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对联
对联这种形式虽然早就产生了,但真正达到其兴盛期是在清代。清代对联人物辈出,名作多多。但世所公认的是,清代诸多对联人物中,有两大家不可不提,即前有纪晓岚,后有俞曲园。而关于纪晓岚的诸多趣联巧对,则是世人皆知、耳熟能详的故事。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年自号石云。直隶河间府(今河北献县)人。30岁中进士,授编修之职,升翰林院侍读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1769年,因事遣戍乌鲁木齐,越二年释回。后官至礼部尚书,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历时十九年编纂成功。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卒年八十二。死后谥文达。撰有《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阅微草堂笔记》、《乌鲁木齐杂诗》等,有《纪文达公遗集》(诗文各16卷)、十卷《评文心雕龙》、六十三卷《历代职官表》、四卷《史通削繁》、三十六卷《河源纪略》、《镜烟堂十种》、《畿辅通志》、《沈氏四声考》二 、《唐人诗律说》一册、《才调集》、《瀛奎律髓评》、《李义山诗》、《陈后山集钞》二十一卷、《张为主客图》、《史氏风雅遗音》、《庚辰集》五卷,《景成纪氏家谱》等。他还参与编选、评点其它一些书籍,也参与了另外一些官书的纂修。
纪晓岚是清朝著名学者,杰出的文学家、评论家、编纂家和思想家,少而奇颖,资质聪慧,博闻强记,贯通群籍,旁征百家,是一代通儒硕学、文坛盟主。同时纪晓岚也是一位真正的楹联大师,性好滑稽,言语诙谐,工诗善对,才思敏捷,擅作对联。著名的联学大家梁章钜是纪晓岚的学生,在其名著《楹联丛话》一书中,提到纪晓岚他必称“纪文达师”,对纪氏联语,常赞之曰“大手笔”,或谓“非先生不能道此语”,对纪晓岚的对联艺术推崇有加,视之为无与伦比之作。
纪晓岚的妙联巧对大多不见于正史,也罕见于他的诗文集,比如其名作《阅微草堂笔记》中仅录其联语4副,他的对联多零碎见于各种野史笔记,或以故事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有学者研究认为,纪晓岚对联在艺术上有几大特点:一是工切,二是奇巧,三是幽默,四是机敏,五是精深,六是富有气势。其中尤以幽默机智为时人激赏。纪晓岚曾有一副对联自嘲:“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用对联这种形式如实地写照了自己宦海浮沉的一生,幽默而切实。在现在北京晋阳饭店旁的纪晓岚故居阅微草堂,也有一副对联:“两登耆宴今犹健,万卷编成群玉府;五掌乌台古所无,一生修到大罗天。”则是后人以对联的形式对他的评价,可称纪氏定评。
神童才子,妙联服人
纪晓岚自幼聪明伶俐,有神童之誉。三四岁上就跟着其母念熟了《三字经》、《千字文》。尤其喜欢对对子,家里的人、周围的人也总是喜欢用对对子考他,取乐逗笑。
纪晓岚的四叔纪容雅对他特别疼爱,常在课余教他对对子,内容都是他所熟悉的人、事、物,时间一长,屋内屋外的东西几乎都对到了。一天,他到四叔家学对对子,四叔一时想不起新题,就说:“你在屋内自己找吧,看有什么还未对过,就以什么为题。”纪晓岚找了好久,最后看到四婶坐在炕上做活,小脚没有遮住,那双绣花鞋十分惹目,便指着说:“只有这未对过。”四叔抿嘴一笑道:“三寸金莲瘦”,纪晓岚机灵地对道:“一双绣鞋轻”。四婶听了,对纪晓岚嗔道:“你这小子,这也可用来作对子吗?”纪晓岚尚未申辩,四叔又念:“人谁不有脚”,纪晓岚笑嘻嘻接口对道:“何必动无名”。一问一答,富有情趣,把四叔四婶都逗得哈哈大笑。
纪晓岚年幼时有一友名陆耳山,亦是才思敏捷,善于属对,与纪晓岚情投意合,常在一处切磋。一天,陆耳山来访纪晓岚,谈诗论文之后,转而探讨属对。陆耳山道,刚才路过药店,见店门上贴有五个大字“祖传狗皮膏”,若作上联,不知如何对好?纪说这个不难,随口对道:“秘制鸟头药”。陆接着说:“刚才我还路过四眼井,请问这四眼井又该如何对才妥?”纪笑答道:“你从四眼井经过时不是已经对好了吗?何用问我!”陆大惑不解,惊问:“小弟一路思索而来,未能对出,特来请教,何以说我早以对出?”纪笑答道:“足下何用到处求索,即以尊名相对,岂不大佳!”原来陆耳山的姓“陆”,也是数字六的大写,“陆耳山”正可对“四眼井”。陆耳山一听,恍然大悟,抚掌大笑道:“妙哉!妙哉!”
