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治理的体系问题

“天人感应”是中国经学对2000多年封建王朝各级官员违规办事的心理预警。
中国人讲,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小宇宙要与大宇宙保持同一性,天冷了,加衣,天热了,减衣,天上有28星宿,人体有28个穴位,伸开十指,28个关节,阴与阳并行,正确与错误交织,所以在任何的事物治理中,一定要有“不确定”准备,要知道,事物是一刻不停的处于变化中。
简单说,目标确定了,2000公里外某地,即便是海洋中,也不可能点对点,拉直线,要不停的调整舵盘,海浪会冲击,暗礁会阻隔,舵手会打瞌睡……这是“不确定”因素。
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拉长到2000年,可以形成一个历史的周期表,这是我们对未来预测的依据,人类的发展,除了科技之外,人性未变,而人则是最大的“不确定”点。
讲一个故事:
“两汉”交替过程中,有一个经学家叫刘昆,时任县长,手下学生500人,春秋两季都要按周礼宴请百姓,举办大型礼仪活动,教化乡里。
但是,王莽认为,刘昆这厮,聚焦那么多人,私行大礼,必是大奸。于是,把他们一家抓起来,关进监狱。
刘昆运气好,刚进监狱,王莽的新朝灭亡了,天下大乱,狱卒把他们一家放出来,刘昆就带着家人隐居在山中,在刘昆看来,王朝更替,谁主沉浮,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天下安定,推荐人才,于是百姓以“孝廉”为名,推举刘昆做官,刘昆一听,跑掉了,不做官,跑到了江陵教书。光武帝刘秀听说后,下旨,让刘昆这厮担任江陵县令,看他再往哪里跑。
按当时的官秩,万户以上为令,以下为长,所以当时的江陵是大县,人口众多,火灾频发,每当起火的时候,刘昆带众官对着火叩头,就能降雨止风,由此名声大振。
于是,升两级当弘农太守。
那时候,弘农驿道上老虎成灾,交通受阻,刘昆当太守三年,推行仁政,老虎背着小虎游过黄河跑掉了。
光武帝就觉得很奇怪,又升他为光䘵勋,问刘昆,你在江陵反风灭火,在弘农,驱虎过河,是如何做到的?
刘昆说,这不过是偶然事件罢了。
众人都说,刘昆太朴实了,有功不认。但光武皇帝则说,这才是长者的风范呀,让他在朝中兼职教书,学生是皇子和贵族子弟。
“磕头灭火、驱虎过河”,这当然是真实事件,但这真实的背后,可能不是这样。人的眼睛和耳朵属阴,所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未必是真相。
真相的背后是刘昆为政一方,在防灾上做了大量工作,有效的减少了灾害的发生,被百姓所称颂,他采取了哪些办法,史料上没说,留给大家想象的空间。
我们可以从东汉时期郡、县、乡、里、亭,各级官员的职责推测刘昆可能采用了哪些防灾措施。
秦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到了汉景帝时期,郡长官叫太守,其中有一项重要的职责治理盗贼、水火。
郡下设县,县衙有分属的六科,业务与中央六部、郡守六曹对应,在六科中就有主管一县治安、治灾的部门,直接为县长负责,按《内史杂律》要求,如果粮仓发生火灾,县长就是第一责任人,要追究责任,判重罪。
县以下设乡,乡下面设里,乡和里是基层的行政机构,其中还有一个县里的派出机构叫“亭”。在乡这一级中设置游击,主管全乡的水、火、盗、擒巡查工作。
“里”的概念是五户为一伍,两伍为一什,百户为一里,官称里正,这是行政管理下的群众组织机构,相似于现在的街道办事处,这些都是为预防治安事件设立,当发生灾害这类非常事件时,里正、伍长要及时处置并向上级报告。
“亭”是县一级治安的派出机构,直接对县尉负责,职责相当于今日的公安派出所。
刘昆治灾,是通过这一系列的组织机构下达自己的治灾目的,可以肯定,刘昆任职期间并没有发生让他承担责任的火灾或者虎灾事件,那他用了什么办法,很简单,利用组织机构发动群众,群防群治,以达到防灾治灾减灾的目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第一、为官者,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以此提高自己的身份。
第二、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追求完美,事必躬亲,什么人都看不上,什么人都不放心,这类人,只适合具体工作,成为不了优秀的领导者。
第三、别搞一言堂,尊重有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
第四、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
第五、为官者的治理能力体现在对百姓的疾苦了解有多少,责任可以让人将事做完整做完美。
减灾工作的重点是抓住具有“不确定”性的人,最重要的是人心。
人心都是肉长的。
为官者,只要一心为民,各项措施才可能快速、具体、完整的落实下去。
刘昆磕头向火,那是对天的敬畏,驱虎过河,那是对民的爱戴。
刘昆是经学家,教育家当然知道《易经》中所提示的规律。“太”极,“大”字是一个极端,“小”点是一个极端,凡事不可走极端。
南宋理学家真德秀说:“夫法令之必本人情,犹政事之必因风俗也。”
什么意思?
为官者,治民要从人性出发,行政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的走“大与小”的极端。要抓大放小,不能因小失大,学会中庸,不偏不倚,不左不右,调和折中,这就是解决“不确定”因素的最好办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