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花苑第五届全国文学大奖赛174 | 我的爷爷:姚鸣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凡参赛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我的爷爷

散文/姚 鸣

我的爷爷是一个近邻三村有名的能工巧匠,竹匠、木匠、泥匠,样样都能露一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我家最艰难的时期,七口之家的大家庭,只有父母两个强劳动力,挣得一点点工分,勉强维持着生计。
那时,能省则省是我家的主旋律,爷爷虽不能直接下地劳动,但尽自己所能,用自己的勤巧的双手,承担着家里日常用具的制作。
我家的左侧是一块篾竹园,少说也有四分地的大小,竹子有大、有小,但一根根竹子在爷爷眼里都是宝贵的财富,经过巧手编织,都是实用的家庭用具或生产工具。
从篾竹园里的竹子,编织成家庭用具或生产工具,要经历砍竹、劈竹和编织等几个过程,这是一环扣一环的过程,环环都有技巧、环环都有技术。砍竹,关键不能选择当年的新竹,要挑选竹纹清晰、竹竿挺直、无锈斑、无虫洞和竹叶茂盛的竹子。劈竹可是技术等级很高的活儿,从开片到劈成一片片粗细均匀的篾片,左手握住篾片往右送、右手拿着篾刀朝左推,送和推的力度、速度、角度等恰到好处,才是劈竹的奥妙之处。
掌握好左手送、右手推的力度、速度、角度,这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将竹片细劈下去,使竹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劈篾过程的断裂、损伤的一种技术;而且是有效掌控因劈篾片,刀片划破左手手指的一种技巧,只能意会,很能言传。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难的是在劈竹过程中,不能很好掌握左手送、右手推的力度、速度、角度这一关键的技术要领,以致不仅竹片持常折损、断裂,成为无用的废料;而且频频划破手指,鲜血淋漓,造成自我伤害;最后因此而萎缩不前,知难而退,最终未能掌握这一技术。
竹子开片后的第一步是将竹片劈成篾青和篾肉两类。篾青是篾竹中粘固度最强的一层,其所编织成的家庭用具或生产工具比较经久耐用,一般用来编织成竹筐、畚箕、簸箕和台罩等。篾肉又可以一层层劈下去,劈的层数越多,说明你的手艺越高超,爷爷一般能将篾肉劈到三到四层,这在远近乡村是数一数二的。将篾肉劈出来的篾片叫篾黄,按照篾黄的强度,可编织成买菜、洗菜用的竹篮子,也可按盛放物品的大小,编成底部有竹眼的匾。根据匾的底部竹眼的熙密程度,熙一点的匾,用来晒玉米、生瓜、酱瓜之类;密一点匾可以用来晒蚕豆、黄豆、赤豆、花生等,最密的、没有竹眼的匾可以用来晒细小的农作物,如芝麻、干面、米粉等。也可将篾黄劈成丝条状,将其编织成功能各异的器具,如淘米、盛饭的筲箕。等到夏天,将米饭盛在筲箕里,挂在树荫等阴凉处,既可以防苍蝇蚊虫叮咬、又可以通风防馊,小时候家家都用这个。那时还没有冰箱,炎热的夏天将西瓜放在筐或竹篮里,吊放到水井中,过个把小时再捞起来,尝一口这“冰冻”过的瓜果,消暑降温、缓解疲劳,一股清凉在心头。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对编织竹器工具和用具似乎是个爱好,一有空就摆弄起来,有时还帮乡邻做个草蓝、竹筐,编个竹匾、筲箕什么的。乡邻为了感谢他,有的送几个鸡蛋、留几瓶酱瓜什么的,爷爷都婉言谢绝了。偶然老天放假、生产队不开工时,总有两人主动地争着充当爷爷的助手,一个是我兄长,另一个是兄长的小弟兄。一来两去、冬去春来,经过看、仿、做、练,持之以恒,两人终于从爷爷手中学会了劈竹剖丝、劈片切丝、刮削磨光、编结竹器的手艺,成为村中这一手艺唯一的传人。
家里有一套做木工的工具:斧头、几把大小不一的锯子和各种刨子,那都是爷爷的宝贝,轻易不肯借于他人。我们弟兄四人睡的木床、晚上乘凉的长凳和我们读书写字的桌子都是爷爷用槐树、莲树、杨树打造的。我清楚地记得,我家搭建灶间的木工,包括屋架、樑木都是爷爷一手做的,凹凸相扣、雌雄相接,做的有板有眼;只是撑起屋架和樑木时,爷爷只能在地面指挥,看着年轻人操作。
说起泥工活,墙面砌砖,对爷爷来说那是小菜一碟:砖块纵横交错、砖砖相扣、缝隙均匀,直挺向上,不亚于专业泥匠;只是砌到高处,爷爷只能从脚手架上下来,让位其他人来砌。
解放后爷爷一直在当时的公社食用菌种植场种植蘑菇,可谓半个技术员。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培育菌种、发酵菌料、接种繁殖、培土洒水、采摘蘑菇等一系列工艺中,难免有细菌乘虚而入,爷爷因此得了支气管炎的痨病。因家境困难,爷爷得病之后从不肯入院治疗,一直靠吃中药治疗;大队的“赤脚医生”是常客,上门把脉开药后,一般由我到附近的小镇去抓药,一次抓药七帖。当时连煤灰都见不到,更不要说煤球、煤饼了;煎药只能用几块砖块搭一下,上面架着药罐,用树枝或竹片当燃料火源,遇到雨天潮湿的燃料放出黑烟,熏得眼泪水嗒嗒滴,但全家人都没有半句怨言。良药苦口,爷爷一直不肯用药引来过药,就是几分钱一斤的地梨或腰菱也不舍得吃。爷爷的痨病不知道吃了多少中药,最终还是未能根除;按照现在的医疗水平,完全能够治愈。一九七二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一口痰哽在喉咙,喘不过气,爷爷走完了他人生六十的春夏秋冬,撒手离我们而去。
爷爷走了,留给我们的是其亲手编织的竹制器具、打造的槐树长凳和建造的灶间小屋……;特别是那四条槐树长凳,虽经风雨洗礼、几经搬迁,至今仍保留完好,成为我们永久的怀念。

