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呀塘栖
明朝诗人卓明卿有首诗是这样描写塘栖的:
碧树围平野, 溪风引暮凉。
越歌征白雪, 吴唱起沧浪。
偶聚星临座, 闲眠月到床。
不知修竹外, 飞露湿琴张。
诗人笔下的碧树溪风,飞露湿琴,将塘栖的雅致俏丽与娴静端庄,勾勒得活灵生动,道出了塘栖的千种韵味,万般风情。这座美轮美奂的幽幽古镇就座落在杭州市北部,与湖州市的德清县接壤的地方,千里迢迢,我专程为妳而来。
♡ ♡ ♡ ♡ ♡
在北宋以前,塘栖还没有形成规模,只是一座小小渔村,有数的几户渔民散居在此地,直到元朝张士诚 (1363年自立为吴王,下令废除元朝施加在农民和盐民头上的苛捐杂税)拓宽了官塘运河以后,人们逐渐沿塘而栖,沿塘而居,小镇才初现雏形。到了明代弘治年间,广济桥的构筑使镇区南北两岸连成一片,这才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镇。成为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人杰地灵,物产丰盛,枇杷溢香天下,丝绸名扬海外,富甲一方,贵为 “江南十大名镇” 之首。
塘栖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同时又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的一方水土孕育着文人辈出,书香传世;有着众多文物遗产,如广济长桥、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栖溪讲舍碑、太史第弄、水南庙 …… 这些著名的地标建筑守护着这方热土,默默地向人们细说着塘栖当年的耀眼风采与流年锦绣。
塘栖既是历史名镇也是余杭的工业强镇,其经济产值名列浙江省前茅。除了丝绸、服装、建材等传统产业之外,已形成金属制品、蜜饯食品、农药化工、针织服饰等四大优势产业,不愧为 “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枇杷之乡” ,生活在这块儿福地的百姓富足,安居乐业。
早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间,南浔富商庞元济便在塘栖镇东的日晖桥畔开设 “大纶丝厂”,是浙江省境内最早的三家机器缫丝厂之一,开创了民族资本工业的先河。随后,祥纶(1925)、崇裕(1926)、华纶(1929) 等丝厂纷纷在镇内创办,使这个水乡小镇演变成了全省蚕丝工业的重镇。
古镇得名塘栖,其中有一典故,在《卓氏家乘》唐栖考中说:“唐栖者,唐隐士所栖也。” 说的是当年有一姓唐名珏的隐士,系宋末元初人,世居绍兴攒宫宋六陵之旁。因痛恨元僧杨琏真珈盗六陵、弃帝骸的罪行,夜邀乡里壮士,移六帝骨骸于兰亭附近,将其妥善保护。事后,为了避祸,匿名隐居于塘栖的三分村,人们敬重他的义行,遂名其居住地为唐栖,亦称为塘栖。
进入塘栖镇,首先吸引眼光的是造型优雅的广济桥。说到这座桥,就得了解一下它的建造发起人陈守清义士。
陈守清本是宁波人,于明弘治初期间到塘栖镇经商。当时镇上的跨河长桥 (又名广济桥、碧天桥) 毁坍严重,行旅难渡。偶有胆壮过桥者,常从桥上坠河淹死,每年事故时有发生。镇民们屡有修复之议,俱因河面宽工程大,巨款难筹,无人敢出面承担付诸实施。
陈守清见此状,立誓修桥,并出资积蓄白银百两,再商当地士绅,集资若干,但仍不敷所用。陈守清毅然削发为僧,抛妻离子,奔走四乡,哭拜化缘。行至松江,遇乡绅夏景昭,敬而重之,布施重金。明代弘治二年陈守清为了建桥筹款,一路募捐到了皇城,感动天下,得到了皇太后的赏赐,也得到了宫中的众嫔妃与朝廷大臣们的资助。
弘治十一年(1498年),桥成,长二十四丈,七孔,气势雄伟,镇民称便。
广济桥是塘栖的骄傲,也是塘栖的地标名片,有人称它为塘栖的龙鼻,高峻挺拔。南北向横跨于京杭大运河上,如长虹卧波,是古运河上仅存的唯一一座七孔石拱桥,从桥下拾级而上,站在桥拱高处,能将美丽的塘栖尽收眼底。