相传当年河间府有一道士娶妻,有一书生在喜堂上即席写贺联见赠,出句是:“太极两仪生四象”。但书生搜索枯肠,半晌了苦无对句。纪晓岚当时为髫龄小子,在旁徐徐说:“何不对以苏东坡句,'春宵一刻值千金’?”此语一出,满堂叫好。对仗工整,且有典故,从内容上来讲虽似无情对,但用在娶妻婚联上也是颇为相宜的。从此,这一集联成为一副名联。
纪晓岚少年即能集古诗为联,说明他熟读诗书,且记忆力超群,故能用时方便,如同探囊取物。再如一次,纪晓岚的老师以杜甫《兵车行》中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出联考他,他巧妙地运用李商隐《马嵬》中句“他生未卜此生休”作对,天衣无缝,工整贴切,令其师不得不佩服,大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据说,一日纪晓岚在街上与同伴们玩球,不巧球扔进太守的官轿。别的孩子早四处逃散,他居然上前拦轿索球。太守见他憨态可掬,于是说:“我有一联,如果你能对上,就把球还你,否则就归我。”纪晓岚同意了。太守出上联:“童子六七人,唯汝狡。”纪晓岚不加思索地答道:“太守二千石,独公……”最后一个字迟迟不说。太守问他:“何以不说出末一字?”他回答说:“太守若将球还我,就是'廉’字;若不还,便是'贪’了。”太守听了不禁大笑,夸奖他对得好,就把球还他了。
知县大老爷听说了此事,早就闻知纪晓岚才华敏捷,是个对句奇才,就想亲自试之。命人将纪晓岚召到县衙,他编出了个刁钻的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思虑片刻,一时难以为对,环视四周,见大堂角落中悬挂了一只鹦鹉笼,便从容对道:“鹦有雌雄都叫哥”。知县一听,果然厉害,对纪晓岚的才华称奇叹服。
相传,纪晓岚十岁那年就到河间府参加童生考试了。他的考官是三年前中举的士子,正是得意忘形的时候,听说这个纪晓岚就是有名的小神童,便有心要考较考较他的才思。考官出了一句上联:“十岁玩童,岂有登科大志?”谁知纪晓岚不但丝毫不胆怯,而且反唇相讥,对了一句下联:“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考官听了,心中不悦却又无奈,猛然抬头看见门上贴着的门神,一句上联脱口而出:“门上将军,两脚未曾着地。”纪晓岚不假思索地答道:“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考官看这“神童”对得如此工整巧妙,心中不得不服。
佳联传情,妙对求偶
与纪晓岚同县的马家,是元代文学家马致远的后代。马家有一位千斤小姐马月芳,花容月貌,秀外慧中,是个远近闻名的才女。到了婚嫁之年了,左挑右选皆不中意,高不成低不就,马小姐非要以对联求偶不可,一心想找个如意才郎。
此时纪晓岚已考上了秀才,听说了马小姐的故事,心高气傲的纪晓岚就央求叔叔带他去会见这位马小姐。马小姐的父亲也早就听说纪晓岚才华出众,一表人才,今又见他谈吐不凡,英俊潇洒,眉宇间洋溢着一股英气,心中很是高兴,这下女儿的婚配可能有望了。说话间,只见丫环送来一幅字迹隽秀的上联:“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众人见了,不免为他担心,这马小姐不愧才女之名,所出联句,并非轻易能过,但纪晓岚却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略加思索,挥笔写道:“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小姐的父亲看后,立刻神色飞扬,脱口说道:“好。”丫环送到绣楼给小姐看,不一会儿,只见丫环飞快地来到他面前:“恭喜公子,小姐同意了这桩婚事。”
两月之后,二人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新婚之夜,更是热闹非凡,众人非要新人合作一首诗。于是马小姐写道:“金玉良缘在今宵,劝群莫要再相扰。”众人齐声喝彩,并起哄新郎。此时他也赶快写下:“织女正在停梭等,快叫牛郎过鹊桥。”于是大家掌声后,才一哄而散。众人走后,纪晓岚笑道:“佳山佳水佳风佳月,二九佳人逢佳期。”马小姐立刻写道:“痴色痴声痴情痴梦,一个痴人说痴语。”上句六个佳,下句六个痴,佳人对痴人,山水风月对色声情梦,对得太好了。人们常常以郎才女貌来赞美一对新人,可眼前二位纪晓岚、马月芳却是才貌双全,才子才女,因对联偶,真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
