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风采 | 王保利作品欣赏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王保利作品欣赏——
雨天观伞
早晨,春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
在楼上临窗俯瞰小区的景色,除了树木植物润泽些,各种雨伞成为此时雨天的主流。看着拍着想着,随手在手机上记录下有关伞的话题。
说到伞,大概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还记得,那时的伞,是真正意义上的雨伞,没有现在的遮阳功能,并且是那种大的油布伞。木柄,木撑,黄漆布面,都是一个模样,撑起的伞棚足能遮住两个人。前些时有媒体报道说,这项传统的制伞工艺即将消失、失传,让人着实有些怀念。
而今,各种各样的伞应有尽有,伞具店琳琅满目的伞除防雨功能外,大多具有遮阳和防紫外线的功能。一年四季,街上都能看到飘着的花伞,成为城市一道景观。再说伞的面料,也与时俱进起来,棉的、丝的、尼龙的、塑料的,数不过来。此外,伞也是越做越小,小到手掌大,女士装手提包里正好。
清代文学家吴趼人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6回曾云:“天下事有一利即有一弊,那里有没有弊病的道理。”伞亦如此,它虽然精致了,小巧了,能折叠了,可极易损坏,伞架撑头与伞面就缝几丝线,断开是常事,风一吹反转过来也屡见不鲜。
遮阳伞盛行,其根源在于女人害怕晒黑皮肤。君不见,在没有阳光的街上,也会遇到举伞踽踽独行的少妇少女。国人即便是在海边沙滩上,也会租一把遮阳伞,而外国人则赤身裸体趴着让晒,古铜色的身躯,是健康的象征,内外有别,观念不同。(说到黑,插个闲话:原单位X小伙,黑的健壮,可县商务局一女副局长见他竟不屑地说:“一看你就是从庄稼地里出来的。”大有对黑皮肤瞧不起的意味)。女儿昨晚告知表姐,女人若不显老,不能让晒,一直得抹防晒霜。我对此不置可否。
扯远了,现在扑入视野的是伞的别样景致:一对对大伞小伞。大伞颜色单一素一些,要么黑,要么红,要么黄,小伞则多为带图案的花伞。此时正是上学(小学或幼儿园)时分,大人领着小孩从楼里出来,五彩缤纷的伞面,经过不同地段做背景,衬托出别样的景色----走在黑色沥青方块空地是一景,走在绿色塑胶儿童场地是一景,走在红色步道砖是一景,走在绿树丛中是一景......
正写着,一对别致的花雨伞出来了,赶紧拍一张。过了约摸半个时辰,小区外边一个个“大伞”又回来了,只见手里都拎了一把小雨伞。
升华一下吧,伞如蜡烛一般,只有付出,不求索取,可她又是那么平凡,那么伟大。
点评:
伞开在雨中,是一道无比曼妙的风景。轻风过处,满城的花伞连同伞下的你我都似水莲般不胜凉风的娇羞,柔美之至,可谓无极。伞是轻灵的,仿若树中的鸟儿般跳跃在这天地言语间,似乎不染尘埃而又融化于红尘之中,揉碎在你我心扉。听,以伞为琴,以风雨为乐师,天地奏的是哪个时代的高山流水?撑一把油纸伞,漫步在寂寥的雨巷,是不是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作者笔下的伞既有观赏性,又有社会功用价值。从伞的历史写到伞在国内外所见的场景,将看似平常的伞写得很灵动,意义丰富。特别是结尾部分的升华,仿佛赋予了伞灵魂,所以普通的伞具有了值得品读欣赏的厚重。
吃 风
春节前,家里买了一盆文竹,身形飘逸,瞧着心情就舒畅。可随着气温升高,文竹的叶子渐渐发黄,一株有枯死的迹象,于是,爱人说搬到室外让它吃吃风。果然,没几日,吃过风的文竹又拱出嫩芽,萌发新绿。
“吃风”这个词,辞典里找不到,是豫西北怀庆府的土话俗语,意为久居室内,人或植物因空气不流通,缺氧造成闷气或窒息,到外边透透气,换个环境,经过"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就会有所好转。
以前,焦作矿区几乎家家垒有煤火台,用散煤(后改为煤球)生火、做饭、取暖。那时由于居住条件差,加之煤中含硫量大,狭窄的屋内时常弥漫呛人的气味儿。春夏还好些,尤其到了冬季,为了保暖,门窗糊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晚上用湿煤封火后,极易煤气中毒,我们俗称"煤晕"。家属区每年都有煤晕的事情发生,恶心头疼是其主要症状。排房里每每听到吆喝,街坊邻居就会把煤晕者弄到屋外,让它吃吃风,一般一顿饭的功夫,人就会缓过劲来。
在我记忆里,老父亲最爱说"吃风"这个词儿。那是1983年我在家待业,同学们或上大学,或参加工作,自己成天价呆在家里。退休的父亲木讷实诚,也没文化,不会讲人生道理,看着我足不出户,他总是说别在家里闷着,到外头吃吃风。说多了,我就会走出家门,来到距家不远的太行山麓或白马门河边,坐在山石上,仰望蓝天,远眺山野,呼吸着新鲜空气,憋闷的心胸确实会舒爽点,开阔些。也是在父亲"吃风"的催促声中,1984年5月,自己在王封矿教育科当了一名代课老师,跨入工作的门槛儿。
