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之约
摄影 星光 独上兰舟
后期制作 独上兰舟
配乐 《黄山之约》
2016年1月首次赴黄山(北海景区、西海景区),拍摄黄山雪景,虽已近五年过去,仍记忆犹新。正如《黄山之约》歌词所述:恍若在昨天,你惊世的美,篆刻心间......从此后眼中无山岳,请你记得黄山之约,约在那云起时再续前缘,倾心依恋,难说再见,我和你醉在天上人间......
黄山市不仅有黄山自然景观、更有徽州厚重的历史、文化令人向往。自2014年至今,四次赴安徽黄山地区及江西婺源(徽州景观、文化所在)。
以下黄山雪景2016年摄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020年11月11日同窗二人相约,再赴黄山及徽州古村落,期待观黄山云海、古村秋色。
首日玉屏索道上山,次日云谷索道下山。
由于每年11月15日至次年1月15日,黄山云谷、玉屏索道例行检修,依次各停运一个月,原定11月下旬的行程(彼时天气预报有雨,形成云海几率高)改为11月15日之前登黄山,11月12日、13日黄山晴天,无云,呈现出的是所谓的“硬汉黄山”,无奈。
极目远眺,群山间笼罩着云雾,但无缘云海。
相机故障,全部手机摄
前往迎客松途径好汉坡
按黄山景区平台提供的摄影线路,第一天:慈光阁站——迎客松——玉屏楼宾馆——莲花峰——鳌鱼洞——鳌鱼峰顶——白云宾馆四星楼——西海瑶台——卧石披云——步仙桥(往返)
照片左侧为黄山挑夫挑着偌大的包登山,送往玉屏宾馆。
黄山摩崖石刻是黄山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朵瑰丽奇葩,凝聚着前人的踌躇满志与激昂文字,凝结着先贤的无穷智慧。在现存的230多处摩崖石刻与40多处碑刻中,大多都集中在风景奇特的悬崖峭壁上,尤以温泉、北海与玉屏楼景区最多。
玉屏峰介于天都、莲花峰间,为36小峰之一,海拔1716米。峰壁如玉雕屏障,故名“玉屏峰”。明代普门和尚曾在峰上为文殊菩萨建有文殊院,今在其旧址建黄山王屏楼宾馆。明徐霞客游此,赞叹不已:“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楼,两峰秀色,俱手可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玉屏楼背倚玉屏峰,左侧刻有“黄山第一处”、“云海大千”“奇石怪林”、“别有天地”;著名画家张大千题有“云海奇观”;“此山尊”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韩廷秀题。屋顶为“宇宙大观”,“最上端是“天地自丽”、毛泽东的“江山如此多娇”赫然醒目,字径两米。
玉屏峰前有巨石如平台,左有青狮石、迎客松;右有白象石、送客松、立雪台。登台四眺,景色奇绝。清人汪土宏有诗赞曰:“玉屏峙霄汉,鸟道度松门。登临处,诸峰展底存;云今甘在下,嶂出尔何尊。极目无穷尽,空青抹一痕。”
黄山标志性景观--迎客松。非常遗憾,刚修好的相机背上了黄山,下缆车刚拍三张照片即再告故障,全程手机拍摄记录。
迎客松为留影最热景点,众人排队,急匆匆中未能多选角度。
青狮石上刻有朱德的“风景如画”,字径一米;“一览众山小”,落款:乙亥仲秋 林张寅书;狮石上的石刻还有:大巧若拙、狮石、天仙荣景、群峭摩天、观止、不险不奇、奇松怪石天然仙境、刻峭千仞、老松、胜景、妙、小清凉、不可阶、烟云万状。
大巧若拙:刻于玉屏峰狮石上,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程振甲题(狮石左侧,未拍到)
刻于玉屏峰象石上刻有:岱宗逊色、奇观、象石、气象万千、紫玉屏风。岱宗逊色:岱宗,泰山也,与黄山比,五岳之首的泰山都逊色了(照片自网络)。
迎客松前留影是必须滴
登奇石再拍迎客松
奇石旁观天都峰及其周边景色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处,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因为四周雾气环绕,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
告别迎客松,前往莲花峰
在此登莲花峰--黄山最高峰,询问途经此地的一位团队导游,被告知登莲花峰的路难攀爬,奉劝我们不登为好。
黄山有36座大峰,即使数次赴黄山,恐怕也不可能全部登临所有山峰。黄山景区官方平台为游客规划设计了九条专题线路,我们选择了摄影线路。
【天数】:二日游
【线路时长】:7.5-8.5小时
【线路里程】:9-10公里
【体能消耗】:900-1000千卡
【台阶数】:10141级
海豚石,石块上有一根竖立的石柱,形如翘首的海豚,故名“海豚石”,又有人觉得像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哥大,故又名“手机石”。其岩石为黄山第二期(约1.3亿年前)粗粒似斑状黄岗岩,顶部的石柱较基底的来说含石英等稳定矿物质更高,更不易风化,而残留下来形成石柱,这种现象称之为“差异风化”。