这里的民间还有 “走桥” 的民俗,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吃元宵、迎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走桥祈福的说法。走桥也是江南的民俗,据说元宵晚上走的桥越多,得到的福分就越大。所以到了元宵节的晚上,人们成群结队,提着花灯,在河边、桥上游走,那种场面一定颇为壮观,煞是好看。
石桥为七孔,拱环如虹,并列分节砌筑。桥两坡各设石阶八十级,石栏桥面均为素面,桥下两侧共有八枚卷云纹抱鼓石。望柱六十四根,四角望柱上刻有莲花纹。
长桥势如长虹,造型秀丽美观,历经五百余年仍雄踞于京杭大运河之上,成为塘栖历史沧桑的真实见证。它连同江南的富庶繁盛,和着船桨声、船夫拉纤号子声一起,谱就了京杭大运河的交响曲,成为五百年漕运兴旺史中的一页重要篇章。
郭璞古井位于广济桥南岸,在大戏台的西侧。相传,此井系东晋文学家郭璞所建,因而得名。
郭璞是四乡八里交口称赞的大才子,除了能写一手好诗词外,还是个精通阴阳八卦的高手。他能看风水识水源。那一年恰逢天下大旱,塘栖一带的河流差不多都断流脱水,当地的老百姓为了解决饮水问题,四处寻找水源打井,可打来打去打不到丰富的水源。百姓们急得在长桥边烧起天香,求菩萨保佑。
郭璞看到此场景,不由为之动容。当即决定出资为当地百姓打一口好井,度过旱荒。经他勘探的这口井正对地下水脉,水位竟高出塘河水位约六尺,坊间流传一种说法: “井水不犯河水” 这个成语, 就是源自这口井。且井水味道甘冽,冠于其它诸井,救助乡邻于灾旱年,立下功德。当地百姓感恩不绝,靠了这口井,塘栖的百姓得以度过大旱年之劫。为了不忘郭璞的大恩大德,百姓们便将此井称作“郭璞井”。
光绪《塘栖镇志》记载:康熙己巳年,玄烨帝南巡来到塘栖,地方官员曾用郭璞井的井水来泡茶招待康熙,康熙饮后赞不绝口,连称好井好水。
塘栖是标准的依水锦绣之乡,水美鱼肥,藕香稻香。五百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缓缓穿镇而过,带来两岸滴翠繁荣,水陆辐辏,商家鳞集,市肆萃焉。
集镇的街面店铺全都沿河而建,有宽宽的带屋檐的通道,当地人称之为 “过街楼”。江南多雨,有了这些带檐通道,雨伞就用不上了。有的商家在宽敞的通道临水的一边,摆上一溜餐桌或茶座,给行人游客带来极大便利,既方便了水边就餐的食客,又给外来的 "文人墨客" 们准备了对水发呆的雅座,因而会激发出许多写美篇的灵感来😄😄。
塘栖的古建筑颇具特色,深宅大院皆高筑封火墙,隐于弄内,引升出一条又一条的陪弄,据说旧时全镇共有弄堂七十二条半,现在不知还剩下多少......
那一条条石板街面店铺门前,都十分讲究地搭有檐棚,来往的行人雨天淋不到雨水,晴天晒不到日头。这廊檐街之广、之盛,在江南水乡可以说找不出第二家,名震整个江南。有俗语称:“跑过三关六码头,不及塘栖廊檐头”。
塘栖物产丰富,除盛产稻米、蚕茧、鱼虾、菱藕外,还有许多著名土特产,如枇杷、青梅、杨梅、荸荠等,其中塘栖枇杷以其皮薄、汁多、味鲜而享誉海内外。
塘栖年年举办 "中国塘栖枇杷节",就是每年必不可少的盛会,吸引着大批中外嘉宾的惠顾。可惜笔者去的不是季节,失去一饱口福的机遇,否则一定得吃它个肚圆如鼓🤗🤗。
在塘栖吃饭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当地百姓尊重食物并以食为天,历来对吃菜颇为讲究。注重刀工和火候,讲究精工细作,重油重酱; 讲究入味,其色、香、味、形的要求和杭帮菜近似,随便在一家依水餐厅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
还有塘栖的特色小吃,当地有民谚这样称道: “法根糕饼汇昌粽,粢毛肉圆香又糯。细沙羊尾香烘烘,塘栖板鸭鼎正宗",想想都流口水😜。
水南庙又被称为水南娘娘庙,修建于南宋时期。据古史记载,水南庙是为了纪念宋福王的一位姓詹的妃子。相传宋福王妃,姓詹字玉珍,泉州南安人,其父立有战功,阵亡,其女遂入福王宫为妃。德佑末,元师入临安,福王随恭帝北迁,詹妃悲愤不食,誓以身殉,饮鸩不死,投井而殁,年二十七岁。
