛主席、周总理演出的陕北民歌无伴奏合唱,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特别是马子清淳朴、酣畅、味浓的《三十里铺》引起了轰动,马子清成为了把《三十里铺》唱到全国的第一人。后来,这些经典的曲目全部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了音灌成了唱片。当时录制的还有《横山上下来些游击队》,《哥哥当红军》、《走西口》,《崖畔上开花》等。由马子清领唱的还有《走西口》、《绣荷包》、《兰花花》、《茉莉花开》、《红军哥哥回来了》、《对面介沟里流河水》、《夫妻逗趣》,还有著名作曲家马可先生创作的《五更鸟》等。当时还有李志文、李秀芬等优秀的歌手,她们都有各自拿手的曲目。大家后来还学习了一些苏联歌曲以及各省的优秀民歌,汲取了大量的养份。

1956年,这个民歌合唱队参加了全国音乐周,立即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尤其是多声部的无伴奏演唱使陕北民歌几乎一夜之间推向全国。陕北民歌特有的质朴、嘹亮、鲜活叫人喜爱,这不仅得益于陕北这片热土,得益于中国革命在陕北的岁月,也得益于这些艺术家们的演唱。

马子清老人还深有感触地说,当时对于我们这些从陕北农村走出来的,没有多少文化的孩子们来说,真是太难得了。国家花这么大的力气培养我们太不易了。56年反右、57年下放,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58年我们全部回到了陕北,我们当时划归到延安歌舞团。
1962年,马子清调到了陕西省歌舞剧院。一直在合唱队担任队长、领唱。后来由于身体的原因改作人事工作,有时作点录音、配音的工作。
冬去春来、时光如梭。有一儿一女、享受着天伦之乐的马子清老师91年退休了。朴实的老人把自己辉煌的过去和闪光的青春有意无意的埋藏了起来,默默平静地生活着。老人也没有带学生,她说自己缺乏理论的东西。

( 马子清先生以纯朴自然、不过于修饰的嗓音表达了走西口的离别的真挚情感。走西口离别的酸心、无奈、牵挂,让人感到这对恋人为生计而别离的凄惨场景。虽然采用二人台乐队伴奏,用了手板和边鼓,但她的演唱并未受到约束而显的呆板,在不影响节奏的前体下,某些音做了非常合体的延长,使得苦诉之情真挚动人。)
但在马子清老人的心中,陕北民歌的情结依然是那样的深、那样的浓。她说道,在老一代陕北民歌的代言人相继离开我们之后,陕北民歌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尽管现在也做了一些,但还是重视不够。老人在谈到如何继承发扬方面有很多想法,希望利用一切条件大力的宣传,将陕北民歌发扬光大下去,这个任务十分艰巨。
只要一提到陕北民歌,老人就滔滔不绝;只要一说起陕北民歌,她就如数家珍。即将告别老人的时候,老人兴奋地想到了她儿时的记忆,唱起了她小时候在绥德街道上听到的叫卖声:
芝麻糖、瓜子花生仁, 五香瓜子酒的枣。油搪麻花大西瓜, 哎嗨-桃。 
采访完马于清老人,我的心里依然回荡着老人那清亮质朴的声音。我仿佛看见,一个18、9岁的小姑娘当年走上中国最高音乐殿堂的风采;我仿佛看到,她第一次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时露出的笑容;我仿佛看见,在陕北民歌研究会成立之时,她作为特邀嘉宾高歌《走西口》的奕奕深情。而这深情之中,透着一个一辈子都为陕北这块土地而歌的老人,执着的追求而视为其生命的一部分。

人生犹如歌声,时而会高,时而会低。在机遇和命运的沉浮当中人人都会有自己的轨迹。然而,在马子清老人的民歌人生当中,我们依旧看到了她别样的风采。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 那委婉、悠扬并带有浓郁地域风格的歌声,仿佛将人们带到广袤的黄土高坡上那无限的遐想之中;而这歌声,又在这片热土上世世代代的传承,并勃发在那无尽的精神世界之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