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 海南省将全面推进智能电网综合示范省建设
1月16日上午,海南省新闻办举行海南“十三五”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系列之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五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
海南“十三五”构筑“全光网省”
全省累计建成5G逻辑基站10823个
“十三五”期间,我省光网总投资约213亿,总体实现全省城乡光纤宽带和高速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大幅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明显提升了用户上网体验,光网建设水平取得跨越式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省持续推进互联网出省带宽、城域网出口带宽、CDN等骨干网络带宽建设扩容。互联网出省带宽从2015年初的960Gb/s扩容至2020年底的7260Gb/s,增长了7.5倍,省内城域网带宽扩容至15270Gb/s,CDN网络骨干带宽从无到有,已达到400Gb/s,IDC机房达到1.9万平方米。新增一条72芯出省海底光缆建设,出省传输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发布会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崔淑田表示,“十三五”期间,我省启动了国际海缆、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和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即将实现我省国际海缆“零”的突破,推动与海南自贸港高标准建设相适应的国际通信服务设施发展。
据介绍,在2017年我省就实现了各市县城区和2500多个行政村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我省全面推进城镇千兆小区和自然村光纤宽带建设。截至2020年底,建成城市千兆光纤宽带网络端口60多万个,20户以上自然村基本实现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
根据中国宽带发展联盟发布的网速报告,我省全国宽带网速排名由2015年初的第30名,已经提升到了全国第9名。与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的“到2020年,全国行政村通光缆比例超过98%、4G覆盖率超过98%”目标相比,我省乡村地区光网建设无论从覆盖范围还是网络质量均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有力支撑了全省脱贫攻坚战的顺利实施。
5G是新基建的领头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5G网络建设应用。我省是全国第一批开展5G网络规模化试点建设的地区。5G应用试点展示成为了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的“网红”项目。
2019年6月,国家正式发布5G牌照后,我省专门出台了加快5G网络建设的政策措施,当年建成开通5G基站1207个,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县通5G”。2020年,我省超常规推进5G网络建设,免费开放公共设施资源,支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合作共建5G基站。
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建成5G逻辑基站10823个,基本实现海口、三亚主城区室外覆盖、其他市县城区热点覆盖、5G应用项目区域全覆盖。
2020年,我省已实施海航技术5G+AR辅助机务维护、海南炼化5G专网一期等35个5G示范应用项目,首次组织参加了全国“绽放杯”5G应用大赛,并获得了3个专题赛一等奖、2个总决赛三等奖的佳绩。南海博物馆5G创新应用项目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基于5G物联网的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程、省人民医院5G智慧医院等重点项目正加速推进。
崔淑田说,“十四五”期间,我省还将继续加大光网提质升级建设力度,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光纤和5G网络建设,进一步提升国际化通信服务能力,加快电信业务开放力度,全面支撑和带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海南电网建设基本实现“脱胎换骨”——
到2025年重点园区年停电时间要降至5分钟
“十三五”期间,我省全面推动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开展电网提质升级,截至2020年底,海南全省装机986万千瓦,较2015年的671万千瓦上升47%,彻底根治了困扰海南多年的电源性缺电问题。
“十三五”时期,海南电力装机明显提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电源建设全面提升,先后投产了昌江核电一期、文昌气电、琼中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
2020年我省全社会用电量约362亿千瓦时,统调发电量约312亿千瓦时,较2015年分别提高34%,37%。
“十三五”时期,海南电网建设基本实现“脱胎换骨”,我省共投资约286亿元建设海南电网,积极推进全国首个智能电网示范省建设、跨海联网二回项目投产,电网通过双回500千伏线路连接大陆电网。
我省还积极开展海南电网升级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全省供电可靠率和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省年户均停电时间由2015年的48小时下降至2020年的约13小时,海口、三亚中心城区户均停电时间由2015年的11.65小时下降至2020年的约1小时。
“十三五”时期,我省清洁电力快速发展,基本建成多元化、清洁化电力供应体系.“十三五”期间新增装机315万千瓦,均为清洁能源装机,关停了27.6万千瓦煤电机组。
目前,全省清洁能源装机约662万千瓦,占全省装机的67%,较2015年提升约23个百分点。2020年,煤、核、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统调发电量比重分别为47%、31%、9%和13%,清洁电源发电量占统调发电量比重为53%。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颜人才表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全面推进智能电网综合示范省建设。继续按照“75111”思路推进智能电网综合示范省建设,加快构建500千伏主网架、强化220千伏输电网,打造海岛环形坚强主网。
同时,我省还将积极构建灵活可靠的城市配电网,加快建成现代农村电网,全面提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并选择重点区域建设智能电网综合示范项目;供电可靠性、“获得电力”等电力营商环境核心指标达到全国一流。到2025年,全省户均停电时间力争降至3.5小时,重点园区降至5分钟。
我省环岛天然气长输管网形成闭环,覆盖沿海12个市县
“十四五”将规划建设“田字型”输气主干管网
“十三五”期间,环岛天然气长输管网文昌-琼海-三亚建成,标志着我省环岛天然气长输管网真正形成闭环,覆盖了沿海12个市县。
“十三五期间,在气网建设方面,我省东方13-2气田正式投产,陵水17-2气田建设也接近尾声,预计2021年7月投产。全省已建成洋浦和澄迈LNG接收站,建成输油管道187公里和14个储备油品库,总库容约1100万立方米,油气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同时,我省积极推进燃气下乡“气代柴薪”工作,建成覆盖19个市县城镇燃气管网4713公里。目前,我省城市地区燃气普及率96.9%,农村地区燃气普及率95.13%。
发布会上,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颜人才表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全面推进“气化海南”建设,努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积极推动陵水17-2、东方13-2等气田资源的利用。
同时规划建设“田字型”输气主干管网,推动天然气管道向中部市县延伸,推进“县县通”管道建设。大幅提高全省天然气普及率,基本实现城乡地区燃气全覆盖。
此外,我省还将积极推进琼粤天然气管线工程,实现海南和内陆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加快推进“气代柴薪”、船改气、车改气工作;分层分级完善天然气储运体系,提升油气接纳和仓储能力。
“十三五”海南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约980亿元
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超4万公里