关于纪晓岚对联配偶的典故,还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一次康熙与纪晓岚微服私访,来到一座山里,看见山腰有一石岩,岩上有一枯树。康熙看着眼前景色,吟出一句: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为柴。回头请纪晓岚接对。纪晓岚微微一笑:“对不了,要等等。”苦思无对。二人口渴下得山来,走进农家讨水喝,一女声说:“请进,水在缸里。我正睡觉,勿扰。”纪晓岚向屋里一看,蚊帐中朦胧中睡着一女子。眼观此情此景,脱口而出:“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更妙。”康熙一听大喜。连说:“好,好!”这时却听屋内传出女声念联:“山石岩前木古枯,此木为柴;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更妙。”康熙与纪晓岚大惊,疑为仙人。纪晓岚一揖到地:“请仙子出来相见。”只见屋中走出一个年方二八的少女。这少女不是别人,就是杜小月,他非常羡慕纪晓岚的才学,后来她嫁给纪晓岚作了四夫人。
联语诙谐,刺恶讽奸
纪晓岚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爱戏弄周围的人。往往用对联的诙谐幽默特点,作对成联取笑别人。尤其是对那些想嘲笑他的人,他总是反唇相讥,针锋相对,不给对方任何便宜占。虽然有些刻薄,不近人情,但由于他博学多才,滑稽有趣,精思巧妙,这些对联往往也就被当做笑料传开,成为佳话。
比如他初入翰林院时,在南书房当值。太监总管不认识他,见他身穿棉袍,手持折扇,便以卖弄的口吻,向晓岚说:“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看来老太监是个读书人,出联甚雅,还将“春夏秋冬”四季寓于联句之中,而且《春秋》还是个书名典故,很不好对。纪晓岚一听那老太监说话是南方口音,便随口答道:“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老太监本来想奚落纪晓岚,但不想反被讽刺,戳到痛处,从此后再也不敢小看纪晓岚了。
又有一天,纪晓岚正要入宫奏事,恰巧又碰上几个太监,将他拦住,说是有个对联要他对,分明是想难一难他。“什么对联,快说吧?”纪晓岚不耐烦地说,“我还要赶着进宫去奏事呢。”有个太监说道:“三元解、会、状”。这个上联说的是科举考试的事,“三元”指的是三级考试的第一名,考举人的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考进士的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的第一名称“状元”。这上联的第一个字是数目字“三”,后边列出三元的名称,而下联后面也只能列三种事物,开头要用数字,却不能用与上联相同的“三”,显然这个下联是很有难度的。不料纪晓岚脱口而出:““四季夏、冬、秋。”太监们听了,闹哄起来:“对不上,对不上!你说四季,怎么没有春呢?”晓岚笑嘻嘻地答道:“为何没有春,你们自己心里应该明白呀!”显然,纪晓岚说的“春”,指的不是春天的春,而是男女春宫秘事的的“春”。太监们既会其意,不禁恼火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太监说:“纪大学士拿我们开玩笑,罚你再讲一个故事再走。”纪晓岚揉了揉鼻子,想了一会儿说:“好吧,注意听着——从前哪,有一个人……”说到这里,他就停下来,再不说话了。太监们等了一会儿,不见他再说,憋不住了,禁不住问他:“下面呢?”晓岚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回答:“下面没有了。”太监们不明白,又奇怪地问道:“下面怎么没有了?”纪晓岚忍不住笑了:“下面怎么没有的,还用问别人吗?”太监们这才回过味儿来,原来又被纪晓岚嘲弄了。
