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人熟悉的地名, 不熟悉的历史
丰山铸就“中华魂”
——记官桥镇丰山烈士陵园
在官桥镇政府驻地东北二公里处,有一座山叫丰山,山顶平坦,松柏参天。这里是一处烈士陵园,始建于1972年,是时任滕县副县长刘长胜发起创建。当时把全公社零散在各村土地上的48位烈士遗骨全部迁坟上山,然后遍植松柏,成为滕县第二烈士陵园。
1996年夏,我在官桥镇文化站任站长,和官桥镇中心中学副校长任世淦先生一道共同设计,四处筹款,在丰山顶中心靠前位置建立起一座丰碑。这座丰碑总高度6米、宽1米、厚0.6米,下面有五步台阶,上面有碑帽。碑的正面是“中华魂”三个大字,浮雕阳刻而成。由我国著名作家《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魏巍先生题写。碑的背面,铭刻着官桥籍的84位烈士,有他们的姓名、所在村、牺牲地点和时间。碑的东侧面,镌刻着丰碑筹建人员、捐资人员和建造时间,碑的西侧面,是一首五言《铸魂》诗,诗文如下:
《铸 魂》
青山埋忠骨,青史颂贤良。
桑梓多英烈,万世永流芳。
南宋苏子润,讨虏饮箭亡。
明季薛世杰,御倭殉海疆。
滕县保卫战,壮哉王铭章,
血肉筑长城,光荣台儿庄。
朱家双兄弟,抗日为国殇。
铁道好男儿,夜令军车撞。
泗田摸据点,大刀溅血浆。
金河破雕堡,粉身引爆响。
淮海硝烟尽,不见任团长。
征人誓不归,曾跨鸭绿江。
他乡五战士,尸骨葬此岗。
宁赴南国死,寸土岂可让。
崂山瀑洪急,石建成石像。
冰雪知松节,烈士炼金刚。
正气贯长虹,璨若日月光。
照我后来人,传统大发扬。
再铸民族魂,励志更图强。
在建立《中华魂》主碑的同时,还在烈士墓群前,为“一门双烈”抗日英雄朱维贞、朱维哲立碑三通,为最早舍身炸雕堡、董存瑞式的英雄陈金河烈士立碑一通,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崂山抢救落水青年而牺牲的石建烈士立碑一通,为八路军老团长、牺牲在淮海战役前线的任振甲烈士立碑一通,另有记录的日本侵略者在官桥地区所犯罪行和官桥人民英勇抗日杀敌事迹的“国魂、国耻”碑一通。同时,还将抗美援朝五位志愿军烈士的碑重新树立,使烈士陵园成为一处碑群。碑群后面有48个坟头,标志着48位烈士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撒尽热血,长眠在这里。遍布山顶的松柏,四季长青,松涛阵阵,为烈士默哀肃立,为烈士站岗守灵。
丰山烈士陵园建成之后,每年的清明节,官桥镇各中小学的师生、滕州五中的学生、驻官部队的官兵、镇机关部门的干部职工,都到这里祭扫烈士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进入21世纪,学校还请丰山碑群的创建人、已退休教师任世淦先生来这里,讲述他1997年退休后,利用十年时间调查日军侵略鲁南地区烧杀抢掠的罪行,讲述官桥丰山烈士陵园丰碑上革命先烈的故事。
丰山烈士陵园已列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语文课中、历史书中,我们知道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和近现代史上的英杰人物。你可能知道,历史上在南宋有一位“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南宋末年,也有一位抗金名将苏润,就是官桥镇东王宫人,他是为誓死守卫滕县城而殉难的,他的名字在明代就被记入《滕县志》。
你可能知道,明朝中期有一个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但是你不一定知道,戚继光的部下有一个总兵薛士杰,也是官桥人,是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中牺牲的,他的墓址在官桥车站前被称为“御祭林”的地方。
你可能知道,在解放战争后期1948年10月,有一个舍身炸雕堡的英雄董存瑞,但是你不一定知道,在解放战争初期的1945年11月,最早舍身炸雕堡的英雄,就是官桥镇前善庄的陈金河烈士。
你可能知道,在朝鲜战场上,有一个破冰抢救落水儿童而壮烈牺牲的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但是你不一定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崂山瀑布下有一个抢救落水青年而英勇献身的解放军战士石建,就是官桥镇后莱村人。
你可能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从枣庄、临城到微山湖上铁道游击队的故事,但是你不一定知道,就在津浦铁路官桥车站一带,敌后武工队在这里扒过铁路,炸过雕堡,颠覆过日本鬼子押运军火的列车。还有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外围阻击战就是在官桥车站打响。