风从东方来,开放不闭塞。实践证明,小到生灵不吃风不行,大到国家闭关自守也不中。吃风,可以神清气爽;吃风,可以眼界明亮。我分明感到清代诗人袁枚在《春风》中写的:"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是对吃风最好的诠释和注脚。
五月,和风荡漾暮春的肩上,繁花绽满绿荫的海洋,别闷着,到外边走走,吃吃风吧。
点评:
文章写得淳朴无华,原本“吃风”是一个充满地方特色的方言用语,或者说概念。但是凭着作者细腻的思考,注入温情的叙述,让人读了也觉得感动不已。文竹枯萎了,爱人说要吃吃风,于是植物被焕发出了生机,又萌发新生;冬天发生煤晕中毒的情况,吃吃风,人就恢复了精神劲儿;老父亲不善言辞,但在他的眼里,到外头吃吃风,便是对孩子最佳的安慰和理解。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画面,都因为“吃吃风”的动作而变得美好、可爱,甚至回味无穷,让人留恋。
而吃风又不止于细微的生灵,作者以小见大,从生活延伸到国家民族。一个国家也和人一样,若不及时的吃风,眼界会受到蒙蔽,就会导致闭关自守最终锁国落后的境地,不可谓不发人深思。
水里东西都是凉的
这句话是在车上听一位老人讲的。
公交车上,两位靠窗的老者一前一后交谈着,看到路边有卖荸荠的,满头白发老人讲道:水里东西都是凉的。意思是说属凉性的,另一老者首肯。
仔细想想,也是,水生蔬菜包括莲藕、茭白、水芹、菱角、荸荠、芡实等,确实都是凉性的。查资料获知,这些凉性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多吃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等,对身体大有裨益。
一提到这些凉性果蔬的名字,你的眼前是否会浮现出无垠的大海、万顷碧波,甚至会出现湖中荷花盛开,小船游弋在芦苇荡中,抑或渔歌唱晚的景象。这些,可以使人眼界开阔,神清气爽,愉悦身心。
扯远了,话说回来,有人认为老人说话唠叨,说得都是过去时,跟不上时代潮流。可是,他们有的话确实是经验之谈,他们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于是就有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教诲。老话常讲: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挨着勤的没懒的,便宜没好货等,无不切中事物的要害,让人不得不遵循,并引以为戒。
写到这儿,又想起刚看过的一篇文章,里面有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感慨的话语,他深有体会谈到:"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说句实在话,愿意花笨工夫,愿意花案头工作,愿意去做一些看起来很没有智慧含量的工作的作家太少了。”他说的尽管是写作方面的事,可仔细想想,我们各行各业无不充斥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他们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好高骛远,嘴尖皮厚腹中空,落得如足球屡战屡败丢人现眼的事屡有发生。需要共勉的是: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
立夏刚过,气温陡然升至近30度,天气渐热,还是让"水里东西都是凉的"老俗话,给我们浮躁的心情去去火降降温,这样,身心才健康。
点评:
乍一看标题,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其意。看完文章,恍然大悟,原来另有深意。本文从日常里的对话说起,由一句老话“水里的东西都是凉的”引发的“接受”现象谈到伏案写作的心态,道理是相通的。
生活中总有人对那些凝聚了无数经验、切中事物要害,或者揭示了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老话嗤之以鼻,就难免走了弯路,把事情办糟。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言论的合理性,让人信服,作者还例举了具体的实物。
作者巧妙地利用“凉性东西可以去去火”的特点,善意地劝诫那些不听老人言,容易吃亏在眼前的现象行为。给浮躁的内心去去火,这样不仅身体健康,心灵和精神也是健全的。其实真的联系自身经验,再来细读作品,就会发现此言得之,语重心长。
小鏊饼
《舌尖上的中国》那熟悉的音乐一经响起,那诱人的画面又浮现在眼前,霎时,它打开记忆的阀门,让往昔自己舌尖上舔蘸过的记忆倾泻而出,抑或回味,抑或怀恋,抑或......