一次纪晓岚随侍乾隆登泰山。中午游抵“斗母宫”,小憩用膳。因此处供奉着送子观音,故而香火鼎盛。师太久闻纪晓岚大名,便向他求取诗联,欲悬挂于佛堂之中。上百的尼姑,都来围观,对名满天下的纪大才子指指点点。纪晓岚笑容诡异,铺开宣纸,一挥而就:“一笔直通;两扇洞开。”尼姑们一看顿时哗然,师太面有怒色。乾隆亦觉纪晓岚开玩笑未免太过分,正想发话,却见纪晓岚饱蘸浓墨,在两联后面各添了三个字:“一笔直通西天路;两扇洞开大千门。”纪晓岚这才放下笔来。乾隆释然,师太大喜。一幅绝妙禅联,就此诞生。
纪晓岚曾题财神和药王合庙神龛联:“有钱难买命;无药可医贫。”上联指出了钱的局限性,批判了“金钱万能”的人生观。下联指出药的局限性,它不能医治贫困,实际上是对世上贫富不均现象的揭露和谴责。联语工巧而深刻,可称格言。
他的两副讽庸医联更是讽刺联中的杰作。其一:“不明财主弃;多故病人疏。”联语巧改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诗句成联,一字之移,一字之改,联意大变,出奇制胜。清独逸窝退士评曰:“一调换间,而形容曲尽”(见其《笑笑录》)其二:“新鬼烦冤旧鬼哭;他生未卜此生休。”联语为集句。上联出自杜甫《兵车行》,下联出自李商隐诗《马嵬》。两诗句移植联合成联,顿生新意,讽刺庸医,入木三分,真乃奇迹也。横批为“明远堂”三字。《论语·颜渊》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两句,取其中“明”、“远”二字,意谓医生“不行”。横批与联语配合,极具讽刺之艺术性。
巧思智对,妙联服人
关于纪晓岚智对巧联的故事很多,大都反映了他才思敏捷、属对工妙的才情和机智。比如有一天,他的老师请他去喝酒,席上有父子两人,都是在戊子年(1768)科举考试时同榜中式的举人。老师忽然对纪晓岚说:“晓岚,你很会对对子,现在我出上联,如果你能即席对出下联,我将以一方百金古砚相赠,要是对不上来,就罚酒三大杯!”纪晓岚微笑点头答应。于是,老师指着那两个同榜的父子说:“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上联刚出口,在座的其他客人都立即感到,这个下联是极其难对的。因为“父子”和“戊子”,下字相同;全句两“父”三“戊”,五个“子”字,要对得字字工稳,实在比登天还难哪!可是,再难的对子也难不倒纪晓岚。他看了老师一眼,立即想到师徒两人的官职:老师现任户都尚书,自己现任户部侍郎,是一正一副的户部长官,而古代管领全国户口簿籍的长官叫司徒。因此,后世也将户部尚书和侍郎俗称为司徒。于是一句妙不可言的下联顿时冲口而出:“师司徒,徒司徒,师徒司徒。”全堂掌声雷动。满面春风的老师亲自把价值百金的古砚送到了纪晓岚的手上。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工部(当时也称水部)署衙遭遇火灾。乾隆批交尚书金简大司空负责修复。一日早朝前,群臣在朝房待诏,刘墉拟出此上联:“水部火灾,金司空大兴土木”。联中嵌入金、木、水、火、土五行,属于对联中难对的“五行对”。包括刘墉自己在内,一时无人能对。适值纪晓岚入朝,亦到此间。众官将刘墉出的五行联告知纪晓岚,并要他作对。纪晓岚略一思索,时有一新选中书,为南方人,却身材魁梧、面皮漆黑,常自负为“南人北相”。便道:“要对上亦不难,不过于新中书有所不便。”中书说:“但对不妨。”纪晓岚于是对出了下联:“北人南相,中书君什么东西。”联中嵌入了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五方对五行,而且对仗工整,绝联妙对,奇巧谐趣,颇为精彩。弄得这位中书大人十分尴尬,众位官员抚掌称善,无不佩服。
一次,乾隆与晓岚对句为戏。乾隆说:“两碟豆”,纪晓岚答:“一瓯油”。乾隆改口说:我念的是:“林中两蝶斗”。纪晓岚道:我念的是:“水上一鸥游”。机智聪敏,无人能及。
