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处坡体病害现场咨询

1、某自然坡体由松散粘土构成,自然坡度约30°,由于暴雨作用造成坡体富水呈流塑状发生浅层溜滑或滑塌,并有不断向后牵引的趋势。若不能有效进行处治,可能会随着滑塌体规模的扩大而危及下部桥墩的安全。
基于此,建议在滑塌体病害范围内、距桥墩约3m的部位设置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低、耐变形和透水效果良好的格宾挡墙进行支挡。结合滑塌体特征,可采用高约3.0m,基底宽2.5m,顶宽1.0m规格的格宾挡墙,有效控制后部坡体的滑塌变形,确保桥墩的安全。
图1 滑塌体与下部桥墩关系图
2、某桥梁下部存在大量弃渣,在暴雨作用下弃渣体向下部发生滑移,形成了长约40m的弧状后缘裂缝,并贯穿桥梁锥坡和1#桥墩,导致锥坡发生开裂,且对1#桥墩形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图2 滑坡后缘裂缝造成桥梁锥坡开裂

图3 滑坡后缘下错威胁桥梁1#桥墩
基于此,建议在锥坡范围内设置机械成孔小截面的抗滑桩体,保护锥坡不受弃渣滑坡牵引,在此基础上对锥坡所在后缘裂缝形成的空洞采用水泥土注浆回填。
其次,由于1#桥墩部位净空有限而不宜设置机械成孔的保护桩体,也由于弃渣松散而不能采用人工挖孔的保护桩体,故对1#桥墩具有安全影响的弃渣体在裂缝后部约3m的部位开始采用适当卸载,从而提高弃渣体稳定性,避免对桥墩产生威胁。
3、某坡体由泥岩残坡积物构成,原设计为设置坡率1:1.25的两级边坡,坡脚采用矮挡墙进行防护,坡面采用挖深约2m的边坡渗沟进行处治。
由于暴雨作用,造成一级边坡出现大面积富水,坡体渗流现象严重,导致一级边坡出现滑塌和溜滑,并逐渐牵引二级边坡发生变形,最终发生了在距坡口线10m部位为后缘的下错型滑坡。其滑坡剪出口基本位于挡墙顶部位。

图4 坡体滑坡全貌

图5 一级边坡土体多呈饱水溜滑状
从现场看,坡体富水的主要原因是后部地下水渗流所致,导致一级边坡富水饱和后形成软弱带,最终导致坡体在二级以上坡体的重力挤压一级富水软弱体的作用下发生错落型滑坡。
作为错落型滑坡,现场采用卸载减重是合理的,可有效减小上部土体对下部软弱带的挤压作用,并依据土体性质放缓各级边坡是有效的。
图6 坡体卸载现场
考虑到坡体的发生滑坡的病害是一级边坡的富水软弱带所致,故在减重后结合一级边坡坡脚挡墙,在其后部设置深约3-4m的具有较强抗滑能力和疏排水能力的支撑渗沟,而不宜采用排水效果相对较低,支撑能力相对较弱的边坡渗沟,从而实现对一级边坡的软弱带进行排水固结和支撑。
在此基础上,对既有挡墙部位设置长度较在的仰斜排水孔,进一步疏排深层地下水。只要一级边坡保持稳定,则坡体就可以保持稳定。
因此,一级边坡的支撑排水和上部减重,可有效确保坡体的后期稳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