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听听
无论孩子的极限在哪里,只要有外在条件配合,他们都有机会发挥与生俱来的评论能力。
英国学校图书馆协会主席艾登钱伯斯写过两册关于如何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书,《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和《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作者提出,先营造一个适合儿童阅读的环境,然后再让孩子进行讨论阅读的内容。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强调3个B,即图书(Book)、书架(Bookshelf)和阅读灯(Book Lamp)。
在蒙特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里面也提到,孩子在幼儿时期主要吸收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继而形成自己的人生底色。所以,给孩子打造一个适合阅读与学习的环境极为重要。
绘本的选择可以根据孩子喜欢的题材,而书架的目的,是要让家里随手可以接触到图书;阅读灯放在孩子的床头,如果阅读的话,可以晚睡15分钟。
《说来听听》则是针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讨论,分为三种分享、四种表述方式,还有具体讨论的问题框架。
也许大家觉得儿童看书看不出个什么所以然,其实儿童才是评论家。无论孩子的极限在哪里,只要有外在条件配合,他还是有机会发生发挥与生俱来的评论能力,孩子们希望家长和老师帮助她们说清楚,而不是替他们发言或者解释来龙去脉,他们希望在成人的指导下发掘出自我的表达能力。
所以在孩子的表达过程中,没有什么事情是用不着多说的,而家长和老师也不用急着发表更高的见解,尊重孩子的想法,让他们说,引导他们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孩子愿意开口与你讨论书中的内容的时候,《说来听听》里还有一个关于问题的框架,包括基本问题、概论性问题、特定问题。比如:
这本书里有没有什么是你喜欢的呀?
是什么引起了你的注意?
你想从中知道些什么呀?
那么就会有,
有没有什么是你不喜欢的呀?
哪些地方你觉得很无聊?
如果你现在不想读这本书,你觉得是在哪里打住的呢?
那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不解?
有什么地方你觉得很奇怪?
等等。
当然,对于幼年的孩子来讲,把他们引入游戏,在故事里扮演角色,这是他们最喜欢的,而且他们扮演的过程中,总会对故事和情节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是现在为什么机构的剧本课那么流行。
文科类的功底就在于日积月累,多阅读、多思考、多开口讨论。我一直认为主动阅读要比听书或者是看视频效果好得多。因为主动阅读是随着大脑来主动引导阅读的进行,而不是音频或者视频的被动接收。而写作的能力则是把整个分析、思考、实践、结论的框架梳理好,是逻辑整合能力的表现,文章的框架清晰有逻辑,更胜于华丽的词藻。
最近Barry识字了,于是我赶紧找来高频词,每天教几个。熟练掌握高频词有助于开展自主阅读。
这套高频词比以前分享的小星星系列更侧重于句子,而且非高频词基本都配着图片。每个句子后面还有可以计次的小圆点,读一遍就涂满一个。
都说中文是象形文字,其实英文自主阅读的起步阶段又何尝不是?绘本中把那些无法画出来的词都称Sight Words,直译就是见词就认识,而其他可以用图片描述出来的,都是句子里单词上方配图片。孩子也是读图,然后认出这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