乾隆皇帝率群臣登泰山祭祀岱庙。当时庙前正有野台梆子戏上演《西厢记》,乾隆灵机一动,对纪晓岚说,朕有一联,卿试对如何?乾隆的上联说道:“东岳庙,演西厢,南腔北调”。纪晓岚略加思索对道:“春和坊,卖夏布,秋收冬藏”。对联以春夏秋冬四季,对东西南北四方,信手掂来,贴切非常。君臣游至“观音阁”,乾隆又出一联请晓岚属对:“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日扬帆离古寺。”纪晓岚确不含糊,应声对道:“两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这一联对的可以说是在衣无缝,最后一句用《孟子》现成的语句,贴切自然,甚为难得。
“天然居”是北京城中有名的茶楼。一日纪晓岚陪同乾隆微服出行,见到该茶楼名称甚雅,便进入喝茶。乾隆皇帝为了考纪晓岚,除了上联:“客上天然居”。诙谐的纪晓岚就对以:“居然天上客”,与上联形成回文联,且意境优美。乾隆不肯罢休,就以“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这一回文联为上联,再请纪晓岚对下联。乾隆占尽便宜,故意难为纪晓岚。会者不难的纪晓岚也不为难,朗声对道:“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下联也可正、反两读,也是回文对,乾隆皇帝听了连翘大拇指,表示欣赏。“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这一回文对联一时传为佳话。(不过据说后来有人觉得对句太俗,另换了“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为下联代之,也无不可。)
1785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赴宴者达3900多人,其中一老叟141岁。乾隆与纪晓岚出联相贺曰:“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这是一副数字谜联,按古纪年法算,一个花甲为60年,花甲重逢即为120年,三七岁月即21年,正好是141岁,可以说,对句是相当难的,可纪晓岚却信手拈来。俗语“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即七十岁,古稀双庆即140岁,更多一度春秋,也正好是141岁,对得堪称千古绝妙。
再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有寡妇遇鳏夫而欲嫁之。”这也是纪晓岚对乾隆皇帝的对联。上联典出《论语》句,纪晓岚对以俗语俚句,一俗一雅,反差极大,但字词工切,谐趣盎然,也是佳联。
君臣对句,不免谀词
乾隆皇帝是个舞文弄墨、附庸风雅的人,喜欢和臣子游山玩水、即兴吟诗作对。作为大清第一文学侍臣,纪晓岚有很多机会陪同皇帝属对为联,因而留下了许多奉旨做联的故事。这些对联,命题限时,但纪晓岚大都对的工稳恰切,号称对联杰作。毋庸讳言,这类联作其中不乏对君王的阿谀奉承,有歌功颂德的嫌疑。用今天的眼光看,思想内容实不足取,但其艺术上极其高明,尽管多是阿谀之辞,却能做到雅而不俗,也属难能可贵。
比如乾隆皇帝五十岁寿辰,纪晓岚主动献上贺联:“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兹而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此联以数字的工对见奇,乍看似乎平铺直叙,细品却是妙趣横生。上联极赞乾隆皇帝开疆阔土之武功,致有四万里的疆域领土;下联则祝其长寿万岁,既称万岁,活了五十,自然还有九千九百五十年的寿限。对联虽然极尽歌颂之能事,但人称其“气象高阔,设想奇创”,“对幅折颂万岁,工慧绝伦”。
相传纪晓岚随侍乾隆皇帝日久,遂生思念故乡父母之念,借机向皇帝请假以便回乡探亲。乾隆批准了他的假期,但有个条件,必须对出下联来。皇帝出了上联:“十口心思,思子思妻思父母。”这是个合字格对联,上半句“十口心思”三字合成一“思”字,下半句说出了思念的对象,也就是探亲请假的原因。纪晓岚多聪明呀,一听有门,赶紧对道:“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也成了合字格对联,上半句“寸身言谢”三字合成一“谢”字,下半句说出了感谢的对象,委婉表达领会圣旨和“谢主龙恩”之情。