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有近百名官桥籍烈士为国捐躯。据不完全统计,在八年的抗日战争和三年的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官桥籍烈士有50多人,在1951--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官桥籍烈士有13人;在1979--1985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官桥烈士有7人。因此说,官桥这块土地,是出人才的地方,是养育英雄的地方。
下面重点介绍官桥镇的几位烈士:
一、身经百战的英雄——任振家
任振家是我镇大康留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官桥一带最早成立了“抗日义勇军”,他历任地方抗日武装部队第四连长、独立营长。
抗日胜利后,任山东解放军八师副团长。就是他,带领连队,在刘村西头,对配有装甲汽车的100多名日伪军进行阻击,展开肉搏战,徒手拼夺日本鬼子军官的指挥刀。就是他,率领营队,在攻打微山欢城战斗中,连拔敌人九个据点。就是他,在抗日时期,带领所属地方武装,扒铁路,炸碉堡,割电线,威震敌胆,闻名鲁南。就是他,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过打阎村,打界河,打官桥,打滕县,身经百战,屡战屡胜。就是他,1948年随大军南下,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由于身心交瘁,不幸在前线指挥部突发脑溢血逝世。任振甲团长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病死疆场,一生战绩显赫,被载入“山东革命烈士英名录”。
二、舍身炸雕堡的英雄——陈金河
陈金河是我镇前善庄村人,出身在贫苦家庭,从小被舍到庙上当和尚,后逃出来跟人学铁匠。1939年,他毅然参加了八路军,被分配到机枪班,后被任命为机枪班班长。他是1945年冬八路军攻打柏山战斗中牺牲的,被誉为华东著名战斗英雄,也是我军最早舍身炸雕堡的烈士。
1945年11月初,国民党军发动内战,进攻我山东解放区,国民党19集团军陈大庆部进占了临城,并以一个营的兵力在临城东的柏山顶上安设了据点,借以控制临城至夏镇的交通大道和津浦铁路。为了保卫鲁南人民的胜利果实,我八路军“老八师”23团奉命拔掉柏山敌人的据点。战斗在一天晚上11点钟打响,激战4个多小时,歼敌大部,最后只剩下七八十个残兵败将,退缩到山头的一座大雕堡内负隅顽抗,固守待援。我一营二连战士,先后用炸药爆破和架云梯强攻,均未成功。天近黎明,临城敌人的增援部队和我军阻击部队接上了火,局势十分危急。就在这时,机枪班班长陈金河挺身而出,主动向连长要求炸掉敌堡,他摸起全连仅剩下的一颗快速手雷冲了上去,谁知拉雷的绳子被敌人炸断了。
这时团部传来第二道命令,敌人的援军迫近,如五分钟攻不下就立即撤出战斗。陈金河同志急了,他想,敌堡攻不下,一夜苦战的胜利将功亏一篑,伤亡的同志的血就要白流。这时,他把军帽摘下交给连长说:“我再去一趟,完不成任务不回来见你。”说着就向敌堡冲去,很快接近敌堡爬上台阶,他把手雷用肩膀抵在碉堡门上,随着传来一声巨响,战友们呼喊着穿过硝烟土雾,全歼了残敌。为了战斗的胜利,陈金河同志和敌人同归于尽。陈金河同志牺牲后,当时的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在一次干部会议上评价说:“陈金河同志是实际战争的领导者,是彻头彻尾的共产主义英雄。”为了表彰和纪念陈金河同志的英雄事迹,部队机关命名23团一营二连机枪班为“陈金河班”,他的牺牲地柏山被改名为“金河山”,并在柏山顶上为陈金河烈士砌墓立碑。每年的清明节,方圆十几里的学校师生都到那里去扫墓。
三、新时代舍已救人的英雄——石建
石建是官桥镇后莱村人,1984年10月参军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技术专科学校学习,1985年5月在崂山龙潭瀑为抢救人民群众而壮烈牺牲。
时间追溯到1985年5月4日下午1时,青岛市部队战士、学校学生、厂企单位的干部职工和游客200多人,组织庆五四联欢活动,被暴发了的山洪前后堵住, 当时,前方还是漫水桥, 可勉强通过, 石建看到游人处于危险境地,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奔腾的激流中,站在被洪水淹没的漫水桥上,跟战友等40多人联合搀扶游人,你接我传,将78名小学生、150多名游客安全送到对岸。突然,一股强大的洪流,把青岛服装厂16岁的女工李华卷下桥面。石建见此情景,转身从桥上跃入洪流,抓住李华猛推一把,拥上岸边,自己却被卷入山洪中央。石建顽强地划着水又去营救另一位工人于波时,被凶猛的洪水卷入乱石丛生的山涧。下午五点多,人们才在下游三块石头的夹缝中发现了烈士的遗体......一个人能在突发情况面前迅速做出救人反应见义勇为,是出于深植内心深处的善良本质和潜移默化的素质修养!
