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睿智的人,越少言寡语?心理学的答案出乎意料

以前我们会觉得,一个越有能力的人,在人前说话的时候才越会有底气,去大谈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意见。遇到这样的人,我们会很自然地退到角落里,去听取他们的意见,被他们的想法左右。

当我们看过了许多人,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之后,才发现以前的这种想法其实很片面。就好似坐井观天一般,只用那么几个人,就把所有人都归类了。

真正有智慧的人,并不是那种喜欢热闹,遇到事情就爱抢先发表意见的人。看过了很多人,很多事,才会真正明白,原来越是睿智的人,越是少言寡语。

就如鲁迅所说那般:“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不管是哪种情绪,沉默才是最高级别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会害怕孤独,总觉得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是最难受的。于是,他们费尽心思融入到别人的世界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观点,以此来让别人觉得他是一个聪明的人,一个值得去交往的人。

只是,一个人说的话越多,犯错的几率就会越大。过多的言语,只会让一个人思考的时间变少,甚至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有思考过,有些话便说出了口。

那些不缜密的言论,是很容易被人攻破的。只想着靠言语的多少去征服别人,其实是一种很愚蠢的想法。

聪明的人都明白,言语,在精,而不在多。

即使你说得再多,若是难以让人信服,那些话也不过是浪费口舌罢了,反而会让人反感。你想要得到的东西,反而会因为你的言论而失去,甚至失去的更多。

与其去说太多的废话,倒不如选择沉默,这样反而让人看不透你的心思。

蒙田说过:“沉默较之言不由衷的话更有益于社交。”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一段关系的好坏并不在于他们之间有多少话,而是在于他们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

你以为可以靠着漂亮的言语去让对方产生好感,让他交付出自己的真心,却不知时间是一个很好的见证者。不管你藏着什么心思,只要用了语言去表达一切,便能很快让人看清你的心思,或者是看清你的言不由衷。

没有一颗真心加持的关系,迟早是会分裂的。

一个睿智的人,在与人相处时,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他们会通过言语去看清别人的心思,同样也会选择少言寡语,不奉承,不敷衍。在没有想好要说什么的时候,他们会选择沉默,而不是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沉默,并不是不会表达,而是会去思考,如何才能表达得更好。

曾克说:“沉默的人,往往是最会细密地发现和思考问题的人。”

当我们处于热闹之中,并且去迎合这种热闹的时候,我们在意的不过是那些言语的表面,从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因为太过着急去表达,也就少了很多原本可以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很多事实的真相,并不是我们一眼就能看到的,一个不懂得思考的人,便也没有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有的不过是跟别人一样的想法。

一个睿智的人,又怎么会跟常人一般,凡事只看到表面上的现象呢?他们会利用沉默的时间去思考,去学会,去领悟。

也只有在这样的时间里,他们才能更好地去成长,去积累一些宝贵的经验,对自己的人生也会更加有益处。

很多时候,有些人常常会把那些少言寡语的人,说成是一个不会表达,情商低的人。然而事实恰好相反,少言寡语的人,并非是不懂得如何去表达,而是希望经过思考之后,去找到一个更好的表达方式。这样的人,反而是一个睿智,情商高的人。

靳以说过:“沉默不是屈服,沉默也不是顺从,沉默是看不见的力量,听不出的声音。”

别以为那个少言寡语的人,就是在顺从别人的想法,顺从别人的观点。或许在外人看来,这样的人很好欺负,没有什么好的观点,更没有什么能力。

往往这样想的人,其实正好说明了他是一个愚蠢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只看得到事情的表面,不会去思考更深层次的意思。

一个习惯少言寡语的人,他们会在沉默中去思考,去反省,去学习。而后慢慢地变得更睿智,也会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很多时候他们会选择沉默,只是不想去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去敷衍别人罢了。与其去讨好别人,不如把时间花在自己身上,让自己变得更强。

就如雪莱所说:“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

一个睿智的人,就如同那沉默的深水,有底气,有能力,有思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