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课堂实录:精答高考排序题》
我的一次课堂实录,讲排序题的做法,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没兴趣的可以忽略,呵呵。
师:请各位同学拿出我们月考的卷子,看第15题,这个题是2005年北京卷的第22题,这是一个语言运用题,比较简单的一个题目,但是我们做得很不好,两个班加一起只有二十几个人做对。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难吗?
生:难。
师(笑):难不难,咱先看看再说。
师(展示课件):在讲这个题之前呢,我做了一个课件,给它起了一个题目叫“精答”,这个精答是什么意思呢?不是精细地答,而是精明地答。什么叫精细地答,什么叫精明地答?有必要打个比方。咱们文科班的女同学比较多,女同学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是什么?
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吃东西、逛大街……
师:看来女同学的爱好不少,但是有一个是共同的,买衣服!
生:(笑)
师:女同学买衣服的时候应该都很精明,她们买衣服的时候会带上妈妈,直奔利客来的四楼,不会在别的楼层耽搁。到了四楼,要买的衣服会看得格外仔细:面料、款式、袖口,一个纤维丝都不会轻忽。而如果不精明的同学呢?进了利客来,迎面是肯德基,吸引了注意;一转身是手机柜台,看得眼花缭乱;再一转身,化妆品,又跑去调研一番。还没到服装柜台,商店打烊了……
生:(笑)
师:因此,要做到精明地答,必须克服“逛商店”的习惯。什么叫“逛商店”?就是毫无目的,纯自然地阅读。要记住:我们的任何考场行为,目的都要高度明确。而这目的,是由题目规定的,我们要培养“据题精答”的自觉意识。
师:那么具体到一道题目中,我们要如何做呢?我们一起来看这一道题。
把3个备选的句子分别填入方括号(只填序号),使下面这段景物描写语意连贯,画面完整。(3分)
到了德胜桥。[ ],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子,低着头,持着长细的竹竿钓那水里的小麦穗鱼。[ ],几只白鹭,静静立在绿荷丛中,幽美而残忍的,等候着劫夺来往的小鱼。北岸上一片绿瓦高阁,清摄政王的府邸,依旧存着天潢贵胄的尊严气象。[ ],池中的绿盖,摇成一片无可分割的绿浪,香柔柔的震荡着诗意。就是盲人也可以用嗅觉感到那荷塘的甜美,有眼的由不得要停住脚瞻览一回。
①一阵阵的南风,吹着岸上的垂杨
②西边一湾绿水,缓缓从净业湖向东流来
③桥东一片荷塘,岸际围着青青的芦苇
师:这是一道语言连贯的题目,但它的实质是两类信息交织与分割的问题。哪两类信息呢?简而言之,就是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重要信息是题目实质,次要信息是干扰假象。
师:我们先看3个备选句子。3个句子不太长,如果我让同学在10秒钟内牢记,同学们能不能做到?
生:不能。
师:这个老师也做不到。我们在考场上面对这道题目,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分割两类信息。那么,如果我们把备选句子化简为南风——吹着——垂杨 ‚绿水——流来,荷塘——围着——芦苇。那么如果现在再让同学在10秒钟内记住这8个词语,同学觉得有没有困难呢?
生:有点~~
师:好,如果大家还是觉得有困难,那么我们可以第二次分割两类信息,聚焦于3个词语:南风,绿水,荷塘。
师:我们看3个备选句子,印象必是模模糊糊的;但只看3个词语,印象就会分外鲜明。这就是我们说的“聚焦”:题目给我一个词,我就盯里面的一个字;题目给我一句话,我就盯里面的一个词。聚焦,绝不“散光”。
师:我们牢记3个词语南风,绿水,荷塘,进入语段。 任何考场行为,目的都是高度明确的。我们是为“南风,绿水,荷塘”,在语段内分别选定一个方括号。而哪个词语在方括号里恰当,需要语段内另一个词语提供根据。
语段一共6句话。第一句“到了德胜桥”毫无意义,因为句号已经隔断。关注句号,一句之内解决问题。“到了德胜桥”幸亏只有5个字,要是30个字呢?考场上,读它白费掉一分钟,而且可能形成干扰,造成失误。
师:第一个方括号应该选择哪个词语?带着明确的目的,我们能够发现方括号后面的词语是“两岸”。既为“两岸”,它的前面必然有“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河之不存,岸将焉附?备选的词语中有没有“河”?
生:有,“绿水”就是河。
师:对,第一个方括号里理所当然就应该选什么了?
生:②‚
师:我们这里就是采用的精明地答,是极大地提高答题速度的方式。这一句问题解决了,我们直接读下语句。这一句中的“青石、几个、赤足、小孩子、低着头、长细的竹竿、小麦穗鱼”等次要信息,作用就是干扰。
师:现在还剩下两个词语:南风,荷塘,答题目的依然高度明确,为他们选择根据。我们应该能看到第三局中的“绿荷丛中”,那它的前面必然有什么?
