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文明(一):文明之源
什么是文明?
文明一词源于拉丁语,在拉丁语中有两个词可以看成是“文明”一词的前身:civilit(城邦国家)和civilis(城邦中有组织和法制的市民生活),可见“文明”一词最初同城邦密切相关。
度娘上说:“文明,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等。”。但,每当需要对某一个文明做精确定义时,这又变成了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一个社会是否真的必须符合上面的标准才能被看成真正的文明,这似乎又很难达成一致意见。
目前从发掘的考古资料来看,每一个文明都是产生于独特的物质和机制的不同历史进程的结果。这种复杂体是无法通过建立唯一的所有文明都必须具备的具体特质组合而能有效定义的。文明的有效特征必须存在于由社会、经济、政治机制,以及与其相关的知识和信仰的框架中。
早期文明会有一些共同特征:
农业成熟;
家畜饲养;
出现大型聚落,并能够容纳5000名以上的居住者;
通过剩余生产力支持社会分工,如:农业、手工业、商人、官吏和祭司等,并且都是全职人员;
出现高端手工制品;
农民、手工业者、统治者构成一个社会,政治权力集中在少数统治阶级手中;
统治者拥有奢侈的生活方式,并且与被统治者区分开来;
直接生产者将生产剩余贡献给神灵、祭司或领导者;
建造形成系统的纪念性礼仪建筑或需要大量劳力、物力的工程;
社会的稳定性通过各种祭祀活动完善并予以表达;
文字的出现,无论是纯象形文字还是表形/表音的双料文字等等。
在这些定义文明的标志中,文字的出现不得不做出某些调整,至少在中国早期的良渚文明和南美洲的安第斯文明中它都没有出现,但这两个文明凭借其自身的实力都进入了成熟的文明阶段。更何况在早期文明中,文字的记录即不全面,也不公正。仅反映了机构、官僚和少数统治阶级的兴趣,观念。就算提及到农民与手工业者,也是一种由上至下俯视的视角。而,一个有文字的民族拥有强大的文明优势,并对无字民族产生巨大压力、它占领、统治、兼并、同化,甚至摧毁后者,这种惯性思维是不足为据的。因为,通过这两个文明我们看到是否有文字在社会、经济和政治复杂性的整体程度上并没有明显差异。
最近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赵林先生撰写的《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他是这么说的:
“最早的文明体系都是从定居的农耕生活方式中产生出来的,就此而言,只有在那些采取了定居的农耕生活的地区和人群中才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社会…如果说定居的农耕生活(以及永久性的灌溉系统)构成了文明发生的物质基础,那么围绕着一个庙宇中心而定期举行的宗教祭祀活动则构成了文明发生的精神基础。城市最初就是人们聚集在一起举行宗教崇拜的地方,它是在祭祀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它的中心就是庙宇。最早的国家管理人员的祭司集团,最早的文字也是由宗教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出来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是孕育文明的精神温床。”
虽然这段话是他为旧大陆所下的“文明”定义,倒很贴切的形容了南美洲的安第斯文明。
安第斯文明的崛起
什么是安第斯文明?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说一下美洲。美洲这个词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它的命名是为了纪念意大利一位名叫亚美利哥·维斯普奇的航海家。美洲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南部和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
安第斯文明是1532年西班牙人侵略印加帝国前,存在于南美洲安第斯高原及太平洋沿岸一带的土著文明群,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文明起源地区之一。它是一个离我们很遥远,与其他文明隔绝,独立且独特的文明;一个被认为是由文化统一的时代及因地域而形成的文化分立的时代相交错组成的一个伟大文明。它的生活范围以今秘鲁境内的库斯科盆地,及秘鲁、玻利维亚交界的的喀喀湖为中心,包括秘鲁, 玻利维亚、厄瓜多尔、阿根廷和智利的部分地区,习惯上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亚区。
安第斯地区在一片有着丰富的自然及地貌多样性的土地上。被称为“南美洲脊梁”的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大陆西部,范围从巴拿马一直到智利,全长8900公里,平均海拔3660米,最高峰位于阿根廷境内的主山峰——阿空加瓜山,海拔6962米,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死火山;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大船可通航的湖泊——的的喀喀湖,的的喀喀湖的名称来源于当地人的语言,指“美洲豹的山崖”,海拔3812米,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还有占据国土面积一半以上的亚马逊雨林等等。
安第斯地区还是地球上矿产最丰富的地区,蕴藏着大量Cu、Sn、Ag 、Au、Hg等资源。智利的铜矿、秘鲁的银矿、玻利维亚的锡矿在近现代都居世界各国之首,拥有产生冶金技术的自然资源条件。
美洲最早的居民从何而来?
