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征文 | 冯国彪:仰视贾平凹

2015年

10月24日

仰视贾平凹

文/ 冯国彪

对贾平凹我记得是从课本上一篇《丑石》开始关注喜欢到后来再到渐渐入迷。

我不是一般的喜欢,是彻底的折服,是无限的崇拜。从三十年前看他的作品开始,到后来痴迷他的作品,一头扎进去,从没想出来。贾平凹的著作,我凡见到的都毫不犹豫买下。我的书房里,贾平凹的著作放在书柜的最上两格,最显眼的位置,足足百余本之多。长篇小说有《浮躁》《妊娠》《白夜》《怀念狼》《高老庄》《病相报告》《废都》《土门》《秦腔》《高兴》《古炉》《老生》《带灯》《极花》《山本》等等。仅散文集就有六十多本。还有他的诗集《空白》,画集等。介绍贾平凹的写作、评论、传记类的书也有十多种。当然,他的书在一个小县城是很难集全的,这也许是我深感遗憾之事。

刚开始看他的散文,后看他的小说,先短篇,后中篇,再长篇。我心里认定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最勤奋最高产的作家,没有之一。好多作家一生只是写了一部长篇,似乎就江郎才尽,余下的时间只是散文啊随笔啊见一些,却再也没见一部长篇问世。而贾平凹却一部接着一部,洋洋洒洒近二十部。作家都有井喷式的情况,但也是几年时间,而贾平凹却是几十年文思泉涌,井喷依然。真正的个例特例,文坛长青树,根深叶茂,在西北大地上,在中国大地上,茁壮成长。

贾平凹之所以如此,是其勤奋,自律,沉得住心气,耐得住寂寞的结果,真正的两耳少闻浮躁事,一心只写传世书。看过一些记述他的类似传记的书,他在潜心创作的时候,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见朋友,不参加一切活动,世事烦扰不了他,繁华影响不了他,与香烟为伴,和稿纸为友,写啊写,还是写。每当一部著作完成,他如大病初愈般,长吁一口气,给自己身体上放放假,给自己心灵上放放假。更如凤凰涅槃,一次又一次浴火重生。

贾平凹曾经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  生导师、人文学院院长整整十年,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有不解之缘。这所大学建有贾平凹文学馆,一直想去看看,无奈多年难以成行。恰逢参加西安道教文化周活动之际,便逾发想去心目中的文学殿堂。于是,偷了一个空,几方打听,方知具体方位,没有去座公交车,急忙打的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步行至大学的南院,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贾平凹文学艺术馆”。要进门的时候,一位年轻女士拦住说:“今天展馆布展,不允许参观!”看我不解,她说道:“外边贴有公告,已经通知了的。”转身走了十多步,看到确实有公告。怎么办?想想既然来了,不进去看看,将会遗憾的不行。于是又转身来到门口,摆出一副诚恳的脸,恭恭敬敬对刚才那位女士说:“我们从河南来,明天就要回去,我们今天就是奔着贾平凹文学艺术馆来的,让我们进去看看吧!”女士犹豫了一下,让我们进去了。其实我的包里就有上午刚买的贾平凹的散文集《愿人生从容》,我想要是还不让进,我就会拿出这本书,以证明我是贾平凹的崇拜者,会起到一定作用的,好在这个年轻女士放我们进去了,省下了这道程序。

走进“贾平凹文学艺术馆”,迎面墙的左侧有。高约五米,宽约两米的墙面从下而下排列着贾平凹著作的封面组合的书墙,贾平凹的作品历历在目,给人以震撼。墙的右面占整个墙面四分之三的地方,左上角是贾平凹的半身肖像,贾平凹右手的大拇指按在额头,其余四指张开,半遮半掩整个脸部的大部分,似在思考文学的真谛,其余墙面均是他的手稿放大的部分,白底棕色的肖像,棕色的手稿文字,衬托的高雅而质朴,使人住足欣赏,心里不住叹服……

