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宁丨劳动竞赛
劳动竞赛
作者:严宁
工业学大庆曾经渗透中国大地上的每个企业。工业学大庆就是以大庆人为榜样,开展比学赶帮,实行增产节约,吃大苦,耐大劳,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直到今天,那如火如荼的劳动竞赛历程,那激动人心的竞赛场面,那吸引众人的竞赛形式,那振奋人心的宣传画面,似乎仍呈现在眼前。
当年我在的布厂,是个县级国企,规模不大,从十几台布机逐渐发展成染色,织造格子提花布的,在县城工业举足轻重,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色织企业的排头兵了。那时县里的工业企业都在开展劳动竞赛,经常交流经验,企业之间也是悄悄的比赛。
厂里有时要停产召开全厂职工大会,会上有厂长动员,县工业局领导讲话,有时也会有县领导现场作指示,然后有各个车间的负责人表态。只有织造车间是个例外,因为织造车间就是出成品也就是布匹的车间,全厂的任务最后就从织造车间产出。织造车间的工人最多,开始是两班倒,就是只有早、中班,没有夜班。早班是从早晨七点上班,中午十一点半停机吃饭,厂里有食堂,吃饭时间停机半小时,十二点开机到下午三点半交班,中班开始上班,下午六点到六点半停机吃饭,十二点下班。每个班是足额的八小时工作制。这两个班的班长很重要,就是她们要带领班里的工人全力以赴完成织造任务,所以每次的会议都会让两个班长表态发言,后来就变成互相之间的挑战。那个表态发言真是鼓动人心。当时厂里的工人文化程度不高,记得当时只有一个高中毕业生,分配到化验室了,其他人最多是初中毕业。发言稿都是班长字斟句酌,挖空心思写出来的。而且每次的发言不能重复,这往往是会议举行的高潮。厂长的动员,各级领导的讲话似乎不能引起职工们的重视,只有她们的表态才是与他们相关联的。因为表态中往往会有具体的做法,具体完成的数字等等。还有她们声情并茂的表态,声音洪亮,情绪激昂,很能引发一阵阵的发自职工内心的叫好的掌声。这发言还要在会后用大红纸拿毛笔以挑战书的形式抄下来,张贴在厂里最醒目和最容易让职工看到的地方,引起大家的注意。
会议结束以后,劳动竞赛进入实施阶段。我常常想起,那时的人们怎么这么执着,可能是铁人王进喜事迹的感动影响和激励吧。那时没有奖金,没有物质奖励,但是没有怨言,无私奉献。竞赛胜出了,就是下次动员会上进行口头表彰,或者在厂里每天早、中、晚饭时间,播送的表扬稿件中进行表扬,最多发一张奖状。在大会上提出表扬,这就让大家群情激奋,高兴的欢呼雀跃,比现在发放多少奖金还高兴。后来我曾经到我们的车间主任家,她那时已经结婚,她的爱人是县里某单位的负责人,我到她家仍然是商量竞赛怎么取得胜利?他常常在一边听着一边调侃地说“一张花纸就让你们惊成这样!”。(一张花纸就是奖状,“惊”是土话就是积极振奋的意思)后来仔细想想真是的,就为了一张奖状让我们这么振奋。工作这么认真。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影响,也是我们从小就接受的听毛主席的话,爱党爱国爱劳动,争当先进的教育。
竞赛进行过程中出现很多令人感动的事例,至今仿佛仍在眼前。比如为了提高产量,就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时间,于是早班就可以利用上午七点以前的时间,开始有挡车工提前半小时进车间开机,后来就有人慢慢调整到一小时甚至更多,厂里知道后也进行劝阻,可是没有效果,反而有更多的挡车工加入到自动延长工作时间的队列,早班可以提前,中班就可以延长,吃饭时间就可以缩短。工人们自动联手,今天你去帮我买饭,我帮你开机,饭买回来后,一边端着饭碗吃饭,或者一边手里拿着馒头吃着,一边开着机子。去厕所的时间也尽量缩短,有的干脆就跑步来回。
一个班一般要有两人左右是机动人员,帮助换纬子,接因轧梭造成的断线,或者产生次品时要进行的拆布,去厕所人员需要的看机等。这样的人员最忙,往往这边还没处理好,那边又有挡车工喊。织布厂的工人说话声音都大,这是在车间养成的,因为车间机器声音大,说话声音小了听不见,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大声说话的习惯,很难改过。
除了产量还有质量,每天下的布会送到验布车间检验评分,根据评分多少判定为一、二、三等品或者等外品,所以大家都十分重视质量,小心仔细地操作,这是相当不容易的。每一米布里都有数百根经线和数百根纬线,这每一根经线或者纬线出现问题就会形成疵点。织造过程中会出现千差万别的情况,每一个小的疏忽就会形成疵布。