由于迄今为止在美洲没有发现猿人的足迹,所以美洲最早的居民并不是土生的,而是从其他大陆迁徙而来。学者们曾有多种猜测:
远东地区的蒙古人与高加索人;
澳大利亚人;
大西洋神秘岛屿“亚特兰蒂斯岛”居民的后裔;
以色利人后代的一支
印度人;
埃及人;
虽然考古学家还不能十分肯定首次迁徙发生的时间,但综合人类学、考古学、地质学的研究分析,已基本确认美洲地区最早的居民是大约1.8万年前到1.5万年前之间的某个时间,横跨西伯利亚,穿过白令海峡并由北向南不断迁徙的亚洲淡黄人种和蒙古利亚种人,他们以颧骨高凸、头发硬直粗黑、脸上和身上汗毛稀疏为特征。微生物学家对这两组人群的DNA抽样测定的比对研究也证明了这一推断,因为只有蒙古人的四类变体基因与美洲土著人的四种原始体基因完全一致。不过,在墨西哥的瓦尔塞基罗发现了2.1万前的石器,所以目前对于亚洲人移民美洲的时间,似乎有提早的倾向。不知道他们当时是真心想移民美洲,还是仅仅为了追捕大型猎物到了这里。
具体这些移民是如何穿越白令海峡到达南美洲的呢?专家推测,在上一个冰河期末期,即200万年—1万年前,由于威斯康星冰川后退的作用,海水下降了140米,使亚洲东北角与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之间的白令海峡很长时间形成了一座宽约400米的大陆桥。如此大的桥,也可以称其为新的次大陆。其后,一部分移民可能是为了寻找新的狩猎场地,又用极其缓慢的速度由北向南在美洲大陆上迁移,经过墨西哥和中美洲,穿越巴拿马地峡,终于在距今1.2万年左右进入南美洲。这部分移民组成小集团,装备了粗糙的长矛和石制工具,住山洞、岩穴,过着以打猎和采集为生的群居生活。
移民和移民的后代们在安第斯地区这片辽阔的新大陆上,与其他文明互相隔绝,同时发展,经过远古时期、成长时期、区域发展时期、列国时期,最终创建了美洲三大文明之一——印加帝国。
安第斯文明之源
普遍认为,安第斯文明之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考古发现公元前1万年,在秘鲁南部塔卡纳城附近的米哥利亚山口上的岩雕,刻有持弓箭的人像及动物等,这是目前已知的南美洲最早人类遗迹。在安第斯文明别的地区还发现了石刻、骨刻和木制的工具,动物的毛皮和绳索等物品,太平洋沿岸部分地区已开始种植南瓜。
在秘鲁首都利马以南60公里的帕洛马,有一处距今8000年前的村落遗址,考古出土了房屋、仓库、石器工具和原始墓葬等。说明安第斯人不再单纯依靠打猎来取得食物,而是开始储存食物,并且定居下来从事经常性的定期工作。从时而长期挨饿,时而大吃一顿,转成为定时用餐。
在公元前8000年至3000年间,安第斯地区驯化了羊驼、骆马。它们性情温顺,不挑食,不容易死亡,易于饲养。人工种植各种植物,如玉米、马铃薯、豆类、花生、藜麦、棉花等,并掌握了选种技术。在发现新大陆以前,这些种植的植物没有一种是在东半球培植的,这证明东西两半球的农业各有其独立的起源。同时大量族群沿太平洋海岸的安第斯山脉西部定居,那里有很丰富的海鲜,不仅有鱼类,还有蛤和贻贝,他们通过制作植物纤维纺织大网进行捕捞。
羊驼
在南美洲,安第斯人可供驯养的动物极少,只有二种:羊驼、骆马。羊驼作为美洲唯一一种本土产的负重动物,可以负重数百斤在海拔3500米到5000米的高原山地上跋涉。同时,它是当地人毛与肉的重要来源。
来!脑补一下石板烤羊驼肉、羊驼肉烤串、酱爆羊驼肉、还有羊驼汉堡。
美洲羊驼分为两种:一种叫大羊驼,多处于家养状态,平时放牧在高山上,定期驱赶下山剪驼毛。这种羊驼毛层厚,驼毛富有弹性,是纺织品的上等原料。有专家曾试图在拉丁美洲平原和欧洲、澳洲大量繁殖,结果都失败了。另一种叫小羊驼,它的毛比普通羊驼的毛长得多,有的直接拖地,且细如茧丝,柔如羽毛,是驼毛中的姣姣者。
羊驼对安第斯人的重要价值还体现在它们的珍贵程度仅次于活人的祭品这一点上。