因一楼布展,我们找到二楼入口处,迈步登上二楼台阶,黄色的木制阶梯,不象水泥那么死气沉沉,给人以灵动的感觉。来到二楼,墙壁上面均是贾平凹各个时期的创作介绍,迎面是一排书柜,书柜的后边还是一排书柜,再后边仍是一排书柜……究竟有几排书柜,想走时在数数,结果被书柜里的书籍牵着心尖,走时竟忘了这个事情。

看着书柜里整整齐齐的一本本书籍,步子迈的很慢,我和朋友边看边拍照,边拍照边看。一排又一排,拍照又拍照。激动,敬仰,观瞻,震撼……总感觉词汇贫乏,不知如何形容此情此景。

在展厅的右侧是玻璃柜台,里边摆放着贾平凹早期发表作品的一些刊物报纸,有《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城市金融报》《群众艺术》(1973年8期、9期)《希望》《陕西少年》等。还有手稿摆了长长两个玻璃柜。其中有《我的故乡是商洛》《怀念路遥》《钟国康》《﹤秦腔﹥后记》《带灯》《<白夜﹥再版序》《美文》编辑寄语等等。

在展厅右边的墙上布展的有贾平凹的书法、绘画,其中“敬畏时空”、“气纵东方”大气磅礴,厚重古扑。绘画《威风高其翔》《天机可窥》《坐待松籽落,心绪已成海》等也自成一体,使人感悟,启迪心灵。

从参观贾平凹文学艺术馆至今,已半年有余,文章一直写写改改,先后不下十次,却难以定稿。总觉得还有话要说,却往往是坐下很长时间,不知道还要写些什么。面对大师,感觉自己是班门弄斧,自讨苦吃。可又不忍心放下已写了多次的文章。过后想想,对自己一生崇拜,迷恋,热爱,敬仰的大师,写下些许文字,心灵会安静一些。这样也就不管不顾,写写改改,改改写写,苦熬硬撑,给自己作文的理由,给自己写作的动力。

我将痴心不移,读贾平凹,悟贾平凹,活到老,迷到老,学到老……

作者简介

冯国彪,小小说高研班第九、十期学员,学习写作30余年。作品散见于《小小说月刋》《青年导报》《郑州晚报》《小小说出版》《云南法制报》等。与人合著长篇小说《嵩山长虹》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小小说曾三次获国内征文冯国彪,小小说高研班第九、十期学员,学习写作30余年。作品散见于《小小说月刋》《青年导报》《郑州晚报》《小小说出版》《云南法制报》等。与人合著长篇小说《嵩山长虹》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小小说曾三次获国内征文优秀冯国彪,小小说高研班第九、十期学员,学习写作30余年。作品散见于《小小说月刋》《青年导报》《郑州晚报》《小小说出版》《云南法制报》等。与人合著长篇小说《嵩山长虹》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小小说曾三次获国内征文优秀奖。

参赛或杂志征文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第三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启事

为发现文学新人,扶持文坛新秀,《文学百花苑》杂志社、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华夏文学网联合河南科技报、焦作市作家协会、修武县委宣传部共同举行第三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活动,此次大赛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独家首发;参赛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不限,题目自拟,即日起正式启动。

主办:《文学百花苑》杂志社

      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

      华夏文学网

协办: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

      焦作市作家协会

      修武县委宣传部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2.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3.参赛唯一邮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赛以点数取胜,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5.本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二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三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二十名,奖金50元。

6.收稿时间:即日起到2019年3月10日止,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7.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8.2019年4月上旬在河南焦作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举行颁奖典礼,届时将邀请文学界名流参与颁奖活动与互动。

2018年9月10日

《文学百花苑》编辑部公告

本刊从第十期起,与河南科技报联合办刊,杂志名称不变,刊号为:CN41-0019,具备全国发行和刊登广告的资质。刊出的作品可作为申请各级作协的依据,是在职公职人员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联系电话:13343811328     15926594970

《文学百花苑》纸刊杂志征稿正在进行时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征文】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等作品2000字以下为宜,诗歌不超过30行。

关于赞赏返还新规定

即日起,每篇作品七日内打赏金额20元以内者不返还,20元之外全部返还。

1258873875@qq.com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