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偏见2
我记得读大学时,电子书泛滥,有很多互联网雷锋共享,都给你打包好了。收藏几万本总有了,出现了幻觉,自己离学识渊博就只差一点点距离了。现在这些电子书还躺在早已生锈的硬盘里。而我一本都没看完。
我说没什么事没必要非得看书,有些人还不服气了。诚实地回忆一下,过去几年看完几本书?
先不论内容品质,文字是一种信息载体,但并不是唯一的。况且相比图片或者视频,它确实有更高一点的门槛。一般人都能专注看个十多个小时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有几个人能做到连续阅读十几个小时?你得承认,专注阅读是一件很耗费精力的事情。一个人工作累了一天,回家吃个饭,这时候是一部喜剧片更吸引人还是一本书?
文字又是最日常和最基本的交流工具,语句通顺是首要任务。除少数痴迷于所谓“文笔”这种鬼知道是什么东西的人,多数人对文字的需求应该是说人话,能看懂。但很多文章,前言不搭后语,词藻可能不失华丽,就是不知道在为何事呻吟。最基本的都做不到,但却也能让一些读者看出“大思想”。有这样的读者,就自然有这样的装神弄鬼的作者。
再进一步说,我认为每个人平日里都可以尝试写点东西。别的不说,起码如果有一份工作,你还是多少要写周报的,要跟人邮件往来。文字背后反映的是你的思路是否清晰。在脑子里的和写出来的差别会很大,但你不试着用文字表达,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我并没有否认读书的重要性,我只是希望不要把学习这件事拘泥于形式。况且多半的阅读也只是消遣。闲着也是闲着,翻翻看看,开阔眼界。
但如果说希望有目的地学习,那么自然需要看些书。这时不仅仅是随便翻翻而已,需要很认真地读。真正感觉到自己无知,通常是从精读一本书之后才开始的。因为你终于开始知道自己哪里不知道了。然而这是有条件的,需要时间,还需要坚持,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况且,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因此需要多接触,试试看。
看起来好像是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了。罪魁祸首是导致的注意力分散的智能手机?这是对科技的无端污蔑了。智能手机出现之前读书的人更少,能看到的书也更少。碎片化的时间也从来不是因为智能手机导致的,反而是因为有了智能手机,在等人、挤公交车、排队等等碎片时间里,人们才能如此便捷地消费这些碎片时间。
一个观点或者一个故事,有无穷的表达方式。有些视频做得很用心,加入很多具像化的演示,可以让人更容易听明白。这就是表达上的优化。这时候不见得非得去读书了。
我个人看不了长文章,但却能看得进去书。其实不奇怪,粗浅的广泛的阅读在十多年前博客时代我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其次,我也算是一个业余写作爱好者,不太需要去看别人在写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老有人问我平常看什么公众号的时候我基本不回答,不是装逼,是真没怎么看。订阅了不少号,就算是工作需要,我也没怎么打开。能在网络上看完的文章不多,暂时没有特别想推荐的。
当然一定有不少像“理性乐观派”这样优秀的,值得追着等更新的公众号。只是我个人的阅读范围很少在此,想必的确错过了一些好文章。
我看书,严格地说是有目的的,并且兴趣点也在变化。比如我突然对某个朝代的历史有兴趣,我就会去花比较多的时间去找这方面的书看看,或者突然发现某个题材的书籍还蛮符合我胃口的,我也会尝试看看。当然,这不会让我变得富有或者帅气,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又或者因为我实在是一个非常无趣的人,没别的爱好,纯粹打发时间。
读书写字,对我而言,更多的是自娱自乐。
既然都花了时间去读书,最好的读书方法是带着脑子去,不是读小说不求快,但不能稀里糊涂就完成任务一样,没人给你任务。也许读小说有一种“模范读者”的说法,就是你跟着作者走,进入到作者营造的世界里。但读社科类的东西,你从第一个字开始就应该带着你的逻辑思考,随时准备质疑。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有时你看了整本书,也就一两处让你豁然开朗,这已经是巨大收获了。
所以,那种一两万字左右的“干货满满”的文章我通常是躲着走的,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很尴尬的类型,要么简明扼要几句话,五百一千字足够了。若是希望能更深入细节我还是倾向于能直接去翻书或者上维基百科。
这世界上的优秀图书虽然比不上垃圾图书的一个零头,但依然不可能读完的。因此焦虑就更没必要,很多好书,但不是你感兴趣的,跟不存在也就区别不大了。
在不涉及行动时,人的野心把自己的好奇心放大了,以为自己真的对整个世界都充满好奇,什么都想看什么都要学习。那都是幻觉。翻两页就能看清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热爱知识热爱思考。
听再多再好的建议都没用,而且如果万一人家的方法看起来特别科学有用,你看得如痴如醉,书一本没看,但已经修炼成为一个“如何阅读”爱好者,“学会学习”大师。也不是什么坏事,有点像深谙房中术的太监,也是可以去各种公司给人培训赚点钱的。市场前景不能说不广阔。
真喜欢读书,先读完一本,然后再来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