相比别的洲,为什么美洲可供驯养的动物如此之少?《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美国演化生物学家、生理学家、生物地理学家以及非小说类作家贾雷德·戴蒙德在全面研究之后推测:动物驯养和植物栽培更易于沿东西分布方向传播,因为相同的纬度意味着相近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而美洲大陆的主轴是南北分布,传播会比较困难,导致其驯化的动物和农业活动传播较慢。
物质文明
虽然在安第斯文明中没有文字、没有货币、没有车轮,没有拉车的动物、没有钢和铁,然其擅农耕、采捕、拥有雄伟的建筑、多彩的陶器、熟练的冶金技术、高超的纺织技术,以及对海洋资源的充分利用。例如:有若干形式的集约农业,灌溉、梯田。建造梯田主要目的是为了创造能够充分利用的耕地,并且梯田可以防止土壤和水份的流失。在每个不同的生态区,构筑梯田的地形极为复杂。但不管采用哪种农业制度,在任何早期文明中70%—90%的生产力都投入在农业中。
不过,考古学家在安第斯地区文明诞生的时期和过程方面存在诸多争议。一种理论认为,公元前3600年靠沿海捕鱼为生的安第斯人逐渐向内陆迁徙,而大海的恩惠是早期安第斯文明兴起的关键;另一种理论正好相反,根据秘鲁内陆发现的各种野生作物和种植作物遗迹认为,大约公元前2500年,农业在高原社会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特殊而巨大的作用。而在此问题上,安第斯文明究竟源自玉米作物,还是马铃薯和豆类作物,学界至今尚无统一说法。安第斯文明的复杂社会具体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到底是海洋还是内陆发挥了更主要的作用,这些问题引导着考古学家们重新思考文明本身的特性。
安第斯地区的陶器具有强烈的实用目的。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意识的不同,这个地区的陶器造型和图案大多以人物、动物形象、几何纹为主。
安第斯地区的工匠很早就已经掌握了冶金技术,大多数精致的黄金制品都是用金块或金铜合金捶打成金片后制成的。他们采用一种被称为“退火”的方法,先把捶打后的金片放在火上加热,再浸入水中冷却,然后继续捶打。反复多次,金属就会达到所需的厚度,可以把其切割、弯曲、雕刻或压模,最后制成所需要的器物。近几十年安第斯地区冶金考古表明,这个地区存在着两个冶金技术中心。其一:以秘鲁北部为中心的中、北安第斯砷铜技术区,以冶炼、锻造砷铜为主;其二:玻利维亚——智利——秘鲁边境到阿根廷西北高地的南安第斯青铜技术区,以冶炼、铸造青铜为主。在中、北安第斯地区还大量使用合金,发明了表面金银化处理技术。
在世界冶金史上关于铜的冶炼一般都经过了自然铜——红铜——砷铜——青铜,这个独立完整的技术发展历程。而在安第斯地区所发现的砷铜技术并不是冶铜技术的源头,如果需要认定其是一个独立发展出冶金技术的地区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
安第斯地区的纺织品,从地域分大致可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中部地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海岸地区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安第斯人擅长使用动植物纤维,尤其以羊驼毛与纺成细纱的棉质纤维所制成的轻便物品,如各种华丽的锦缎、花毯,薄纱,复杂的双层布等。在技术上形成了缀织、罗、绫、纹织、绘染、扎染、蜡染、刺绣等工艺。其中刺绣针法极为细密,在每一针上只包裹着布上的一根纱线。