竞赛往往是在无形之中悄然进行的,每个人都暗暗在心里飚着劲,除了上班认真还体现在班后每个人都会去查自己的产量和质量。那时产量是每天由下布量布工负责的,从布机上织好下掉的布捆经过码布机一米一米的折叠,根据交接线记号分出挡车工的产量,然后再堆放在一起。每块布都有几十斤的重量,有时挡车工对码出的产量有疑问,就会不厌其烦的查找,还真有人查出错误,其实出错的概率很小。还有很多挡车工会去验布室查看已经检验过有疵点的布,不放心怕验布工验错了,如果不是开展竞赛是没有这么多的人去查验的。
还有很多车间工人是结婚有孩子的女工,为了竞赛取得胜利,常常顾不了家庭和孩子。比如孩子有了小病就坚持上班不请假,家里的爱人就要操心照顾孩子,有的孩子夜里要找妈妈,就会哭闹,这当然一是影响家人休息,二是要有人哄着,带着。那时有不少女工的家属找到厂里抱怨说“你们的工人真是要工作不要家,她一上班,我就要在家上班带孩子,叫她请假还不愿意,真是苦了我了。”
最近有过去的姐妹微信叙话,提起过去的岁月无限留恋,说我们那时那么累,条件那么艰苦,收入那么低,也没有怨言,每天总是快快乐乐的,怎么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想法?这么多的忧愁?条件好了,反而问题多了,压力大了,可能是相互之间的攀比造成的吧。
还是回到劳动竞赛吧。当然那时我们也是想了不少调动积极性的办法。比如我们会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好人好事。厂里有共青团委,专门设计一种期刊,有各团支部投稿,就是针对厂里的竞赛出现的先进人和事的典型,及时写出稿件,然后汇总。那时可没有电脑,全靠手写,汇总后由专人编辑,用钢板铁笔在专用的蜡纸上刻写,刻写好后,再用油印机印出来。现在说着容易,其实当时每一步都有技术含量。就说刻字,每一笔每一划都要注意轻重合适,重了就会划破蜡纸,这张蜡纸就报废了,轻了油印时这个字就印不清楚。油印时一样要有许多注意,比如蜡纸一定要均匀没有褶皱的平整的放好,油墨要不多不少均匀涂抹,推油印滚时要不重不轻,中间不能停顿等等,这也是在一次次的磨合中得出的经验。印出的期刊立即传给每个支部,让他们在每天的学习时宣读,扩大影响。那时我们下班后、上班前都要学习,或者是上级要求学习的文件,或者每天报纸上的重要文章,时间是半小时左右,常年坚持不懈。
除了期刊我们还利用车间的黑板,那时各车间都在一面墙上做一块黑板,可以有多种用途。工作通知,需要干什么工作,有什么特殊要求;会议通知,什么会议,在什么地方开,哪些人参加;每天的竞赛结果,统计出产量和质量,前几名的名字和成绩;好人好事,学习的榜样等等。自然是粉笔字,还要有不同的颜色,有的还要在上面配上彩色的粉笔画,字体也要多种变化,仿宋字、斜体字、正楷字、粗笔划、细笔划的等等千变万化的。我们厂里还在车间外面的墙壁上做了一个很大的黑板,这更是宣传的好地方,因为黑板大,而且放在工人们上班下班的必经路上,这是全厂的宣传阵地,内容当然是全厂的新闻报道。现在想起来还是韵味无穷。
我们还在全厂各个工序开展不同内容的竞赛活动。准备工序要优质服务无疵次品,织造车间除了产量高,还要质量好,针对布机挡车工,我们制定了千米无次品的竞赛标准,每个挡车工一天的产量不到一百米,要达到千米无次品,就要连续半个月左右不出现次布,条件相当苛刻,但是仍然有多名挡车工多次达到。还有评选厂质量标兵,厂劳动模范等活动,为了激励大家的竞赛热情,还组织标兵模范去省内外风景区游览度假。这些都十分有效的推动竞赛一浪高过一浪的向前发展。
由于我们开展这些竞赛活动,厂里的产量质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也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召开现场会,推选为先进单位,到县内外各地介绍经验等等,这也更让我们提高了开展组织劳动竞赛的积极性。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工业学大庆也成为历史。现在回忆起当年真是峥嵘岁月稠,激情风华,青春难忘。
文/严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严宁,文学爱好者,曾经下过乡,进过厂,当过公务员,现退休。文章曾在报纸和网络平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