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这一对姐妹花,先后嫁给了两个皇帝,最后都跟随皇帝而死

唐朝时期,有一对姐妹花先后入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的后宫,在两个皇帝驾崩后,都选择了随皇帝而死,去地下陪伴皇上。

这一对姐妹花,就是出身长城徐氏,礼部员外郎徐孝德的两个女儿,徐惠和妹妹,只是妹妹的名字已不可考。

01

徐惠少年成名,据说五岁就能诵《诗经》,八岁就能提笔做文章,长大后更是才华出众,又非常漂亮,唐太宗听说后就将她纳为才人。

徐惠十四岁入宫,进宫的时间比李世民期待的要晚一点,李世民就想要考一考这个女才子,故意生气的说:朕遣使召你已有数月,为何直至今日才到长安?

徐惠嫣然一笑,脱口一首诗就出来了: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大意是,一清早我就对镜梳妆,妆成后却又忍不住犹豫徘徊。美人千金难买一笑,君王一声招乎就想让我过来吗?

这首诗把一个少女期待见君,又要非常矜持的心态表达的淋漓尽致。就象现在的女孩子与男朋友约会,明明特别想要早一点见到,却故意梳妆打扮,或者本已到了地方,还要再磨蹭一会,要么恰好赶着点到,或者要晚一点到。

02

李世民非常喜欢她的机智与才情,封她为才人,之后屡屡召见、侍寝,一时间颇受李世民的宠爱。

徐惠虽然受唐太宗的宠爱,但是从不恃宠而骄,也不想因色侍君,而是继续勤于诗赋、文章,研究繁琐的宫廷礼仪,以使自己在任何时候,从不行差一步。

晚年的李世民不象刚当皇帝时,那么勤政爱民,而是喜欢巡游,也开始到处修建离宫别馆,大兴土木,有点开始劳民伤财了。

于是,徐惠上书劝谏皇帝减少忧幸,忠君体国。唐太宗接受了她的劝谏,认为她有后妃之德,晋升她为婕妤。

03

立了李治为太子后,李世民认为李治比较懦弱,军事才能一般,为了帮李治铲除后患,决定平灭高句丽。

公元644年,李世民御驾亲征,攻打高句丽,但是因为战略失误,铩羽而归。

李世民因征途劳累,在回程的路上,感染风寒,并且右腿生了脓疮,到达定州时,本想休息几天再走,而他头疼眩晕症状的风疾又复发了,不得已只得在这里养病。

皇帝在定州养病,需要嫔妃侍候,这件差事很自然的落到了正受宠的徐惠头上,由她亲自挑选嫔妃前来侍候皇上。

徐惠自然的选择了武媚娘,武媚娘就是在定州侍奉李世民时,与太子李治有了私情,这才有了之后李治救武媚娘出感业寺,封为昭仪,封为皇后,成为天后,成为太后,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从这种因果关系上说,徐惠是武媚娘的恩人,因为她的提点,给了武媚娘机会,使她有机会接近李治,这才有了后面的武昭仪,武皇后,天后,及至女皇。

徐惠为什么要提点武媚娘?

徐惠入宫后与武媚娘为邻,两个人相处中慢慢成了朋友,成了无话不说的姐妹。所以徐惠受宠成为婕妤后,总是找机会提点武媚娘,所以在这种时候,她怎么可能少得了好姐妹武媚娘呢?

04

李世民生病期间,徐惠精心照料,把皇帝照顾的妥妥帖贴,更衣换被、喂汤喂药全部亲力亲为。

徐惠不仅照顾李世民的身体,还照顾他的心情。

当时朝廷久征高句丽不下,李世民为了面子又不肯收兵,此时,刚好房玄龄死了,死前房玄龄写了一奏本劝谏皇帝收兵。徐惠趁此时机,再次劝谏李世民收兵。

李世民本已有点撤军的意思,现在房玄龄死了还不忘国家大事,徐惠也说了一大堆劝谏的话,于是李世民从善如流,收兵,不再攻打高句丽。

因为此事,李世民再次晋封徐惠为充容。

充容在唐朝的品级是正二品,而唐朝官职中六部尚书、中书令才是正三品,可见徐惠在后宫的地位很高了。

虽然有太医全心医治,有嫔妃精心照顾,李世民还是于公元649年驾崩。

徐惠在李世民生病期间精心照料,本已非常疲劳,李世民死后,她便一病不起,可是她却拒绝用药,执意随皇帝而去。

650年,徐惠因病而逝,年仅二十四,死后被追封贤妃,陪葬昭陵石室。

就这样,一个年轻的女子,用自己的生病诠释了对帝王的爱和对获宠圣恩的报答。

05

武媚娘与徐家的姐妹实在有缘,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中,她遇到了徐惠,受到了徐惠的照顾和提点。

唐太宗死后,武媚娘被李治从感业寺接入宫中,又遇见了徐惠的妹妹,她也被送进了唐高宗李治的后宫。

武媚娘被李治接入宫中,受到李治的宠爱,生下儿子李弘后,隐隐开始威胁中宫之位。为了保护外甥女的皇后地位,刘奭找了一个出身名门,才色俱佳的女子,时任沂州刺使徐孝德的次女,即李世民宠妃徐惠的亲妹妹。

徐惠之妹进入后宫,即被封为婕妤。

虽然被封为婕妤,偶而侍寝,但并没有受到李治的宠爱,因为那时李治的全部心思都在武媚娘身上,后来武媚娘干掉萧淑妃和王皇后,被封为皇后,把持后宫,谁敢往皇帝身边凑。

其实,武媚娘登上皇后之位后,李治的后宫已经形同虚设。

徐婕妤本来是被人送进宫来,分武媚天的宠,结果非但不受宠,而且时时被武媚娘看着,稍稍对李治有一点点心思,都要被武媚娘收拾,为了安全,徐婕妤只能谨守本分,安安分分的呆在自己的宫中。

直至公元683年,李治驾崩,徐婕妤一直在宫中苦熬着,没有一子半女。

李治死后,徐婕妤绝食七日而亡。

至此,徐家的又一位才华着著的女儿,随着皇帝去了。

06

俗话说:自古红颜多薄命。

也有俗语:慧极必伤,情深不寿。

徐家姐妹既聪慧,多才,又漂亮,她们或许是应了这两句俗语,年纪轻轻的去了,随着她们的帝王走了,随着她们的依靠走了。

因为她们早慧,早早的看透了后面的路,特别是皇帝死后,自己的处境,所以不如随着皇帝走了,还留下一个美名。

这或许就是徐家两姐妹的归宿,我们不能为她们殉葬式的死亡多说什么,但是还是为她们的死,感到惋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