一一题记
说起饮食,尤其是早餐的主食,可以说任何时候都不能与现在媲美,油条、蒸包、水煎包,真是花样百出;菜盒、卷饼、葱油饼,简直应有尽有。这在六十年代,尤如梦想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一般,因为我们早餐的主食大多以玉米面做的小鏊饼为主。
烙饼用的鏊,是豫鲁地区特有的饮食工具。《现代汉语词典》这样释词:"鏊子,烙饼的器具,用铁做成,平面圆形,中心稍凸。"鏊子不仅有铸铁或铁质材料之分,还有大小之别,大鏊直径50厘米,下边带脚,多以烧麦秸、柴火为主,没有盖儿;小鏊直径30厘米左右,中间凸起,四周略低,下边有三个2厘米高的脚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因长期生活在山东高密,故在其作品中,对鏊子也多有涉猎记载。
在我们焦作矿区,由于家家垒有煤火台,烙饼基本上都用小鏊。早晨起来,父辈们下井走得早,母亲就以饲育孩子们上学为己任。搁锅熬糊涂的同时,就开始和玉米面,准备烙小鏊饼。
记得母亲和面的速度很快,拿一个小号陶瓷盆,穵两瓢玉米面,将酵母放里面,加水,放盐,搁葱花,下手搅匀,待面醒一会儿,糊涂熬好后,即刻烙饼。别看这和面,看似简单,稀稠掌握不好,饼就烙不成型----稀了,粘鏊翻不起来,稠了,太厚摊不开。
现在想起来,看着吃着烙小鏊饼,简直是视觉味觉的享受。放鏊之前,需把煤火用湿煤封一下,用小火烙饼火候最佳。鏊热后,用油刷子在鏊面刷一层薄薄的油,用勺子舀一勺面糊,往鏊中间一倒,随着嘶嘶油声响,面如水银泻地从中间向四周缓缓流淌,直至循环到边儿,铺陈匀称。然后盖上盖儿,等上一两分钟,掀开盖子,随着热气渐散,看到面饼膨胀起来,颜色也由原来的暗黄变得白黄。用铲子从边缘铲起,整个饼子腾空后,迅速将其翻个底朝天,只见烙过的一面已现焦黄,接着再盖上盖子。
此时,糊涂已盛好,孩子们就等着饼子。在巴望中,小鏊饼烙好,放案板上切均等份,再放盘子里。薄厚均匀的金黄色玉米饼,散发着甜香与葱香,咬一口,再喝口糊涂,配着吃根萝卜条老咸菜,咦,舒坦!
因鏊中间凸起,尽管油少,还是会流向边缘,所以饼边就像炸过一样,最焦最香最好吃。馋嘴的孩子光吃边,大人只好吃中间了。
偶尔,家里来了客人,小鏊也会看到白面少有的与自己亲密接触。只是白面饼更薄更香,再加上韭菜在中间点缀,也在视觉上更加诱人,撩人心扉。
随着时间的变迁,以及屡屡乔迁,最主要还是百姓的生活日渐改善,人们便将小鏊扔得扔,卖得卖,使其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这样,小鏊饼也就化为舌尖上永久的记忆。
点评:
未吃其果,先闻其香。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墨,用追忆的口吻回味儿时的一道美味小吃,其中,和面的过程关键在于面和水调配的稀稠程度的把控;接下来,烙饼过程是视觉味觉相融合的享受,写得生动可感;最后,小孩们围坐着餐桌翘首以盼刚刚出炉的美食,配着自制的“糊涂”,就着咸菜萝卜,简直是人间至鲜。这种难忘的体验里,既包含着小饼自身撩人心扉的味道,也包含着年少时期天真烂漫的个性,更包含着对旧去事物的依恋不舍,对浓浓亲情的“反刍”。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很多的人事都被时间的洪流裹挟而去,那些在午夜梦回时分仍然令人热泪盈眶的东西,都是沉淀下来的珍珠,熠熠发光。从小到大吃过的食物数不胜数,然而又有多少能够成为味蕾深处、舌尖之上永久的记忆呢?这些记忆,无论何时提起,无疑都是弥足珍贵的。
报箱情缘
“王师傅,你订过《焦作晚报》,申报个报箱吧?”发行员郑春红敲开门问道。我告诉她自己已交100元押金,在楼下订了个报箱。值此,我与报箱又续上了情缘。
1995年9月28日,《焦作日报》刊登我写的文章《报缘》,记载了我与报纸结缘的历史。当时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与报结缘始于结束看小人书时代,刚上初中,报纸便闯入我的课余生活。那时候,我将零花钱积攒起来,首先订阅了《中国青年报》、《文学报》及《辽宁青年》。放学回家第一句话就是:“报纸来了没有?”来了,就如饥似渴地捧读起来,其它事项暂且委屈了;若没来,就好像丢魂似的,一丝悲郁即刻袭上心头。报纸充实了我学生时代的业余生活。悠悠十余载,《文学报》、《辽宁青年》仍陪伴着我,与我相厮相守......
