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我最喜欢的两场表演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确实火了,周三的决赛场我的朋友圈都刷屏了。前面两季悄无声息,我自己也就偶尔看一眼。但第三季,我每期不落地看完了。决赛尤其精彩,推荐大家有时间去看看。
不懂那些行业内的什么技巧,所以什么“接不住”“炸了”这种形容词我都非常纳闷,感觉这帮选手比观众还入戏。待演区域的那些人的表现有时着实让人尴尬。
我懒得动,几乎不去线下活动,到今天为止就听过一次线下脱口秀演出,五年前李诞带着他的小伙伴在搞的一个叫噗哧脱口秀的巡演。当天还有个令我感动的小插曲,蛋蛋特地让池子说了个放开二胎的段子,算是送给我的小惊喜吧。毕竟多年前我一直战斗在反计生的一线。这种细节在所有写李诞的文章里是看不见的。
特殊的2020年,对线下演出必定是毁灭性打击,但换个角度看,危机也是契机,疫情让大家都憋坏了,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也正当时,这次的热度大概比前两季加起来都要火爆。一个人带动一个行业这件事,李诞大概率是将被载入史册。作为朋友,我非常替他高兴。
第三季整体的水准都很高。我之前对这些选手完全不认识,也就不会带着一些过去的经验(偏见)去看。对我来说,舞台上的每个人都是新人。仅凭印象,纯个人观感(就好笑不好笑),周奇墨、李雪琴、杨笠、何广智、王建国、呼兰、杨蒙恩、rock、豆豆。再强调一下,纯个人主观喜好。
王勉是这一季冠军,表现非常稳定,文本上的创作才华横溢,表演也无话可说。但很奇怪,我就是笑不出来。这纯个人体验,只能说我确实浅薄、狭隘。暂时还欣赏不来弹吉他唱脱口秀的方式。是我的问题,请不要跟我辩论。
这个节目也可以很明显看到职业和业余的区别。
人们总是在两种情况下看出他人身上的天赋,一种是新手上路就有闪光点,这一季最典型的就是李雪琴,此前从未说过脱口秀,但表演是一次比一次好。甚至她自带的那种“我为什么会在这里的困惑和无奈”都构成了一种喜剧天赋。另一种是不间断带来惊喜的职业选手。各行各业都有这类人,比如科比、比如赵本山、比如郭德纲。到这样的水平,其实也就很难说清其中天赋和勤奋各占的比重。
脱口秀看起来门槛特别低,甚至没有门槛,就是上台说两句。聚光灯下的鲜花掌声和随后的名和利,让无数年轻人跃跃欲试:这我也行啊。
想起十几年前,我刚毕业,看着某本杂志的一些专栏文章,我心说,就这?我也行啊。于是也写了几篇东西,赢得了一次面试资格,结局不意外,我不行。这些年,我看得越多,写得越多,再回头看,当年确实有点狂了。
你觉得没门槛,别人也是这么看,意味着有无数的竞争对手。这类技能还有个最大的陷阱,没个标准,很难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水平,这就很容易让人把自己给误会了,更难发现自己可能比较不幸,不仅没有天赋,甚至有先天的不足。
对社会暗中观察的这些年,综合了各领域专家的见解,我对人的可能性是抱有极大期待的。也就是说,天赋异禀的是极少数,严重缺乏天分的也不多,多数人资质差不多,拼的不过是勤奋程度。任何人有心坚持训练,必定能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
有一种说法是“坚持”可能也是一种天赋。这个我不太赞同,毅力不是天生的,可以从认知上对坚持的这件事给予适当的调整。比如最简单的,尽可能不抱期待,不要跑步一天称几十次体重,这不焦虑才怪。
偶尔的出彩,并不难。或许你在生活中也能说几个让人大笑的段子。只有职业化才是最艰难和最考验人的。
就说大家可能更熟悉的篮球吧。永远有某些角色球员可以在某些场次有如神助,打出巨星的数据。而科比这样的巨星表现很烂的比赛也不少,最知名的就是当年西部半决赛连投四个三不沾。科比有天赋吧,相比普通人当然有,但在职业选手里,身高、弹跳等等并不算佼佼者。但科比是最自律和勤奋的,这种专业性带来的是长期且稳定的水准。
基于这种规律,对一些人就可以做出一些预判。比如周奇墨这样的选手大概率会是这个领域未来的大师级的人物。过几年再看看,我相信错不了。
这对普通人来说是好消息。就是此前一直强调的,我们普通人左右不了环境变幻,决定不了好运何时降临,能做的只是拥抱这种坚持训练所能带来的个人进步的确定性。
决赛这场,老一辈的传奇脱口秀演员罗永浩的处女秀非常精彩,但细心点是能发现过程中一些很明显的紧张,破坏了原本可以更好的节奏。只要对比罗哥以往那些发布会演讲,就很清楚。因此即便是天赋异禀的罗永浩,也需要更充分的准备。罗哥的这场表演是我眼里这一季脱口秀大会舞台上的第二好笑。
反观周奇墨在脱口秀大会上为数不多的几场表演,都极其稳。至于他是否具备天赋,已经不重要了。他自己也说过,每一个段子他都已经练习过很多遍,已经形成肌肉记忆。当然就他从事这个行业的时间看,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没有天赋恐怕也比较难。
下面这段表演,就是整个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我个人觉得最好的一场。
并且所有熟悉周奇墨表演的人都说线下才是他的舞台,最牛的是他的个人专场。于是我就很期待他的个人专场,也很荣幸地接到周奇墨的邀请。但周奇墨个人专场的日子还不知道啥时候能有,于是我决定今晚就去看单立人的线下演出了。
时隔五年,我又要去线下看脱口秀了。
上篇: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会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