再如乾隆皇帝八旬大寿,自制一联,仅成出幅云:“窃比于我老彭,十分已得一分。”老彭指古代寿星彭祖,相传活了八百岁。乾隆此年八十,相当于彭祖寿限的十分之一,故称“十分已得一分”。于是命阁纪晓岚属对。纪晓岚对道:“粤若稽古帝舜,八旬还有三旬。”相传帝舜活了一百一十岁,乾隆八十,要赶上帝舜寿限还得再活三十年,故称“八旬还有三旬”。乾隆听了称叹不已。同年秋天,乾隆围猎木兰,道经万松山,乾隆见景生情,忽得一联:“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竟然对不出下联来,只好令人骑马赶回京城,让纪晓岚属对。纪晓岚提笔对好,付给来人返回复命。乾隆接到一看:“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非常欣赏,对纪晓岚厚赐财帛。
联学精论,发聩振聋
纪晓岚作为一位大学者,他对楹联也有一些精辟论述。梁章钜在他的《楹联丛话》中辑录了一些,吉光片羽,很有研究价值。《楹联丛话》“卷一故事”开头即谓:“尝闻纪文达师言: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在当时,纪氏此说可谓是关于楹联起源的权威论断。梁章钜基本采用了这个观点并加以发挥。这个观点长期以来被奉为金科玉律。直到近年来才受到质疑。现今楹联学术界普遍认为,楹联应起源于唐。孟昶题桃符帖则可能是春联之祖。
《巧对录》卷一载:“纪文达师曰:昔宋人四六喜缀成句,然一篇之内,不过数联而已。”《巧对录》卷一又载:“纪文达师曰:《左氏传》一书,文繁词缛,学者往往纬以俪语,取便记诵。”该书卷二又载:“纪文达师曰:对句类书始于隋杜公瞻之《编珠》。”以上三段文字虽比较零星,但从中似可窥见纪晓岚对楹联特别是对句类书是有一定研究的。宋人四六成句,指宋文人的字词巧对,如王安石的“带眼;琴心”“生白,杀青”之类。集《左传》句对书,宋代即有崔升等十余家,已佚。唯存徐晋卿《春秋经传类对韵》一卷。纪晓岚最重要的联论,则是其“无不可成偶者”之谓。此语又谓“天下无不可对之对”。
梁恭辰《巧对续录》载:“吾师纪文达尝言,世间书籍中语,无不可成偶者。客举“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公应曰“有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又举“孟子致为臣而归”,公应曰:“伯夷非其居不仕”。纪晓岚的这一思想,很可能来自苏轼。《冷斋夜话》载:东坡曰:“世界之物,未有无对者,皆自然天成之象。虽文字之语尽然,但学者不思耳。如因事当时为之语曰:'刘贲下第,我辈登科’,则其前有'雍齿且侯,吾属何患?’太宗曰:'我见魏征常妩媚’,则德宗乃曰:'人言卢杞是奸邪’。事非一时,则有需时而后得对矣。”苏轼、纪晓岚两人“未有无对”之论,其本质是源于一种哲学上的信念。即所谓“物生有两”,而俪句则应是“无独有偶”。正因为有这种信仰,许许多多佳联趣对才得以珠联璧合,而不至形单影只。
纪晓岚学识渊博且机敏诙谐,其轶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据史书记载,他喜联、擅对,是对联奇才。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千叟宴”,席间有一老翁141岁高龄,乾隆帝得知,便以此为题出一上联,命众人答对,联曰:“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
60岁称“花甲”,“重逢”等于120岁,“三七岁月”即21岁,相加恰好141岁。纪晓岚稍加思索后随即对曰:“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70岁称“古稀”,“双庆”等于140岁,“添一度春秋”也是141岁。
时值旧历除夕,瑞雪初霁,梅花傲放,红装银裹。纪晓岚伴乾隆帝到户外赏景,不料乾隆帝叹道:“老叟扶持观梅花,唉!青春已过。”纪晓岚悟出这是一题上联,脱口而出:“幼童侧耳听鞭炮,哟!又是一年。”