事后,海军航空部队党委批准石建同志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一等功,青岛市委市政府把石建烈士的骨灰安放在青岛烈士纪念馆,追认石建为“爱民模范”光荣称号。当地群众在石建牺牲的地方建立了石像雕塑永久纪念,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贺敬之为其题写了诗词。我们滕州人很多去青岛崂山旅游, 在山路上就能看到崂山龙潭瀑石崖上的石建烈士刻像, 却很少人知道他是老家滕州人。
我们重温这些烈士的事迹,就是不要忘记,我们的祖国有着多灾多难的过去。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里,在那枪林弹雨的年代里,全国有千千万万个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解放前仆后继,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而,他们的英名与日月同辉,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永载史册。他们已经凝聚成一座座丰碑,屹立在祖国的大地上,铭记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
我们今天重温这些烈士的事迹,就是不要忘记,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美好的明天正在招手。我们的祖国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历史的责任和担当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我们要继承先烈的遗志,热爱伟大的祖国,树立远大理想,懂得感恩惜福,热爱学习,珍惜光阴,增强本领,成为现代社会的有用之才,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去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来源清风明月工作室)
亮剑-中国军魂 北京室内男声合唱团 - 一听天下 中国热门电视剧歌曲集
都说千年大道走成河,一点不假,如今后掌大附近古驿道蜿蜒依稀可见,车马却早不知所踪,都绕走了沥青大路。不了解历史的,还只以为是个干河沟呢,。
都说岗头山前不见山,也一假不点,在我眼前,只见石坑不见山,岗头山历史上名头可真不小,传说故事三天三夜讲不完。
今见拆除石灰窑,不由想起从前村里养鱼养蚕,猪圈羊圈果树消毒,硬化地基,盖房砌墙,粉刷墙壁,处处离不开石灰。如今却渐行渐远。
三十年前我常来石灰窑,寻找石灰石内含的石筋烧化后凝结形成的翠绿石骨核。挑造型奇特的回家堆砌假山。妙不可言。因这,我从内心原谅了窑主当年过磅偷换秤砣,缺斤少两的德行。毕竟,石头烧成石灰,千锤百凿,用肋巴骨牵着,码窑装窑点火大不易,石灰石烧后重量还轻了近一半,一少半化作了白烟飞散。
现在的于谦擅长说相声,在明朝那时的于谦更会写诗,一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成了绝唱。语言平实质朴,毫无斧凿之痕,充满着一股凛然正气,诗品人品浑然一色,令后世肃然起敬。
爱屋及乌,我这半生对白灰也是肃然起敬。
个人认为,石灰烧制工艺不是发明的,是几千年前火堆加杂了石块,烧熟遇水粉化后,无意识掺土中,才发现能硬化地面。便以后刻意烧制了。什么西方率先使用了石灰,中国比他们晚了千年?只是没考古发现而巳。
谁率先学会了使用火,谁率先使用了石灰,这才是定理。弄的现在好象中国文明比西方文明起源早就不科学似的。
石灰石俗称青石,但不青,灰不溜秋的,真青石还真烧不出好石灰来,烧好的石灰石又分熟石灰和生石灰。
这三种东西经过了火烧水浸,其实早已不再是同一种物质,石灰石是碳酸钙,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咱老辈滴哪知道这两道工艺是两次化学反应也。会实践而不能理论,是中国几千年科技不能高速发展的瓶颈。现在齐头并进还不算晚,超英赶美也不再是口号。帝国基因始终存在。大东亚共荣圈,也只有中国才能带动起来。日本人当年算是让孙中山谭嗣同等人忽悠了,黄鼠狼子能驾辕子谁还买骡马?