我们家原来住在王封煤矿矿区排房,母亲又在家操持家务,投递员郭师傅几乎每天都往家送报纸。第一次装报箱是在1996年的夏天,随着搬家到楼房,又是五楼,投递员才在楼梯口南墙上给我钉了一个报箱。记得清清楚楚,那是我们整栋楼几年间唯一的报箱,柿皮黄色,塑料箱体,那么醒且,承载着我的报纸梦想。
在单位尽管有报纸看,可我总觉得不是自个的,有别扭异样的感觉。于是,挡不住诱惑,依旧掏腰包订阅喜爱的报纸,且订阅数量与日俱增,最多时候竟达十余种,诸如《文学报》、《杂文报》、《足球报》、《周末》及《小说月报》等。报刊是增多了,可她们的“家”却窄狭的住不下,看着塞到报箱外面的报纸被蹂躏得破烂不堪,很是心痛,害得我时常找水泥钉钉,用胶带粘。无剂于事,只好找到邮局,让他们想办法,几经周折,才给安上墨绿色铁皮大报箱。
2001年,我由中站搬到市里枫华园小区,家还没收拾停当,我又鬼使神差地跑到邮局,依旧是订报,申请报箱,特别叮嘱要用大号的。订报的人家多起来,楼口西墙钉了十几个形色各异的报箱,颜色有绿色的,黄色的,暗红色的;材质有铁的,塑料的;形状有椭圆,长方的。每份报纸都是自己独自的报箱,不统一不说,还高低不齐,煞是难看。创建文明小区,又是植绿又是粉墙,可报箱怎么也统一不起来。罢了,不讲外表形式,有文化的内涵就中。
2011年4月,自己因公调到外地工作,繁杂的公务,忙不过来,面对每天送来的一叠叠各种报纸,说句掏心窝的话,自个还算个文化人,真没时间和心情看。只是在中午半个小时的时间,在办公室迅速挑几个文学艺术版面读一会儿,还不忘把精彩的文章裁剪下来。因此,与报箱也断了几年缘分。也许是报纸不景气,受电子信息的冲击,外地的小区内也不见了报箱,以及投递员的身影,细想起来,心里还有落寞和负疚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今的报箱今非昔比,20个不锈钢报箱整齐划一,美观大方。今年元月1日,当我拿着钥匙,打开四季花城1901报箱,取出散发墨香的《焦作晚报》,就像小别新婚,久久凝望着银色的报箱,情不自禁发出:久违了,老伙计。
报箱,似富矿,贮藏着知识宝藏,给人希望;像牛羊,挤出百科乳汁,给人营养;如甘泉,流淌出文化溪水,给人滋养......
