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3.核内与核外化合物差别的思考
4513.核内与核外化合物差别的思考
2021.8.22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所有元素都是第一周期元素的化合物,并且是质子以外形态的化合物。差别是中子的存在,质子、中子对的存在一定对核结构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质子、中子对只有“氘”、“氚”、“氦3”、“氦4”四种形态,“氦3”是稀有形态,分析元素结构就相对容易了。
质子由1个正反光子、305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在核内只有一个偏电荷光子的差别,元素的性质却由质子的数量决定,只有同位素的数量由高于质子数量的中子数量,或者“氚”结构的数量决定。
在核外,“氘”、“氚”结构的质子、中子对极少,几乎为零,纯质子的丰度约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八五,“氘”结构的丰度约为百分之零点零一五。在核内,情况完全反过来,纯质子形态几乎为零(个别现象我认为是资料错误),“氚”结构有递增趋势。
核外化合物主要由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互补与核外电子共轭形成,结合相对“松散”。核内化合物主要由不同层次的“氘”、“氚”、“氦4”结构组成,结合相对“牢固”,号称“强作用力”使然。部分“氚”结构的自然衰变被称作“弱作用力”。它们的差别主要是核外化合物各自拥有相对独立的核外电子,核内化合物共同拥有核外对偶电子云。离子形态可能是核聚变的必要条件。
除了核内化合物的“氘”、“氚”、“氦4”结构组合外,每一种元素都是前一元素与“氘”或者“氚”元素的组合;前面各种元素与若干“氘”、“氚”、“氦4”结构的组合。根据核外电子构型,我们还可以发现所有高端元素的周期性共同内核:“氖核”、“镍核”、“钯核”、“钕核”、“铂核”、“铀核”、“110核”等。
分析核内元素结构,只有质子存在偏电荷现象,并且微不足道,强大的核力(所谓强作用力)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不能不想到巨光子可能产生的电磁作用力赋予质子和中子核外电子屏蔽下的电磁作用力。所谓强作用力可能是核内质子的同电相聚作用力与核外电子屏蔽下的电磁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然形态,“氦4”与“氖”等零族元素都是惰性气体,核内却没有任何“惰性”,并且成为许多高端元素的共同内核,可见离子形态可以改变许多化学元素的特性。陶瓷的烧造就是形成陶土的部分离子形态,冷却以后形成相对牢固核外电子共轭与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互补的结构。
“氘”、“氚”都是氢元素,地球表面燃点可能只有摄氏570度左右,地下深处存在很高的磁场温差,是如何存在的呢?应该是燃点发生了改变。重力加高温可能是元素离子形态与核聚变的必要条件。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除了大气热层之外没有高温环境,外太空更是低温加零重力,化学元素是如何形成的呢?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没有那么高深的知识,这里不做深入研究。
地下有许多已经形成的化学元素,基础结构已经确定,很难相互之间发生核聚变,只能表层结构发生改变。是已有元素的渐进式核聚变,还是光子的连续核聚变形成新的化学元素,我不清楚。可以自然形成“氘”、“氚”、“氦4”结构应该是化学元素不断形成,星球不断成长的必要条件。
总之,没有第一周期元素就没有高端元素,任何高端元素都是第一周期元素结合形成。创造核内化合物形成的条件,就可能制造人工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