鳌鱼峰是位于玉屏至北海途中的一座小山峰,峰以形名,海拔1780米,是黄山奇景之一。景观有鳌鱼洞、鳌鱼峰、大块文章。远观似鳌鱼吃螺狮,下百步云梯,向鳌鱼峰眺望,只见鳌鱼正张开大嘴,似要吞食前方螺蛳状的圆石,峰石结合,构成鳌鱼吃螺狮的奇景。从成因上看,鳌鱼嘴是花岗岩沿水平节理被剥裂而张开,而螺狮石则是由花岗岩球状风化而成。
一线天在文殊洞下方。登玉屏道中,过小心坡、渡仙桥,有一道两壁夹成的狭长石巷,宽处不过2米,窄处仅0.5米,中间盘道有80多级,只能容一人通过。人行其中,仰望长空,蓝天仅存一线,若非子、午,不见月、日,故名。
清人李斐有诗云:“云里石头开锦缝,从来不许嵌斜阳。何人仰见通霄路,一尺青天万丈长。”
我们未选择一线天攀登,而是向鳌鱼峰方向行进(摄影线路)
鳌鱼峰顶的这块奇石形似乌龟
鳌鱼峰北侧视野开阔,在此观天海。按观云海地理位置,黄山可分为南海、北海、东海、西海、天海。
左手侧为莲花峰,莲花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俨若新莲初开,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登峰起步缓坡称“莲梗”,中间穿过四个石洞,古人称“莲孔”。洞穴陡立,游人叠级而上,如在莲孔中穿行,恰似“倾曲作蚁旋出花萼中”。沿途风光奇绝,峰壁间有“真好造化”、“非人间也”、“名不虚传”、“天海奇观”等摩崖题刻。峰下有莲花洞、莲花源。
正午时分抵达当天下榻酒店--白云宾馆,办理入住,在此午餐,一份米饭、菜75元,一份素菜面条60元,因山上所有食宿物品均由黄山挑夫艰难地挑上山。没有黄山挑夫,游客是无法住宿山巅,赏黄山奇观的。游客登山遇挑夫纷纷主动让路,道一声辛苦!
午餐后,前往西海瑶台、卧石披云、步仙桥,一路前行,中途仅遇到一位由西海缆车方向过来的年轻小伙子,结伴前行。
西海瑶台一侧为西海大峡谷
黄山松是在黄山独特地貌和气候条件下而形成的一种中国特有种,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上,它为喜光、深根性树种,喜凉润、耐瘠薄,但生长迟缓。
植物文化:黄山历经沧海桑田孕育出的奇秀的黄山松,它以特有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自然环境相辅相成,达成了自然景观的和谐一致。黄山松的种子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它登临崚峻峭壁之上,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
黄山松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它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的。长在峰顶、悬崖峭壁、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黄山松还奇在它特有的天然造型,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神态迥异,有一种奇特的美。
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自然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
“卧石披云”刻于白云新道约1.5公里处悬崖上,落款为“癸酉”(1993年)秋,寂原江兆申书。作者于1993年秋历游黄山写生期间,触景生情,有感而题。江兆申(1925-1996),字寂原,台湾书法家、画家,出生于安徽歙县。
黄山步仙桥建成于1988年。一座小小拱桥在两座峭壁之间悬空而架,桥下是万丈深渊,十分险峻而富有情趣。步仙桥将梦幻景区和天海、白云景区连接在一起,一头通向黄山西大门钓桥庵,一头可通天海。作为绕谷路线地标,是很多爱冒险的游客必到之处。
原路返回白云宾馆
光明顶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41米,为黄山第二高峰。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创建大悲院,其遗址上建有黄山气象站。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
日出观景台面积不大,在此俯瞰,令人豁然,一览众山小。
在此可观天海
在此向南观,左为天都峰,中为莲花峰,右侧平缓的为鳌鱼峰。
2020年11月12日摄于黄山,欢迎光临!祝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