纪晓岚为乾隆帝五十寿辰而作的寿联,也堪称流芳佳联:“四万里皇国,自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全联36个字,字字歌功颂德,句句阿谀奉迎,尤其说乾隆帝“五十年圣寿”之后,还要活“九千九百五十年”,前后相加,正好是“万岁”,妙不可言。
由于纪晓岚才华超众,人人敬仰,不少达官显贵、豪门富户都以攀缘结交他为幸事。一日,某公邀纪晓岚赴宴,正巧席座中有戊子科父子同榜者,某公说道:“人人都知纪晓岚你喜对,今有出语,能即席成之,当以百金古砚为赠,否则照罚。”他随即出上联:“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但见纪晓岚不假思索随口对云:“师司徒徒司徒师徒司徒。”众人叹服。主人又曰:“春宵一刻值千金。”纪晓岚笑曰:“太极两仪生四象。”有数对数,无数对无数,对仗严密工整,主人惊服,随即开宴。
纪晓岚一生写的对联难以计数,但多是为他人所作,写自己的联极少。据知只有一联自咏:“浮沉官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这一自咏联道出了他一生居官生涯的坎坷苦乐,也表达出了他终生对治学的严谨追求。
纪晓岚精谙对偶之道,但他对对偶、骈偶的态度是矛盾的。他有一句论对名言:“骈偶于文字为下格,然其体则千古不能废。”(《〈文心雕龙〉评》)。正因如此,他平生虽喜作联语,但却不愿过多地载入文集,传留后人。
牛头喜得生龙角
狗嘴何曾长象牙
(上联为老和尚所出,当时纪晓岚头上梳着_髻)
小童子暗藏春色
老宗师明察秋毫
(纪晓岚参加童生试前被担任主考的教谕大人看见他拿着一根树枝玩耍,便把树枝藏在衣袖里向教谕问好)
十岁顽童,岂有登科大志
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
(纪晓岚当时十岁,考官在朝中任职三年)
门上将军,两脚未曾着地
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
(考官看着门神出上联)
盲人看牡丹,心中富贵
哑巴念左传,腹内春秋
(纪晓岚的启蒙老师得了眼疾,近乎眼盲)
五月五日,五弟篮中提五粽
三更三点,三嫂床上抱三哥
(纪晓岚在家中排行第五,按照习俗,五月初五这天拿粽子给三嫂)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老师施先生把纪晓岚养的小鸟压死了,纪晓岚对上下联以报复)
水月寺鱼游兔走
山海关虎跃龙飞
(水中有鱼,月中有兔,山中有虎,海中有龙,对得自然贴切,天衣无缝)
鬓边斜插一枝带叶嫩海棠
腰间悬挂半截连毛老山药
(上联为纪晓岚赞美女友文鸾,下联为文鸾所对,山药即红薯。无意中引起一场搞笑,甚是滑稽)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纪晓岚向马家求婚时,小姐马月芳出上联考验他)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二九佳人逢佳期
痴色痴声痴情痴梦,一个痴人说痴语
(新婚之夜,轮到纪晓岚出上联,马月芳对下联。)
二猿伐树,看小猴子如何下锯
一马犁田,瞧老畜生怎样出蹄
(纪晓岚两个族侄玩耍爬树,折断不少树枝,被老和尚看到,出了上联,纪晓岚对下联解围)
中秋八月中
半夜二更半
(族侄的老师出上联当中秋节作业)
三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千锤百炼人
(纪晓岚为铁匠写的春联)
日落香残,扫去凡心一点
炉寒火尽,须把意马牢拴
(纪晓岚为庙宇题的一副楹联。上下斟酌,上联藏一个“秃”字,下联藏一个“驴”字,加起来是“秃驴”,说得和尚没错)
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
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
(南方的太监来到北京,出上联取笑纪晓岚,含春夏秋冬四字。纪晓岚用东南西北回敬)
榜上三元解、会、状
人间四季夏、冬、秋
(上联为太监所出,纪晓岚对之,因此四季中没有春,以讽刺太监)
吃西瓜皮向东抛
看左传书朝右翻
屎壳螂,撞南墙,乒乓,扑拉,炭