作者简介

1978年恢复高考后,离开农村,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在各个工作岗位上都用笔墨留下了耕耘的脚印,曾在《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教育现代化》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数学教学和教育管理文章。退休后躬拾过往的贝壳,将练笔撰写乡情、亲情和农村题材的文章作为一种乐趣。

“文学百苑·改稿荐稿”群启事

  

具体细节电话或微信沟通

联系电话:13343811328  微信:shuai_pengju

重要通知

即日起,平台开始发放稿费,具体措施:点击量以七日计,500点为基准,发放10元稿费;1000点30元,1500点40元,2000点60元(作假者剔除),中间点数不计,参赛作品除外。特别优秀作品直接选入《文学百花苑》杂志,免费赠送样刊。此为试行草案,在新规定未出台之前按此标准执行。
投稿邮箱:1258873875@qq.com
微信交流:shuai_pengju

第五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启事

4月1日开赛 今日开始接收参赛稿件

为活跃文坛气氛,发掘文坛新秀,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 《文学百花苑》杂志社决定举行第五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活动,此次大赛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独家首发;参赛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不限,题目自拟,4月1日起正式启动。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2、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3、参赛唯一邮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赛以点数取胜,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5、最终评奖办法:综合点击量占百分之九十,评委占百分之十。90+10=最终点数),原始综合点数在500点以下者,不纳入最终评奖范围。

6、本次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三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六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五十名,每人奖金50元。

7、本次大赛杜绝恶意刷帖,一旦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发帖公布其不当行为。

8、收稿时间:即日起(4月1日开赛)到2021年2月28日止,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9、获奖者颁发证书,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河南科技报·文学百花苑专栏,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10、2021年4月上旬在河南郑州市举行颁奖典礼(暂定),每位与会者在河南科技报选登一篇文学作品。届时将邀请邀请文学界名流参与颁奖活动与互动,与会者表演自制节目及互动。邀请河南电视台制作新闻和专题报道,穿插部分获奖者发言。

主办:文学百花苑

联办: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

后期事务:文学百花苑全国征文大奖赛组委会

2020年3月11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