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 天:活一回自己——清明出游记

活一回自己

——清明出游记

安徽望江 傲 天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已近天命。人到中年,我将不我。我们这个年龄,上有年迈的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刚刚成年的儿女需要扶植,左有事业,右有工作,整天象是背着沉重的壳,却无法为自己而活。忘却了春风秋月,想不起夏雨冬雪,吼不了撕心裂肺的摇滚,拼不了不醉不归的酒席,留下的只是嘿嘿一笑“天凉好个秋”。
  人间最美的四月天,诱惑了万物,也诱惑了我。趁着母亲尚在哥哥家中,女儿还没有复学,自己还没正式上班,摘去世俗的面具,在春光中放纵那已麻木的躯体,活一回自己。激情一经点燃,沸腾的血液重复着年轻时代,说走就走,来一场无牵无挂的出游,只为自已。
  春和清明,草飞莺长,四月处处皆美景,放飞自我,无需名山大川,本县的香茗山景区成了此行的目标。香茗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麦元乡、鸦滩镇和太湖县香茗村以及转桥之间,南起麦元分亩岭,北抵鸦滩褒隐寺水库,东西贯穿太湖香茗村,全长10余公里,属于大别山脉系。
  4月5日阳光明媚,早上八点半左右,备好干粮与水,没有呼朋,也没唤友,一家人驱车赶往距离望江县城大概37公里的香茗山景区。虽然路途不远,也早想光临,但总是被生活的借口阻拦,一直未能成行,就连这条S211省道也是第三次驾车驱行。沿途与我所在居住地的地貌大不一样,我处在长江边的平原地区,连一个一两米高的小土包都少见,而这里是一片丘陵地带。
  由于这条路联系着皖西南与湖北、江西省的交通,车辆颇多,路中也没隔离带,路依山势而建,弯道、上下坡路较多,故车速较慢。这样也好,本就是来放松心情,不必刻意香茗山而香茗山,远方的树很挺拔,脚下的草也很隽秀。女儿对这陌生的环境很是惊奇,不停地用手机记下青春的足迹。那让望江引以为豪的金黄开始谢幕,青青的荚果显示着成熟的傲娇,桃树开始褪去粉装,着一片片绿色在枝头,只有那紫云英还在讲述春天的红花绿草。有时看到心动的美景,会特意下车留连片刻。
  走走停停,不知不觉中,车行至三叉路口,往西南是通向太湖,往东北可达怀宁石碑,往前是原麦元乡所在地,也是通往香茗山景区之路。望着这纵横交错的乡村水泥路,条条都相似,稍有不慎就会走上错路。正在焦灼时,手机适时响起,原来是先期到达香茗山的同事吴志超老师来电告知怎样导航到达香茗山。他告诉我不能直接导航香茗山,他刚才就是这样多绕了许多弯路,要导茗山寺。打开导航,搜索位置,原来茗山寺属于葛林行政村管辖,离此地大约还有5公里的路程。顺着曲折绵延的乡村路,遵循导航的指示,向着远方云蒸雾绕的地方驶去。这个地方属于三县交界处,以往相对闭塞,经济比较落后,村落较小,零星地散落在一些山坳中。据我一个出身于此的同事讲,在她小时候,这里还常有豺狼、野猪出没,此地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身上至今还留有这些猛兽留下的烙印。现在由于新农村建设,散于各山坳的村落都集中成片,扶贫攻坚的进行,昔日的穷山村变了模样。香茗山也走出了深闺,走上了时尚的舞台,沿路两旁的小洋楼见证着时代的变迁。略显不足的是大部分楼房的门都紧闭着,只有那不甘寂寞的春色隔墙相望。
  十点左右,我们到达了葛林村香茗山风景区管委会,停车场已停了不少车,看来来的人真不少。迎面是一座略显破旧的寺庙,可能就是茗山寺吧,我没有细看,有许多游客进去烧香祈福。隔着停车场,它的对面是新建成一所公厕,里面设施还很现代,只可惜正处于枯水期,无法从水库抽水上来。寺庙旁边是一家陈旧的小卖部,除此之外,山脚没有其他建筑,给人一种寒酸的感觉,当然也有点古朴之风。入口处有公安机关临时设立的游客登记处,明火严禁带上山,旁边的音箱正不厌其烦地用鸦滩话播放着防火禁令。在妻子登记完之后,我们开始了今天的登山之旅。
  走过一片杂树林,路分成两条,一条是水泥路往东绕向山的背面,一条石阶路,蜿蜒直插峰顶。游客都是沿着石阶拾级而上,远处就是香茗山主峰,左为大茗山,右为小茗山,中间因形似莲花,故称莲花峰。
  每块石阶有七、八十公分宽,石阶之间有二十公分高,因此很平坦,右边是陡峭的山体,左边是六、七宽的山沟与大茗山相连。大茗山那边已经开发成望江县油茶基地,山沟无水,几台挖掘机正在里面施工作业。也许是很久没有出来活动了,不一会儿,我们都感到汗意连连。为了欣赏沿途美景,我们走的很慢,不停地用手机取景,留下精美瞬间。漫山没有什么参天大树,只是一些灌木丛,点缀其间的是一簇簇映山红与一片片白蔷薇。旋转的风力发电机如同中世纪流转的风车,置身其间仿佛来到北欧的童话世界。
  十一点左右,我们来到了半山腰的火情燎望台,通往各大主峰的路在此交汇,如若继续攀登,在此还要登记。登记完后,我们继续向上,一阵阵山风扑来,刚经汗的身体不由得冷颤起来。接下来的石阶与刚才的大不一样,只有二、三十公分宽,也陡峭了许多,几乎是九十度向上。左边是水泥杆做成的护拦,右边是形状各异的巨石,扶石而上要格外小心,避免碰头。在半山腰一处平坦的地方,有一铁皮屋,里面有许多游客在休息。原来这里有一石洞,里面有一尊佛,故称石佛寺,来往的游客都会敬上一柱香。休息片刻后,我们继续爬,上面越来越陡,我们也感到很吃力,腿也很酸胀。在爬爬停停中终于到了山顶,顶上有一二十平方左右的平台,四周修有栏杆和石凳。在休息过程中,吃点干粮,喝点水,补充补充能量。眺望远处的湖光山色,诗情顿生,不由地面对空谷干吼。还没吼完,便迎来妻女的白眼,四周的惊诧,也惊飞那正秀恩爱的黄莺,管他呢,过瘾就行。妻子看到那一簇簇映山红、白蔷薇,顿生去采一捧的念头。我们小心翻过栏杆,探下身,慢慢挪到花前,小心翼翼地采下那最艳的红,最纯的白。
  下山几乎是捱下去的,因为膝盖几乎不能打弯。在下山过程中,上山的游客愈来愈多,其中不乏许多熟悉的面孔,看来自由是所有人共同的想往。
  本想再游褒隐寺水库,但妻女已无力再游。回想既已云游巫山,天下哪还有他云。已活一回自己,也该回家了,责任还在继续!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徐学杰,安徽省望江县雷池中学教师,网名傲天,文学旅途中初涉者,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广交天下同事心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