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元兴 || 老牛的问候

  认识老牛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代理联通公司业务,给老牛家装了一台无线坐机,由此,结识了老牛。

  老牛今年快七十岁了,农村人少有的大个子,长马户脸,一年四季灰黑,好像从未洗净过,说起话来声音浑厚且有些沙哑。

  老牛家住在县城西边的赵沟村,家中共四口人,他和老伴,还有一双儿女。女儿早已出嫁。好多年来,农村的姑娘岀门打工,外面的世界五彩缤纷,姑娘们眼界开阔了,都嫁到外地或县城附近条件好的人家了。所以,老牛的儿子虽然三十多岁了,但由于家在乡下,至今仍没有谈下对象,成了老牛的一个心病。

  十几年前,我和老伴在县城西边繁华地段租房卖手机,同时代理联通、移动通信业务。手机店旁边正好是蔬菜市场。自从结识了老牛之后,老牛就经常担些萝卜、白菜、红薯、芋头等蔬菜摆放在我的店面门口卖。

  有时卖菜的人多,他来迟了,没地方摆放,我就岀来把别人卖菜的笼子往一块挤挤,腾岀些地方,让老牛将就地摆了。遇到饭时,我老伴就盛一大老碗热气腾腾的饭给老牛端去,老牛也不客气,端上就吃。

  当然,老牛也有心,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们送些蒜苗、萝卜、白菜等蔬菜,总之,地里岀啥菜就给我们送啥菜,有时候没卖完的菜也不往回拿了,或寄放我处,明天接着卖。或直接送给我们了。

  到了快过年时,老伴心里过意不去,给老牛送点礼品表达一下我们的心意,这样一来二往,我和老牛就成了朋友。

  老牛没有手艺,不懂技术,除了种地,就靠卖力气吃饭。

  初次认识老牛的那些年,农闲时,老牛经常扛一把锨,别人家盖楼房打水泥楼顶,就请他去帮工,遇到下雨天,头上顶片塑料纸,衣服被雨淋的湿流流,老牛也试不着冷。三伏天太阳当头,人们坐在凉房子里还喊热,而老牛依然照常岀工,汗水如雨般顺着脊梁直往下流,老牛仍然一声不吭地埋头干着。我曾几次劝他天太热,不要干了,但他却习以为常,总是笑着说:“没事,冯师。”

  其实我心里明白,老牛要拼命挣钱,老牛要帮儿攒钱娶媳妇儿,老牛要生活!

  后来,老牛患了脑梗,干不动出力的活了。上街的机会就少了。

  后来,我放弃了生意,回家照看孙女上学。和老牛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

  再后来,我有些闲时间不是看书就是写东西,或者下棋,和老牛电话联系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今日清晨,我送孙女上学后回到家里,趁着空闲,在微信上和商中的文友正在讨论我昨天写的一篇短文。手机铃声却突然响了,接通之后,一个熟悉的声音迅速传入了我的耳道,这声音是那么的亲切纯朴、浑厚沉稳、深情感人:“冯师,你好”!

  “时间长了没见你,给你打个电话问候下,你和他姨身体都好着哩吧?”电话这头的我感动地连声说:“好着哩,好着哩,老牛你也好”!

  接着我又迫不及待地问了老牛儿子的婚事,他和老伴的身体状况。我主要还是担心老牛的脑梗病情有无发展。原来,老牛的旧病未好,又添新病,今年患上了白内障,手术做了几个月了,现还在恢复期。

  放下电话后,我的心里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回想起我和老牛相处的十余年里,友情总是平淡如水,从末出现过波澜壮阔。

  每次他来我处,一杯清茶,几支普通牌子的烟就算是把他招待了,偶尔我想给老牛倒几盅子酒让他喝了驱驱寒,解解乏,老牛却总是笑着说:“不啦,喝水就行。”有时我把儿女们孝敬我的酒给老牛装上一两瓶,让他拿回家自己喝,老牛倒也乐意,并不推辞。

  那时,隔上月里四十如若没见老牛来街上卖菜、干活,我就会在心里想他,是不是病了?是不是忙的给儿子操办婚事?曾有几次我给老牛说送他一部老年手机,装在身上方便联系,但老牛却很争气,总是说:“家里有你给安的坐机,有啥打就行,你挣个钱也不容易。”

  就这样我和老牛一直在平淡中交往着,我们从来没有过推杯把盏,没有说过一句“哥俩好”的话语。

  直到后来的后来,我移情别恋,爱上了文学。在漫漫岁月的冷风里,我遂渐地把老牛淡忘了。

  然而,在这寒冷如冰的冬天,难得有老牛这位穷朋友主动给我打来了关心、问候的电话,他使我又一次体会了被朋友牵挂的幸福。这无异于给我送来了一杯清香甘纯的老酒,浓烈、烧心。在寒冬,它烧醒了我即将泯灭的灵魂,烧热了我已被文学侵占了的身躯。再次点燃了我和老牛的情感,使我顿觉情意绵绵,暖意融融。

  此刻,我多么想立刻骑车去看望老牛,然而我却又不敢面对老牛,我怕老牛病中的双眼,在朦胧中看清了我已对他淡漠的心室,我还怕老牛问我:“冯师,你一天忙啥呢?这么常时间咋没见你给我来电话呢?”

