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统太极是否有“标准拳架”?——回顾太极拳架势演化与“吴式太极拳”由来

从晚清到民国时期,太极拳的架势和趟路,实际一直因人而异,变动不居。从源头上看,杨禄躔之子杨班侯、杨健侯的架势便不相同,杨健侯之子杨少侯、杨澄甫也相差甚远。即便杨澄甫本人的架势,将1925年其徒陈微明出版的《太极拳术》与1931 年董英杰协助编辑的《太极拳使用法》对照来看,差别不小。

由杨家派生出来的三位旗人万春、凌山、全佑,也是“一劲刚,一善发人,一善柔化,或谓三人各得先生之一体,有筋、骨、皮之分。”再细看全佑的门徒吴鉴泉的架势,目前可以看到最早的大约是1929 年春上海九福公司初版发行的《康健指南》(太极拳全图),其中的“太极拳全图”便是吴鉴泉的太极拳照,仅是照片,没有具体动作说明。其次是陈振民、马岳梁所著1935 年初版的《吴鉴泉氏的太极拳》,其中所用的是吴鉴泉的另一套拳照,拳势之间的过渡部分由其婿马岳梁拳照补充。对照来看,吴鉴泉本人在短短几年内的架势就已发生变化。近半个世纪之后的1980 年,香港以《吴家太极拳》之名,再版吴鉴泉之子吴公藻于1936年编著的《太极拳讲义》,附录了《吴鉴泉氏的太极拳》所用的那套吴鉴泉拳式照片,同时也附录了吴公仪的全套拳照,可以看到吴公仪的架势与其父吴鉴泉也大不一样。

吴鉴泉以外,全佑的其余弟子都没有拳照传世。刘彩臣的拳势,可参考其徒李先五1933年出版的《太极拳》;常远亭的拳架样式,可借其后传樊继芬《常式太极拳》(1991)、汪波《全佑老架太极拳》(2001)、刘泰山《宫廷常式太极源流与精要》(2013) 等想象大概;王茂斋的拳势,可以参考其弟子彭广义(仁轩)于1933 年刊印的《太极拳详解》,当时王茂斋本人仍在世,其中所公布的太极拳势虽只是手绘,却可以看出其动作较为开展且中正,与今天习见的吴式太极拳样式也是存在一定差异。

即便王茂斋的门人,杨禹廷、修丕勋、朱家和、刘光斗、张式聚、郑和春……所传下来的架势各是各的面目,作为杨禹廷弟子的王培生、李经梧等人的拳架与其师也并不相同。以个人所知,刘光斗的两位传人刘晚苍、刘焕烈的拳架亦不一致。

因此,太极拳的架势,实际也是有生命力的,不是固化、僵死的,而是生生不已的。前人授技、学艺,并不强求外在层面的形似,而更重内在之道。或者说拳架只是各人所领悟的太极内在核心之道的外在展现形式,核心之外的样式,在模仿师辈架势的基础上,可以随着个人性情、悟性、功力、体型、年龄等多方面因素,不断作动态的调整,以符合各自所体悟的合理状态。

由此来说,太极拳的外在架势,实际不必强求千人一面,搞出所谓规定套路或标准动作,以此作为赛场的评判标准;也不必门户见识,是己非人。父子相传、一师二徒,便不可能毫无分别。个人早年与晚年的架势,也不会绝对不变。所谓“理一分殊”,求同存异,交流印证,或许才有正道。

今天一般将吴鉴泉、王茂斋所传的太极拳,习称为“吴式太极拳”。也有人不满于体操化、科学化的规定套路的“吴式太极拳”,将自身有传承渊源的太极拳称为“吴氏太极拳”。

从清末到民国时期,虽然旗人全佑的传人在北京城中逐渐发展为几乎与杨家并列的支派,但始终并没有“吴式太极拳”这一说法。太极功的核心本是一阴一阳之道,外在形式不是僵死固定的,从外形层面与他人不同做出分别而标新立异,本不可取。杨家三代人的架势各异,本不固化,由杨家衍生出的支派的架势不固定,也是理所当然。

