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欧阳修一次古画鉴赏引发的思考
#历史冷知识#
书画收藏界历来鱼龙混杂,充斥着金钱与利益的纠葛,至于有多少人是真正冲着艺术欣赏与收藏而来的,那就见仁见智了。
古人也是如此,所谓收藏者,也多是看重作者的名声,是否名家高手。如此收藏艺术就成了“搜藏商品”,然后待价而沽。
东汉曹魏时代的钟繇,东晋的王羲之、顾恺之,或者是南朝刘宋时期的陆探微,凡是此四人的作品,只要出现在宋代的市面上,必然会遭到人们的哄抢。
这种情况,被当时的士人们戏称为“耳鉴”。那些书画收藏者,并不关心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仅凭听到的作者名气是否响亮,就能给作品定价,注意这是价格而不是价值。
还有一种情况,就不是耳鉴了,难道是“目测”吗?也不是,而是用手摸。如同中医把脉一样,据说顺着画作上的颜色走势,用手指去摸,能感觉到颜色的肌理和变化,这才是佳作。
宋代文人总是独具匠心,竟然跨界借用了相术领域的术语“揣骨听声”,来命名这种别具一格的书画“鉴赏”方式。
原来在文化艺术空前繁荣发展的宋代,书画鉴赏已经发达到了化境,以至于只能把江湖骗子看相算命的那一套把戏挪用到艺术鉴赏领域,真是岂有此理!难怪沈括会在《梦溪笔谈》中讥讽这种现象。
其实好的作品,就是通过认真欣赏和仔细揣摩去发现和体会它的艺术价值的,没有那么多的故弄玄虚和套路。
北宋文坛大家欧阳修曾于偶然间得到一幅古画《牡丹丛》,画作的下角画有一只猫。就这么一幅花草与小动物的作品,堂堂欧阳修,欣赏半天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无法判断其艺术价值之高低。
老先生于是就向他的亲家,宋仁宗庆历年间的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吴育请教。
吴育此人足智多谋,对事物观察细致入微,无论是为官方面,还是在文化学术上,其人言行操守都是始终如一的。
老吴在仔细地观察了《牡丹丛》后,就胸有成竹的对欧阳修说:“这是正午十二点的牡丹呀。怎么看出来的呢?你看,这花瓣都完全张开了,花的色泽看上去干燥无光泽,这就是日中时分花朵的样子。如果花瓣上有露水,花冠必然是收敛而有光泽的。”
欧阳修听他这么一说,感觉十分吃惊,吴育接着又说:“再看这猫,黑眼珠都眯成一条线了,中午时分的猫昏昏欲睡,妥妥的就这德性。一般早晚时间段,猫的眼睛都是圆的,日头越近中午,它的眼睛就慢慢变得狭长,到了中午正好眯成一条缝了。”
听完老吴的解读,逻辑合理,欧阳修惊为天人。不得不服啊,自己的这位亲家把古人作此画的意境描述的呼之欲出,叹为观止。
所以最后老吴的鉴定意见:《牡丹丛》虽然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但却是货真价实的艺术精品。
此刻,令我想起了一句老话: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正因为吴育平时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所以他才能还原作品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境。而通过画家高超的绘画水平,使得生活中的事物,在艺术上又得到了提升。
说到这里,不得不还是要对宋代的文化艺术成就大为赞叹。北宋朝廷的士人,不论在朝还是在野,其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之高,堪称历代之冠,他们那种对事物的强大观察力,由一幅小小的画作就可以延伸至整个北宋社会的大画卷 。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那些像吴育一样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才俊们,孜孜不倦的践行者北宋统治者“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想。然而艺术毕竟是形而上的东西,而治理天下却是具体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有句话说得好“少谈理想,多解决问题。”这话用在北宋一朝非常贴切,仁宗时代问题很明显,士大夫们已经感到了危机感,虽然君臣关系也不错,可朝廷始终在一种惯性中转圈圈。
理想依然只是理想,人们试图改变甚至扭转这种局面,可老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不断滋生出新问题,这就是北宋的宿命。
欧阳修得到的《牡丹丛》描绘的是如日中天的正午景象,却不经意间契合了当时宋廷国势渐颓的现状,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参知政事吴育之口娓娓道来,实在是天意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