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之梨香院——上海、浙江3日游第1日(10)
★旅游地点:上海大观园之梨香院
梨香院是个很让人疑惑的地方,早在大观园建造之前,就已经存在着的。当初薛姨妈带着一子一女前来贾府投亲,住在梨香院里,就说明了梨香院的来历:“乃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舍,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因为北京大观园去的时候已经在多年前,所以也不记得那里有没有一个梨香院,不过上海大观园却把梨香院建在大观楼和栊翠庵之侧。
先梳理一下原著中的梨香院,原来是荣国公暮年静养之地,后来梨香院就一直空着,直到薛姨妈带着一家老小住进来。后来建造大观园,薛姨妈就迁地另住,梨香院就住进了从苏州采买回来的一众伶人,也就是后来的芳官、文官等人。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后,把这些伶人遣散,梨香院就空了出来。直到后来尤二姐吞金自尽,贾琏在梨香院为尤二姐停灵。从这几处描写来看,梨香院应该不在大观园内。
黛玉在梨香院外听到伶人们练曲,才知道昆曲中也有好词,“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而“良辰美景奈何天”一句,还被她拿出来行了令,阖家老小并无一个在意,偏是宝钗记在心里,也因此才有两人的推心置腹,从此黛玉把宝钗当成了好姐姐,向来堪称精明的黛玉,也当了一回傻白甜。
宝玉也去过梨香院,让龄官唱曲却遭拒绝,眼见贾蔷买来鸟雀哄龄官却遭数落,“识分定情悟梨香院”,直到这时,宝玉才懂得了他与黛玉的感情。后来龄官没有留在园子里,大约是跟了贾蔷。
梨香院里后来这几个伶人都各自有了去处,“贾母便留下文官自使,将正旦芳官指与宝玉,将小旦蕊官送了宝钗,将小生藕官指与了黛玉,将大花面葵官送了湘云,将小花面豆官送了宝琴,将老外艾官送了探春,尤氏便讨了老旦茄官去。”贾氏三春,独有探春得了一个,迎春和惜春竟似被忘了。可见能与黛钗湘几人相提并论的,在贾母心中也唯有探春。
这几个小伶人中,浓墨重彩的是芳官,活跃得很,大概因为长得好,很得宝玉的欢心,很多出戏都有她的身影,尤其是与司棋的交锋大获全胜。不过王夫人就喜欢笨笨的,不喜欢芳官这种伶俐的,所以最终都被打发了出去。
从大观楼旁边的游廊也可以直通梨香院,是一溜院落,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东侧有一座戏台,据说倒是清代的文物,是从上海市区迁过来的。据说院内多栽梨树,这是为了呼应梨香院的名字。如果在春天来,应该还挺漂亮的吧?现在看来,觉得很一般。
大观园诸馆中多栽芭蕉海棠,比如怡红院。独潇湘馆也栽梨树,梨同“离”字,似乎带着离情。不过也唯有这种雪白的花树,才能衬得起黛玉高洁的性格。
到王夫人借题发挥,不仅逐了晴雯,又把伶人都逐出去,梨香院自然就更加冷落了。而王夫人自命慈悲,常常吃斋念佛,看似什么都不管,其实黛玉第一次进荣国府,就听王夫人问“月钱放了没有?”,可见这个家,虽有阿凤代管,但王夫人也并非不闻不问的。即使阿凤拿两匹布给黛玉裁衣裳,也得先拿给王夫人过目。她平日里总吃斋念佛,似乎很慈悲,但发落起人来却毫不手软,死了的晴雯和金钏,还有芳官、藕官、蕊官这三个妙龄女子,又剃度出家,其实都与王夫人有关。
自由行:上海大观园之梨香院
10月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