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眼里的中国家庭教育有多糟?

中国的家庭教育问题出在哪?这个问题好大。日前听一位教育专家的发言,说关键在于父亲的缺失,中国式父亲极少懂得教育、关心孩子的成长;中国的家长在孩子一生下来就产生焦虑,在孩子的叛逆期更是手足无措。这些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专家没有给出什么解决的办法,从培训机构的安排看,好像只有上家长培训班,令人遗憾。笔者现场提出了一些意见——

中国的父亲不一定缺失,当然,没缺失不代表有方法、能教育好。

中国的母亲在比例上在家多一些,关注孩子时间长一些。所谓焦虑多来自于“中国式攀比”。焦虑的母亲往往是没有主见、没有方法的母亲,他们知道关心孩子成长,但不知道该怎么做,往往人云亦云,人家把孩子送到哪里去,她马上会效仿,在家会抱怨。

焦虑的不只是母亲,父亲也不少,必要的焦虑是应该的。为孩子的未来心有忐忑很正常,国外也是如此,关键不能白焦虑,没有谁是天生就会当好家长的,要紧跟时代,及时转型,拿出方法、共同成长是硬道理。

对失控的孩子也要辩证看,孩子的成长总是有叛逆期的,这谁都知道,家长错失关注的黄金期,或者以错误的方法去指导,就会导致管控工作越来越难做,正所谓适得其反。有些“失控”并不是坏事,是一种个性发展,瞬时引导,就会变害为利,很多有潜力的孩子甚至天才就是这样被发现的。一些中国家庭为何难以管控孩子?还因为一些母亲往往认为自己主导家庭教育比较放心,但实际上管控能力有限,而这些家庭的父亲虽有管控能力,但由于对成长中的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管控也是不得法的。

要说症结,中国家庭教育看重的是结果,忽视的是过程。看到高分就满意,成绩下滑就一无是处,甚至怪老师不好,那原因就找不着边了。拓展家庭外视野,加强家庭内沟通,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注重积累,戒骄戒躁,不以分喜,不以己悲,举家合力,日久见功。管他应试教育还是洋玩意,基本还是能应付的。反对把中国家长和孩子模型化,把中国家教妖魔化。

上述观点,专家未予正面回应。权当讨论。

(本号原创首发文章,欢迎平面媒体联系刊发)


评论是一种态度,评论是一种思想,评论应该是一种正能量。

亚波评论,做有温度的评论!


“五醍浆·风禾优谷”杯评论有奖征文正在征稿,采用即有奖,欢迎参与拿奖。关注用户发送消息“征文”或“征稿”、“两学一做”或奖品名称,即可获得征文启事链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