与报结缘,与报箱有缘,真好。
点评:
进入信息化时代,生活的步调和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尤其年轻人不太在乎小区内报箱设施建设,因为家里有电脑、有网络、有手机,可以在网上订阅报纸和期刊,还可以下载电子书籍,所以传统的阅读方式和交流方式正在退出人们的生活。既然静下心来读几本书,抽出时间读报或是写信已经慢慢成为过去式,报箱的功能自然也逐渐失去用武之地。可不管时代怎么变化,阅读方式怎么变化,但阅读纸质报刊书籍的群体仍然存在,就如作者这一类已经养成订报读报习惯的人一样,成了生活中难以割舍的部分。
报箱是家庭文化的载体,是陶冶文化素养的“容器”。作为一个“文化人”,报箱贮藏无价的知识宝藏,也有精神的慰藉和共鸣。报箱又好像一个无声的故人,朝夕陪伴着作者度过那些孤独的日夜,与报箱结缘,既有感情,又有恩情。
尺幅之间,曲尽其妙
——王保利作品总评
王保利先生的作品,整体看来篇幅简短,格局小。但当我们掩卷思量,发现每一篇作品对他自己而言,拾起的不是零碎的花瓣,而是有故事有温度的往日的时光。与其用散文来界定体裁,不如用小品文或者现代常提的随笔更贴切。就这个意义上看,他的文章不仅继承了古文人传统小品文“独抒性灵”的传统,还打上了新时代生活和新眼界的烙印,手法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读来妙趣横生又雅俗共赏。
概括起来,有下列这么两处闪光的亮点:
第一,细微处见真情。从所选的五篇作品看,都是取材于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平凡的小事,现象。不管是伞,还是公交车上听到的老话,都可以成为作者笔下铺展开来的对象。而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务,或许被忽略。但是作者依然能够从中生发富含新意的内容。嬉笑怒骂,品评议论,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且行文干净利落,比较冷静。既不矫揉造作,也不可以运用修辞和藻饰。看似顺手随心而成,实则充满智慧和思辨的色彩。
第二,行文典雅功底深。每篇文字大体上通俗易懂,但是没有流于肤浅。除了包含深情这一因素,最重要的是恰到好处的点睛之笔,即合理地引用资料,补充知识性的语言,让文章不失趣味性,同时富有文学色彩。如《雨天观伞》“清代文学家吴趼人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6回曾云:“天下事有一利即有一弊,那里有没有弊病的道理。”这一句,既有说服力,又添文雅之气。又如《吃风》里:我分明感到清代诗人袁枚在《春风》中写的:"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是对吃风最好的诠释和注脚。《小鏊饼》里援引《现代汉语词典》里对饼的介绍,让人一目了然。
本组作品由程峥点评
作者简介:
王保利,男,56岁,中共党员,大学毕业,热爱阅读和写作,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
第四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启事
为活跃文坛气氛,发掘文坛新秀,河南科技报·文学百花苑板块决定举行第四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活动,此次大赛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独家首发;参赛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不限,题目自拟,即日起正式启动。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2、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3、参赛唯一邮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赛以综合点击量取胜;自然点击量×0.1,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五十字以上针对作品点评)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5、最终评奖办法:综合点击量占百分之七十五,评委占百分之二十五。(75+25=最终点数),原始综合点数在500点以下者,不纳入最终评奖范围。
6、本此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三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六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五十名,每人奖金50元。
7、本次大赛杜绝恶意刷帖,一旦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发帖公布其不当行为。
8、收稿时间:即日起(五月一日开赛)到2020年2月1日止,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9、获奖者颁发证书,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河南科技报·文学百花苑专栏,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10、2020年4月上旬在河南郑州市举行颁奖典礼(暂定),每位与会者在河南科技报选登一篇文学作品。届时将邀请文学界名流参与颁奖活动与互动,会前会后安排两场文学交流活动。邀请河南电视台制作新闻和专题报道,穿插部分获奖者发言。
主办:文学百花苑
联办: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
后期事务:文学百花苑全国征文大奖赛组委会
2019年5月20日
首期“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启示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水平,为了更好更快地满足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发表愿望,为了文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文学百花苑》杂志社特创建“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具体事宜如下:
1、凡是具有一定写作基础且具有创作热情者均可参加。
2、每人每月递交两篇文章给改稿荐稿老师点评批改。
3、优秀作品和具有较强点评价值的文章将在“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里共同讨论。
4、每期保证每人在《文学百花苑》杂志至少发表两篇作品,在《河南科技报》至少发表一篇作品。
5、入群者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参加《文学百花苑》杂志社举办的其它各类文学活动。
6、入群费用为每人每期599元,每期6个月,不再续群费者亦可在群内继续停留9天。
7、首期“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时间为2019年1月10号至2019年6月10号。
8、首期前10名入群者费用为每人360元。以后各期,此10名入群者,如再入群,其入群费用不受其它因素影响,永远为每人每期360元。
9、“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随时欢迎各位有志于文学创作者入群,时间顺延至6个月。
10、凡入群者均赠送半年《文学百花苑》杂志。
联系电话:17344880441 微信:shuai_pengju
《文学百花苑》杂志社
河南科技报社·科教周刊
《文学百花苑》纸刊杂志征稿正在进行时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征文】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等作品2000字以下为宜,诗歌不超过30行。
3、征稿邮箱:1256645561@qq.com
关于赞赏返还新规定
即日起,每篇作品七日内打赏金额20元以内者不返还,20元之外全部返还。
普通投稿:1258873875@qq.com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