“十三五”期间,我省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约980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倍,交通投资创历史新高,为建省以来最高水平。
至“十三五”期末,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超4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254公里,公路网密度由“十二五”末的79.2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118.5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提升至3.7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拥有港口生产性泊位148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78个。
发布会上,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李志强说,“十三五”时期,我省投入约360亿元,大规模开展贫困地区骨干通道建设,完成了五指山、保亭、白沙等贫困市县通高速公路任务;投入200亿元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窄路面拓宽工程、县道改造工程、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农村公路桥梁建设及危桥改造工程、旅游资源路工程等“农村公路六大工程”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具备条件的自然村100%通硬化路,100%解决农村公路安全防护问题;提前一年完成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和100%通客车”的“两通”任务。有力支撑服务全省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
“十三五”时期,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积极服务自贸港建设,改革创新成效显著,交通运输改革纵深推进,进一步完善了交通建设管理体制。完成了港口资源整合,实现了琼州海峡南岸轮渡码头一体化整合,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取得重要进展。
同时,我省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与养护体制改革,完成省管县道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工作;积极推进旅游客运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旅游交通同城化管理;并积极争取民航局政策支持,海南成为全国唯一同时主动开放第三、四、五、七航权和中途分程权的省份,为国内航权对外开放的最高水平。
此外,我省还创新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建设“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积极探索邮轮游艇制度创新,邮轮海上游航线试点政策落地实施。
这五年,海南大力推进“五路”建设,有力支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万洋高速被列为全国绿色公路建设首批典型示范工程;“十三五”末,全省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型比率分别达到82.3%和92.8%。
“十三五”时期,我省还积极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岛内所有市县实现公交化,三亚列入国家公交都市创建示范城市,海口开通国内第一条利用高铁开行的市郊列车。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岛内所有市县均达3A级,4A级以上占比提升至89%,东方市入选交通运输部首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名单。完成公路水路联网售票系统建设,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实现二级客运站全覆盖,琼州海峡实现粤桂琼三省联网售票,公众足不出户即可购票,出行体验感进一步提升。
李志强说,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将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加快构建海南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交通强国建设先行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
“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落实水务投资521亿元
我省海岛型骨干水网已初具规模
“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落实水务投资521亿元,年均104亿元,较“十二五”增长130%,在促进扩大有效投资、保障改善民生、增强水旱灾害能力防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布会上,省水务厅副厅长冯云飞说,水网是我省“五网”基础设施之一,2019年7月省政府正式批复了《海南水网建设规划》,要求着力打造集工程网、管理网、信息网、生态网于一体的协调均衡水网,实现全岛水资源“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经过一年多努力,我省多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设,海岛型骨干水网初具规模。
据悉,2020年是我省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完工数量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南渡江引水工程正式通水,红岭灌区工程基本完工,五指山新春水库提前一年下闸蓄水。
同时,迈湾、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和南繁基地(乐东、三亚片)水利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并完成年度投资约27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3个项目建成后,远期可增加年供水量4.8亿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7万亩,将南繁基地核心区18.8万亩灌溉用水保证率提高到90%以上。
此外,琼西北供水工程、海口市龙塘大坝枢纽改造工程、昌化江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项目纳入国家新一轮150项重大水利工程范围,正在进一步深化前期工作,项目建设形成梯次接续格局。
冯云飞说,“十四五”期间,我省水网建设将聚焦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推动建设完善海岛型水利设施网络,建设绿色智慧水网,完善城乡供水、防洪、水生态保护修复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水务治理现代化水平,为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贸港提供有力水务支撑。
据悉,“十四五”我省水网建设将重点在四个方面:一是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继续推进迈湾等在建重大工程建设,深入做好后续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完善水网骨干工程体系。
二是增强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提升供水品质。大力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以问题为导向,以市县为单元,进一步优化农村供水工程格局,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延伸、新建规模化供水工程和规范化小型供水工程、加强工程运行管护等措施,整体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三是推动现代化灌区建设。完善南繁基地水利设施,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进一步提升水利基础设施服务农业发展的水平。
四是加强江河防洪防潮工程建设。推进江东新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重点区域防洪(潮)工程建设,完善主要江河和重要城镇超标洪水防御预案、流域和区域水工程联合调度等非工程措施,消除风险隐患,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