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开始,我们先来假设这样一个场景,某天,你在某平台上发现有一系列你颇感兴趣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需要你成为付费会员之后才能享受。于是你打开充值会员的面板,看到这样几个套餐:15元一个月的普通会员;128元一年的包年会员;10元首月,后续每月15元的自动续费会员。灵机一动的你想到,现有内容虽然支撑的了一个月的精彩,但是平台后续内容还能不能吸引我尚未可知,不如先用续费会员的福利开一个月再说。但原本计划在月底关闭续费会员的你,却很快就忘了这档子小事,等终于想起来的时候,平台已经悄然扣除你几个月的会员费了。但等到你决定关闭续费会员时,却总是找不到能快速取消的入口。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APP付费会员制消费调查报告》中显示,消费者对各种App付费会员制感到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App付(续)费套路多,主要集中在消费者“被自动续费”现象普遍,自动续费扣款前后提示不到位,取消自动续费步骤繁琐。这份报告中表明,包括腾讯视频及网易云音乐在内的17款应用自动续费未通知用户,而有16款应用在自动续费扣款前后均未通知用户。但其实用户对这些内容提供平台的不满,又岂止是在自动续费不通知上。以在线视频网站为例,此前就有不少网友反馈称,购买会员本是为了享受无广告的观影体验,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还出现了“会员专属广告”,号称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广告服务。当然这些所谓的“会员专属广告”通常还算收敛,往往是蜷缩在视频边角旮旯里。但是近期开始流行的“超前点播”,所激起的反响就更为激烈了,尤其是近期的热门大剧《庆余年》,更是凭借着“50元多看6集”的神操作引发了各方的众多讨论。用户都已经付费了,怎么这些内容网站还是不能为用户提供理想的内容服务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自动续费不通知只是为了让用户在不知不觉间付出更多费用,会员专属广告是为了做到付费会员与广告收益的“我全都要”,而至于超前点播,则更是赤裸裸地将“想看内容就给我更多钱”展现了出来。说到底,这些在用户看来严重骚扰了使用体验的手段,实际上都是为了满足平台实现更多收益的目的。为了挣钱其实并不不丢人,但是为什么这些平台却要采取如此复杂的手段,以及如此多的套路,最终还导致用户的大量不满呢?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归根到底还是“现有内容不足以支撑,质量不够优秀,无法吸引用户买单”。毕竟,主要仰赖付费会员收入的流媒体平台Netflix,就做到了凭借优质的内容让用户心甘情愿订阅付费,甚至连定价上调之后也没有造成用户量的流失。不过优质内容的背后则往往是惊人的投入,比如Netflix今年的年度大作,《爱尔兰人》的制作成本从一开始的1亿美元就一路飙升到了1.6亿美元。根据导演方面透露,成本超出的很大部分是用于一项使画面中演员“年轻”的CG技术,而之所以采取新技术则是因为剧中老演员觉得那种“往脸上贴点”的传统CG技术,会影响到其他演员的情绪和表现。就是这样对细节的精雕细琢,使得《爱尔兰人》不仅成为一部热门的网剧,更获得了学院派影评人的认可。如此“任性”的理由就已经由此产生了巨大的成本付出,如果将其放到国内的视频平台上又会作何取舍呢?当然,除了内容质量上的差别之外,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外界环境对于这些平台的压力。面对高昂的成本,Netflix也一度上调了会员费用,才维持住营收和盈利的上升。但是现如今杀出的Disney+,却是用低价策略一步步蚕食市场,这无疑会对Netflix现有的运营模式带来冲击。如果Netflix为了挽留用户下调会员费,面对高昂的成本恐怕也不得不采取其他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收益。而在国内市场也是同样的道理,三家平台之间对市场的争夺促使会员费不仅无法随成本增长而上调,甚至还会在各种活动中给予优惠或者免费。因此才有了爱奇艺的创始人兼CEO多次明示及暗示,会员“定价可能是过低了”。值得玩味的是,围绕着《庆余年》的“超前点播”,爱奇艺与腾讯视频这两家竞争对手之间并没有相互拆台,而是十分默契地共同启动了付费点播,这或许也从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其对于付费内容“涨价”的渴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基于目前的爆料,我们猜测了一下联发科的新款主控天玑1000L。
还在用很简单的密码?其实想要更安全并不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