王茂斋在世期间,以他为宗的师生众人往往称所传习的技艺为“太极”或“太极功”,并没有冠以姓氏派别。这种做法大致还是延续了从清末到民国初期北京城的老传统,那时太极被视为一家,并无明显分别。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原本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众多拳术名家相继受聘南下,集中于南京、上海一带。特别是在此前后,河南温县陈家沟的几位拳师相继进入北京、南京等都会,逐渐为外界所知,让不少人在对比之下,看到“太极”的巨大差异。在这一时期,由于从中央到地方的国术馆系统相继设立,国术考试、比赛、表演活动不断进行,全国的拳师与拳手时常聚集。在此背景下,同样是习练太极拳,因师承不同,而架势各异。所以,在南京、上海一些国术活动的名单中有时会标明师承渊源,比如,孙禄堂太极拳、杨澄甫太极拳、吴鉴泉太极拳、陈子明太极拳……与此同时,有关河南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的专著率先标明了姓氏,例如:1932 年,中央国术馆与河南省国术馆审定的陈家沟陈子明所呈送的《陈氏世传太极拳术》在上海正式出版;1933年,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在开封正式出版。后来,陈照丕(绩甫)所编的《陈氏太极拳汇宗》于1935 年10月在南京出版,均冠以姓氏。

在此环境下,1935年5月,上海康健杂志社发行了陈振民、马岳梁编著的太极拳专著,书名为《吴鉴泉氏的太极拳》。这是全佑一脉传人的著作中,明确标明姓氏的发端。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年7月出版了吴鉴泉弟子徐致一的著作,名为《太极拳(吴鉴泉式)》。该书前言第一句就明确说明“本书所介绍的拳式是已故太极拳专家吴鉴泉先生的拳式。”1964年8月第五次印刷时,徐致一重新修改和补充后,改名为《吴式太极拳》。这也正是“吴式太极拳”的真正来历。在后来《吴式太极拳》这本书的“吴式太极拳简介”中,更进一步明确说明,该书非但只是吴鉴泉的拳式,并且“系吴鉴泉晚年所传授的拳式”。所以,“吴式太极拳”实即“吴鉴泉氏”或“吴鉴泉式”的太极拳架势。或者明确地说,“吴式太极拳”就是指吴鉴泉本人的架势而言,并不是全佑的其他门人的架势。而全佑其他门人的架势与吴鉴泉也是有所差异的。像徐致一《吴式太极拳》中的“吴式太极拳简介”所言,“吴式太极拳始于满族人全佑(1834—1902),后经其子吴鉴泉(从汉姓吴,1870—1942) 加以改进修润而形成一个流派。”吴鉴泉传人的著作大都不提王茂斋、郭松亭、常远亭等,从源头上追溯全佑,然后就是到吴鉴泉。以吴鉴泉作为“吴式太极拳”的真正宗师,也是无可厚非。就连1984年出版的王力泉(培生)、王辉璞所著《吴氏简化太极拳》一书中,也承认“吴氏太极拳始于吴鉴泉”。

当新中国成立之初推出陈、杨、吴、武、孙等几大代表作后,天下太极随即自然划分出几大派,特别是北京以王茂斋为宗的传习者,都主动或被动地划入了“吴式太极拳”当中。尤其是以王茂斋为中心的所谓“吴式太极拳”的“北派”传习者,往往认为自己的“吴式太极拳”是跟吴全佑姓,亦即由旗人全佑所传者,即为“吴式太极拳”。本人认为,这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认定,并不符合历史演化的真实。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吴鉴泉的后传们不承认王茂斋的后传为“吴式太极拳”,实际也是理所当然,还不如以“太极功”或就近以“王茂斋太极拳”相称更好。

“太极”的核心大约只是一个,在外在架势上做分别、冠姓氏、划派分的做法,实际并不高明。或者追根溯源均以“太极”“太极拳”或者说“太极功”相称便是;或者采取西汉“推恩令”方式,就近表明师承渊源,如杨禹廷太极拳、吴图南太极拳、刘晚苍太极拳、李经梧太极拳、王培生太极拳……如此之类,化大为小,或许更有利于消弭先入为主的大派隔阂,增进细微交流。进而言之,当今太极拳真正需要深入切磋、探讨的,主要不是拳架子的差异,仍当是养生与技击两大核心问题,这与前人面对的问题实际一样。对于内家拳来说,养生与技击这两者又不是截然分开,所以两大问题也许本是一个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如何修出太极之体,以达到养生与技击兼备的效果。这是太极拳的活生生的内在灵魂,也是真正能够让人受益的所在。而这一核心问题在当今泥沙俱下的潮流中愈发显得紧要。脱离灵魂求发展,不求内在一致而重外在分别,只能是《老子》所说的“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只是历史演化至此,固定僵化局面渐成,何时能够突破化解,或许只能有待将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