乡人感其忠节,垒土为茔,植树其上,年年拜祀。对水南庙相当崇拜,敬为“水南娘娘”,历代以来香火甚旺,就连文革时期庙宇遭损,还有人偷偷摸摸在残桓断瓦前焚香点烛。
现在的庙宇建筑是2001年8月,政府出资,乡人捐资,重新修建的,从而这座南宋古庙得以新颜展世。
百年汇昌,原名“汇昌”南北货栈,创始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批零兼营、拥有蜡烛、蜜饯、茶食、藕粉四个作坊。
除经销蜡烛外,还经营蜜饯、茶食、炒货、南北果品、海产品等二百多种商品。传统产品有:青梅、白梅、糖藕、樱脯、糖佛手、甜青果、蜜香元、红绿丝、麻酥糖、水桃酥、云片糕、松子糖、寸金糖、藕粉、彩蛋、龙凤花烛等百余种。清道光年间(1782年—1850年),所产蜜饯、蜡烛被道光皇帝选为贡品;到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已经成为清朝内务府(故宫)的 指定供货商。
这家老店百年汇昌,占领了在杭州蜜饯产品的独特龙头地位。
位于运河北岸通济桥以东的御碑码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的御用码头,牌坊上面的四个大字为乾隆皇帝亲笔书写。
乾隆十六年正月初二,乾隆帝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君临塘栖。在南巡途中细查了江浙皖三省交纳皇粮的情况,发现江苏和安徽两省积欠数目巨大,而浙江省却从未拖欠。
站在这样的民风淳朴的鱼米之乡,龙颜大悦,为表彰浙江省,乾隆帝下令免去地丁钱粮三十万两以示鼓励,并将此圣谕刻石立碑,这就是我们现在大家看到的乾隆御碑了。
御碑真迹
御碑亭
塘栖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码头,是杭州漕运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民国时期长三角一带最有名的米市。运粮船只繁忙,因而,在塘栖设有官家谷仓。
游玩塘栖之时切莫遗漏参观 "运河谷仓博物馆”,顺带见识一下我国古时粮食储藏体系,就势填补这方面的知识空白。运河谷仓博物馆是利用原有粮仓而建,是一座下沉式地下建筑,整体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作为博物馆的展陈面积位6500平方米。
这是一座大型的世界性历史博物馆,也是国内唯一一所以谷仓为主题的博物馆。在博物馆,能看到谷仓在农业的起源、文明的诞生、城市的兴起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进入文明时代的各国,由于国情不同,粮食储备的方法制度亦不同。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些封建制国家,采用领地分封制,除开教会什一税外,没有统一的国家税,也没有统一的 仓廪系统体制。
秦统一中国后,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独创帝国时代恢弘的仓廪体制。通过赋税制度向全国农民征敛谷物与织物,以维持国家机器运转。为了收纳储运分配每年征得的税谷,政府在各地营建起功能等级不同的仓廪,形成了世界古代史上内涵独特的国家仓廪体系。
唐代仓廪系统共包括六种仓:正仓、转运仓、太仓、军仓、常平仓、义仓。
中国古代仓廪系统运作流程,以保证国家机器运行与百姓安居。
流程一:
从农民手中收取谷物税,所收谷物首先存入离农户集中便利地点而设制的正仓,然后运输进入交通便利的转运仓(塘栖水路运输发达,设有重要的转运仓),谷物再通过漕运送往州府或京城的太仓。再从太仓分别运往中央粮仓与军仓。
流程二:
农民自愿捐粮或是市场购买,谷物进入社仓(义仓),部分留作备荒赈恤,部分分别进入军仓或常平仓,常平仓谷物用于荒年调节粮价之备。
流程三:
军队屯田种植,所得谷物全部进入军仓。
唐代仓廪的职能归纳为四项:兵饷、官禄、平准、赈贷。
军仓、正仓供应兵饷;
正仓、太仓供应官禄;
常平仓负责平准籴粜;
义仓负责赈贷救济。