生:荷塘。
师:对,第二处括号内显然应该选填③,从阅卷中看到,同学错误最多的就是在第一处括号内选填③。这些同学是把“两岸”和“荷塘”做了错误的衔接;荷塘没有两岸,荷塘只有四面、周围。在模糊的认识里,“两岸”和“荷塘”似乎可以衔接;在精确认识里,“两岸”和“荷塘”是势不两立的——“两岸”这把钥匙,开不了“荷塘”这把锁。为什么很多同学不能精确?道理很简单,他们没有聚焦,他们的注意力,被周边许多次要信心分散掉了。
师:我们可以想象,有些精细而不精明的同学,还要仔细向后读:幽美、残忍、小雨、绿瓦高阁、府邸、尊严气象……请问,你做什么来了?逛商店吗?精细,没害处,但要在重要信息上认真;如果在次要信息上认真,那就对语文考试和语文备考有相当危害了。
师:现在还剩下一个词语“南风”,答题目的依然高度明确,为它选择根据。我们应能看到第5句中的“摇”,那它的前面自然应是“南风”,“南风”是“摇”的动力。第三处方括号内显然应该选填。我们同样可以想象,那些精细而不精明的同学,还要仔细向后读:绿浪、香柔柔、诗意、盲人、嗅觉 ……也不知道谁是“盲人”?——我们不能“乱花渐欲迷人眼”,必须“昨夜西风凋碧树”,把次要的信息一扫而光。
师:这道题目当然得有次要信息,如果没有次要信息,题目的难度就无法保证。给出的语段是6句话,要求填写的是3个语句。这就表明,语段中有3句话的作用就是干扰。我们去掉这3句话,再把3个备选句子变成3个词语,为这道题目变形,那就是另一种风景了。
[变形·2005年北京卷·22]为下列各句选择有确切根据、合理的描述对象。
A.[ ],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子,低着头,持着长细的竹竿钓那水里的小麦穗鱼。
B.[ ],几只白鹭,静静立在绿荷丛中,幽美而残忍的,等候着劫夺来往的小鱼。
C.[ ],池中的绿盖,摇成一片无可分割的绿浪,香柔柔的震荡着诗意。
①南风 ②绿水 ③荷塘
题目如果这样出,得分率应该能上升20个百分点。而A、B、C三个句子里对判断答案有正面意义的,实际只有3个词语。如果再去除次要信息,我们就触摸到题目考查的实质了。
[再变形·2005年北京卷·22·考查的实质] 连线,使左右词语在意义关联上合理。
南风 两岸
绿水 绿荷丛中
荷塘 摇
师:看到这个题目,很多同学都笑了,这不是我们小学做的题么,怎么跟高考题联系上了。其实这个题的答案就建立在6个词语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这6个词语,题目的答案就不确切,就没有权威性,就无法在大规模的笔答考试中使用,就无法再大规模的快速阅卷中被认可。但是显然,题目不能只考这6个词语。如果只考这6个词语,那得分率就将是百分之百,就无法实现高考区分、选拔的任务。这道题目我们做得很差,出现错误的同学,是因为这6个词语的关系把握不住吗?当然不是。他们纯粹是被次要信息迷了眼睛。答对的同学,在次要信息上耗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那就无法统计了。可这笔账一定是要算的。到哪里去算?到作文里去算。很多同学考场上该写作文而没有时间。为什么没有时间?原因一目了然:“逛商店”逛没了!这题逛逛,那题逛逛,哪里还有时间写作文?所以我们说,任何考场行为目的都要高度明确。而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是聚焦。
师:好,这是这一道题,那么下面我们再看一道类似的题目,这道题是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的第15题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师:好,下面时间,请同学根据我们上一个题我们所讲的,把本题的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区分开来,聚焦语句的关键词语。把每一句话的关键词找出来,然后根据词语将这六句话衔接起来。
这道题作为课后作业,希望同学们能够独立完成,仔细体会今天我们所讲的内容。注意培养“据题精答”的自觉意识。落实这种“自觉意识”有三个要点:第一、坚持动态比较,不死记术语教条。所谓比较,就是推敲、琢磨、斟酌,这是语文的基本思维方式。第二、关注句号,句读,聚焦重要信息。把一字一词读的习惯改成一句一句读的习惯。这样就能实现剔除次要信息,聚焦重要信息的根本任务。第三、进一步思维,加工转化重要信息。在高考题中,有些题目聚焦、提取重要信息,就是答案,这些题目相对比较简单。还有一些题目,例如诗歌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的简答题目、探究题目、眼神题目,需要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工,转化成为答案要点。
好,这就是这节课我想告诉大家的,时间到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