癞蛤蟆,跳东洼,咯呱,咕咚,薹
太极两仪生四象
春宵一刻值千金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前以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纪晓岚为乾隆献的寿联)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妈妈驾马,马恋马,妈妈鞭马
妞妞牵牛,牛舔牛,妞妞打牛
暑鼠凉梁,唤匠描猫驱暑鼠
饥鸡盗稻,呼童拾石打饥鸡
今日门生头点地
昨宵师母脚朝天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上联谐鲁肃、樊哙,一文一武,下联谐狄青、萧何,也是一文一武)
我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
俺北国一天一地一圣人
移椅依桐同望月
等灯登阁各攻书
虎走山还在
山在虎还来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无声无音倒也动神韵
有情有楚更是见芳心
(纪晓岚献给女子小倩的对联)
小住为佳小楼春暖得小住且小住
如何是好如君爱怜要如何便如何
(纪晓岚献给女子小如的对联,上下联首字为“小”“如”)
抽烟呵气,眼前风云聚会
撒尿放屁,胯下雷雨交加
(好有意思!纪晓岚喜欢抽烟,人称“纪大烟袋”,才子聚会时刘师傅以此给纪晓岚出了上联,说完后竟放了个屁,被纪晓岚听到,对出下联。“抽烟呵气”对着“风云”二字,“撒尿放屁”对着“雷雨”二字。觉得“放屁”二字粗俗的朋友,以后可以说得更有文化)
洞庭湖,八百里,波滚滚,浪滔滔,大宗师自何而来
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腾腾,本主考从天而降
天当棋盘星当子,谁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作弦,何者能弹
山竹无心,空生几对枝节
河藕有眼,不沾半点污泥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柳旁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三尺天蓝缎
六味地黄丸
今日过断桥,断桥何日断
明朝奔圆月,圆月几时圆
洛阳桥,桥上荞,风吹荞动桥未动
鹦鹉洲,洲下舟,水推舟走洲不走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生烟夕夕多
池中莲苞攥红拳,打谁
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
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
师司徒徒司徒师徒司徒
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
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至,崇朝五十又五年
(乾隆八十岁大寿,纪晓岚撰的寿联)
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人,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谷登,五云观,五事修,五福备,五代同堂,祥开五凤楼前,五色斑斓辉彩帐
鹤算八旬逢八月,贺万岁,八千为寿,八千为秩,八宝进,八恺呈,八面畅,八风和,八方从化,歌舞八鸾队里,八仙会绕咏霓裳
(乾隆八十岁大寿,纪晓岚撰的另一副寿联)
出将入相,仔细端详,无非借古代衣冠,奉劝众生愚昧
福善祸*,殷勤献演,岂徒炫世人耳目,实为菩萨心肠
宋玉树小住樱桃街
潘金莲大闹葡萄架
(纪晓岚的学生宋玉树一直对不出下联,纪晓岚就借用《金瓶梅》的典故对出下联,恰到好处。至于潘金莲和西门庆在葡萄架上干了什么好事,《金瓶梅》中说得很详细,想知道就看《金瓶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