使用的纺织工具却极其简单,在纺纱时操作者一只手臂挟着一根木棍,上面放一团已被梳理和抖松的棉花或绵毛纤维,然后从棉团中抽出一段纤维缚在一个纺锤上,纺锤下垂,使之急速旋转,把纤维捻成纱线,而所用的纺锤不过是另一根一端较重的木棒。纺织工匠在安第斯地区十分受人尊敬,因为制作精良的纺织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精神意义。
精神文明
安第斯人的世界观是建立于宇宙统一性框架之内的二元论。二元论是一种相互的原则,也是一切秩序的基础。这与安第斯地区的自然环境鲜明差别有关,沙漠与丛林、高山与沿海、降雨与干旱、闷热与苦寒十分明显。与安第斯人相关的各种题材上常常可见同时存在的二元对立面,如光与影、日与月、男与女、生与死、人与神、金与银、写实与抽象等等。这些成对的互补物,用图案、不同的材料或艺术元素来表现。
安第斯人十分强调“无我”,他们从不同的社会组织中获得身份认同,个人没有独立的地位。并且认为婴儿的降生是父母和神灵共同的作用,父亲给予骨骼,母亲给予肉血。而安第斯男人只有当有了孙辈时才算完全“长大”,这很显然是为了使家庭团结的一种手段。
在西班牙殖民者踏上之前,安第斯每个自然划分地区的居民都生活在相对隔绝状态的时期。
安第斯文明的落幕
“可诅咒的黄金欲,人心在你的趋势下什么事干不出来呢?”,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写道。黄金与白银象征着地位、财富和权势,驱使着西班牙人满世界寻找传说中的“黄金国”。16世纪初,当西班牙殖民者踏上了今天被称为秘鲁的土地,由于生产力水平和制度的双重劣势,安第斯地区上辉煌的印加帝国被迅速征服。从1531年到1533年,将近22吨黄金和白银的秘鲁贵金属工艺品,被西班牙征服者运回本国,熔成了金银条。直到今天,人们仍在使用这些金银条,成为支撑着现代经济体系的黄金储备。
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在榨取美洲财富的基础上,进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美洲金银的流入和价格革命的发生,为欧洲的资本主义获利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使西欧通过殖民地和海外贸易向世界工业生产中心转变,导致世界市场和世界分工的初步形成。这也是拉美后来边缘化、依附性发展的早期症结所在。
从1533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到1821年,安第斯地区被统治了近三百年的殖民地历史才宣告结束。
安第斯文明展
从去年九月到现在,山西博物院、天津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巡展了秘鲁11家知名博物馆收藏的历年重要考古出土文物,这157件(组)远渡重洋而来的代表性文物是南美洲安第斯文明在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展出,系统展现了安第斯文明的发展历程。主要分成四个单元:复杂社会的形成;地方文化的多样性;跨区域政治体系诞生;最后的帝国。
上个月,我在天津博物馆看完《安第斯文明特展:探寻印加帝国的起源》后,觉得这个颇有意思的文明值得详细介绍。于是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整理了六万多字,组成一个系列。分为:
多孔陶器晚期
库比斯尼克文化
查文文化
帕拉卡斯文化
纳斯卡文化
雷瓜伊文化
加伊纳索文化
莫切文化
迪亚瓦纳科文化
普卡拉文化
瓦里文化
西坎文化
契穆王国
昌凯文化
印加帝国
希望能给后面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2020年6月25日——至9月15日)参观展览的朋友们提供更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