  倘若果真如此,我真不知将应该如何回答老牛……

作者简介:冯元兴,男,陕西丹凤县人,生于一九五八年,小学文化。自甴职业者,现退居在家。爱好文学,摩旅,下棋。时常写些短文分享给朋友,不为博彩,只为抒发情感。

     温馨提示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公众号每天编发的作品,会在【搜狐文化】、【今日头条】、【美读线】等选择编发推送,请作者自行搜索关注。

  1、【嘉年华时光】每周星期天休刊。

  2、投稿时若配有插图,请选用横向构图的照片并且备注文字说明后,打包发送邮箱。

  3、赞赏即稿酬,读者赞赏的70%为作者稿费,每月8号左右统计、公布并发给原创作者本人,30%留作平台运营、宣传及编辑、校对、制作等费用,无赞赏则无稿酬。

嘉年华时光  原创文字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

(0)

相关推荐

  • 《受老伴勾引赏秋吟得》

    "欲拒还迎  虚推实就" * <藏头诗> "受老伴勾引赏秋吟得" 张湘晋 赤橙黄绿青蓝紫 牛家色板调变时 翠柏丹枫雪芦渲 城姑姗姗尔来迟 注: 首句 ...

  • 秋深了,一声问候致朋友

    秋深了,一声问候致朋友 作者 | 杜登龙 · 朗诵 | 鲁易 摄影 | 野人随拍 · 编辑 | 绢子 秋渐深,露渐浓,辞柯霜叶满地红:人生如梦,岁月倥偬,一声问候致朋友. 时间不声不响,却如一枕黄梁. ...

  • 南何村记事:买来的媳妇

    文/吉建军 刚刚分产到户的那几年,农民们首先感到手里有了粮食了,南何村的变化最为明显:粮食不仅够吃,而且还有了余粮.有些庄户手里也有一部分存款了.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南何村光棍多.媳妇少的现实.在手里稍微 ...

  • 冯元兴‖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窗外,邻居家的柿子树叶儿随着风儿在空中如蝴蝶翩翩飞舞,从窗前飘飘洒洒而过.青绿色的柿叶大部分已被赤红色覆盖了,柿叶也干枯乏润,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但那青绿和赤红两色相柔和出的色彩,笨拙的我竟然找不出来形 ...

  • 冯元兴‖石娃叔(上篇)

    -----仅以此文献给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石娃叔是我的邻居,去世二十多年了.如今,每当我看到村上的老人们犹如来自天上的神仙一般,悠闲自得.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幸福的时光里,不由得我又一次想起了石娃叔及发生在 ...

  • 冯元兴‖“黄巷子”的故事

    我的家乡丹凤老县城十里长街,有三条著名的巷子,它们自东向西分别是:板桥巷.菩萨庙巷(又称柏树巷)和黄巷子. 这三条巷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在往昔的岁月里除了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提供生活 ...

  • 冯元兴‖老彭

    老彭大我六岁,论年龄,我得把老彭叫哥.但自认识他十多年以来,我一直"老彭.老彭"地喊着,他不但没有一丝地不悦,反而答应得干脆爽快.这样叫得时间长了,"哥"字就藏 ...

  • 冯元兴‖家乡的红薯

    一说起家乡的红薯,我的心里就会升腾起一股与之特别亲切的激情,她如同养育了芸芸众生的丹江河水,其恩其情使人终生铭记于心,难以忘怀. 自能记事起,上天赐予我的第一烙印就是家里的生活极度贫困.尤其到了每年春 ...

  • 冯元兴‖喜赞百姓新生活

    初夏的清晨,我漫步在丹江南岸树木翠绿的林荫小道上,凉爽的微风轻拂着我的脸庞:浸透着淡淡清香的空气滋润着我的心田:金色的阳光透过树木的缝隙如金丝一般洒落在我的身上及草木丛中:小道两旁的月季花开得热烈奔放 ...

  • 冯元兴‖二姐

    一.卖身养家葬父 二姐今年七十四岁.如果人们单从二姐清瘦的脸庞.满头的银丝.单薄的身躯上很难想象二姐曾经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困苦岁月里,为了我们家,为了孝敬父母,经受了精神及生活上令人难以想象的双重磨难, ...

  • 冯元兴‖走!去丹江口水库看大坝

    2020年9月4号是我摩旅生活中又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按照之前和摩友小王的约定,我们二人计划骑摩托车去丹江口市丹江大坝游览观光. 由于心中充满了对丹江口大坝及库区景色的向往与期待,早晨六时四十分我便怀 ...

  • 冯元兴‖憨叔行礼(下篇)

    "国庆"节前的中午,阳光明媚,秋高气爽,云朵似一簇簇白菊绽放在湛蓝的天空.憨叔和老伴满怀喜悦地走进了县城以西,地处张家沟的凤城新居. 昔日里偏僻寂静,交通不便的张家沟,在政府扶贫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