实际上,上述四项职能并不是严格独立而行的,其中的每一项都是由二种、三种甚至五种仓廪共同执行,或主或从,共同承担,有利于唐王朝的财政应变能力。
在 “贞观之治” 和 “开元之汉” 时代,当时的统治者重视维持均田农民,经常进行赈恤活动。据统计,贞观二十三年间,赈恤活动达26次之多; 开元二十九年间赈恤活动达27次之多,几乎每年行赈一次,向农民施以恩泽,以保证农时,并使农民固着于土地劳作。
义仓是古时各地储粮备荒的一种社会习俗,隋唐起就有。1882年(清光绪八年),由东阁大学士闫敬铭倡议修建的丰图义仓,建在陕西省大荔县城东17公里处朝邑镇南寨子村,历时四年竣工。慈禧太后曾御封此仓为“天下第一仓”,并在仓顶赐 “虎”、“龙” 二字。陕西的"丰图义仓" 与苏州的 "丰备义仓" 同为并重官仓。
正仓,亦称官仓,是设在州、郡的仓廪,其粮食来源主要是征收的田赋。
繁忙的粮食搬运与农民缴纳谷物的场面。
各种粮仓建筑模型,展示了不同等级的仓储建筑模式,有的地区潮湿多雨,仓库建筑很好地考虑了防潮通风。
笼罩在晚霞中的运河边老店,如同披上金盔甲。
没有留意到晚霞的何时升起,绚烂的色彩已然撒满在京杭运河水面,撒向屋顶窗棱树梢。整个塘栖如同一位换上晚礼服的尊贵女郎,雍容大度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款步而来。
面对美景如此,我醉了! 而且醉得不省人事。
近几年来,人们热衷于 “水乡古镇” 之旅,那些柔柔的江南流水深巷,细腻温情的廊檐,溢满花香果香的集市,流经岁月磨砺的老宅,无不让人心动留恋。
张扬周庄,人文龙门,厚重南浔,脱俗盐官,浓情乌镇,诗意西塘......,牵动着多少游人的目光与思绪,江南水乡不再只是游览之地,而是成为了现代人的梦中家园。塘栖,这位温文尔雅的江南佳丽,数百年来,静守运河,有着渊源深厚的栖水之人文与建筑魅力,已然绽放异彩。
塘栖古建还有一大独有特点,古时候,为方便那些从水路而来的客商们休息,在沿河的一面都建有一长溜木条或木板长椅,当地人称之为 "美人靠" 或 “米床”,别的地方不多见。
如今水路来的客商少了(都改网购了😘),游客多了起来,美人靠上坐满了老少游客。这种比比皆是的设施好惬意,感觉游塘栖,太舒适了,真的累不着。其实这种美人靠的建筑特色不仅仅是反映塘栖古人对远方客商的礼遇款待,也反映了塘栖人对悠闲生活的理解。清晨或傍晚,塘栖老人们会坐在美人靠上唠家常,或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
长街灯火夕阳收,水拍塘堤桨橹柔。
白发老翁声朗朗,美人靠上说春秋。
清代诗人沈善宝有一首《夜过塘栖》是这样写的:
挂席塘栖路,离乡第一程。
凉风吹袂薄,孤月向人明。
镫火高堂梦,烟波旅客情。
吟成谁与和,村析正三更。
诗人在抒发旅途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但不乏对塘栖夜间景色的赞美,在此和诗一首,表达对塘栖今日夜景之情意。
同友夜古镇,水岸景色旎。
初秋凉风拂,水面涟漪起。
悠闲四乡客,相聚好惬怡。
激起蛙声笛,不了塘栖迷。
我走在广济桥拱上,让霞光尽情披洒全身,看到古街上店铺的灯笼一盏盏亮了起来,与霞光共舞交融,塘栖的夜是迷人的,充满了迷幻与美好。
一条条水道边,灯光从一家家店铺的门窗中释放出来,照亮了河面,使空气中有了那种柔和的与夹杂着古典的味道,这个味道就是那亘古不变的美塘栖、夜塘栖的细细地温情述说。
静谧的风拂过,带起几丝散发,这个不经意的瞬间幻化出一个多愁善感的江南,这片土地孕育出了淳朴、善良,孕育出文人大家。无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还是吟诗作对、琴棋书画的风雅,都是独特的水乡文化底蕴,是塘栖经久不衰的魂。
作者简介: 作者蘇蘇(微名/笔名)为高级资深商务管理人士,出访世界各地,足迹遍布五洲六十国度有余。退休后重拾笔耕摄影爱好,将各地见闻经历以图片游记散文诗歌形式呈现,与读者分享各地见闻与精彩故事。作品图文均为原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