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两为何价值连城?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吗?
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2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720元的购买力。
银锭作为一个不太热的收藏品种,关注的人不是很多,但作为古代钱币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银锭又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收藏品种。为什么银锭的收藏不如钱币火呢,其原因是银锭制作工艺不如银元精美,再者银锭存世量较少,很多人没机会接触到真正的老银锭,所以关注也会少一些。
中国历代对银锭的铸造及发行都没有统一的严格规定,允许自 由铸造。只要适应当时的流通环境和民间习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银锭造形无规定,特别是从清代 开始,银锭的器形更加多样,各省各地各有千秋,异曲同工。中国银锭的种类繁多,器型各异,汉代银锭的器形为饼状,唐代一般是长方形条状,同时有饼状和船形,宋代银锭的器形以铤为主,与唐银相比形态变宽、变厚,正面四角微翘,呈砝码形,两头两个圆弧成束腰形,辽、西夏、金的银锭器形与宋差不多;元代银锭的器形与宋出入不大,无铭文锭的区分是周缘翘起,中间内凹,多数元锭没有铭文;明代银锭的器形长度较元代变短,而厚度却增加,束腰已较小,两端的弧形消失,周缘增高,特别是两端更加突出,形成一个双翅;清代到民国22年银锭退出货币领域始,银锭器形之杂,难以统计。但大体可分为元宝形、圆型、长方形、正方形、砝码形、牌坊形等几大类。
清代到民国22年银锭退出货币领域始,银锭器形之杂,难以统计。但大体可分为元宝形、圆型、长方形、正方形、砝码形、牌坊形等几大类。
明代用银的情况与元代相似。明前期是禁止金银流通的,主要行钞,但民间贸易一直使用白银。明万历年间,政 府推行赋役改革,合并征收赋银和役银,俗称“一条鞭法”,要求纳税人用白银向国家支付税款,这对确立银锭法定货币地位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明中期以后,白银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货币,多以《明史》记载的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 的法令为依据。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全社会对白银的需求大增,国内银矿的开采和历代储藏的白银,已不能满足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需要。而此时,正值日本和美洲白银大量开采,通过与中国贸易,全世界的白银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这就为明代白银成为国家法定货币提供了物质保证。
银锭是古代基础货币之一,我国历史上银两的货币功能始于汉代之前,隋唐以前称为“银饼”,宋金时期称为“银锭”,元代称为“元宝”,明清两代白银作为主要货币流通。
银元宝的正式称谓是银锭。它的形状多种多样,有马蹄形、圆形、长方形、砝码形、腰形、牌坊形等,是判断其市场价格的一个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