看官以为我扯远了?没瞎扯,刚切主题呢。当年小日本还真为了大东亚共圈膨胀的不行不行的,弃岛登陆,想来大陆替姥爷家支撑门户,哪知道姥娘不疼舅舅不爱,没枪没炮,老俵们粪巴子铁锨顶门杠全操起来反抗。
抗日英雄于公、渠玉柏
日军侵占滕县后,滕县共产党组织组建了第一支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于公任队长,渠玉柏任指导员。在4月,抗日义勇队从羊庄出发,进至官桥岗头山附近埋伏。为打好第一战,于公化装成商人,在三圣阁与当地党组织秘密会面,了解清了敌情。在山下的公路上埋设了土造地雷。当天炸毁日军汽车一辆,毙伤敌兵3人。胜利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县,消除了民众思想上的“恐日症”,打破了日军不能惹、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此战时值台儿庄会战期间,有力配合了国民党军对日作战。
滕县保卫战永载史册,岗头山因地形复杂,石窑众多,近临官桥咽喉要道,这里的阻击战更是激烈到了白刃战,一个国军军官负重伤,不愿被俘,饮弹自杀。这个军官临终前一定吟唱了于谦的《石灰吟》才走的,和于谦一样的命运。几十年后才被承认,几百年后才会被子孙后世歌颂。
网络配图,侵删
我说的可不是故事,是真实发生在官桥镇石灰窑(滕州岗头山)附近的历史。
面子工程做的很好了,省俩钱,弄几个宣传简介牌,留几座石灰窑。让走过的路过的了解一下抗日历史,了解一下几千年的石灰烧制工艺。欣赏一下人工砌垒的石灰窑,就这么难吗?
官桥古迹
大康留天齐庙
大康留天齐庙,后称“奚公祠”。大殿三间,东西廊房各三间,庙地15亩。建于唐初,明、清均重修,庙碑六块,今存一块,字迹不辨。1934年建学堂时将东西屋拆除,今大殿尚存。庙门前有唐槐一棵,虽树干已空,仍长势旺盛。
大韩村观音庙
观音庙位于大韩村中间,大殿三间,供观音像。东西屋草房各三间,大门三间,庙地15亩。建于村西。庙碑六块,现存一块。每年正月初一有香火会一天。1950年活动终止。东西屋1960年拆掉,正殿尚存,1968年像毁。
北辛村关帝庙
北辛村关帝庙建于明初,前后大殿各三间,供关公、观音像。东西廊房12间,庙地12亩。庙碑6块,今存一块,为清乾隆年间重修。旧时每年正月初一有香火会一天,1951年庙址建学校。
前官庄三圣阁
三圣阁位于前官庄东头,建于清康熙年间,咸丰、光绪间均重修。大殿三间,东西屋各三间,大门一间,有庙地25亩。1966年毁像,改做生产队仓库。庙碑4块,现存一块为清咸丰间立石,其余三块被生产队打成牛槽石。
善庄观音庙
观音庙在善庄村内,建于明成化间,清咸丰间重修。大殿琉璃瓦建成,绚丽壮观。东西屋各三间,庙地18亩。原有庙碑7块。1952年建学校用房毁像。此庙1996年经村民重修,古碑六通复立。
大山口始祖庙
始祖庙座落在北官庄村东二龙山山脉(后称“罗汉山”)中间的向阳坡上,庙前有一条横穿东西的道路,当地民众呼其为“大山口”。据记载,该庙为元代所建,经历次重修,小有规模,有前殿后阁,东西廊房,原称始祖庙,阁楼上主奉伏羲女娲,因清代帝王倡导佛道合一,前殿供奉观音菩萨,东厢房为地母宫,西厢房为圣玄观,庙前排列有二十四孝图石刻碑。昔日,大山口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茂密,溪流淙淙,桃树、杏树、梨树满山遍野,像一座花果山,行人往还,莫不流连。此处堪称道教胜地,方圆几十里,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庙会更是盛况空前。
解放后一度破除迷信,清除了庙堂神像,将这里设为善庄小学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善庄、官庄两村又在这里办起集体副业。庙宇由于年久失修,渐至颓废。但一年一度的古庙会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2008年,大山口始祖庙被公布为滕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初,经有识之士倡议,发起了“保护名胜古迹,重修山口古庙”活动,通过民众捐资,将前殿后阁修葺一新,成为新的人文景点。
元代龙泉观
龙泉观位于薛国故城东北1里许,今官桥镇西王庄村南。
龙泉观始建年月无考,元代重修有证。“北有滕州龙泉寺,南有薛之龙泉观”,当时是一处比较驰名的道教圣地。据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载:“龙泉观在薛城东,创始无考。元时道人张志玉修葺复毁。大德间,李道古迁于薛城内东北隅,至元间重修,改名为'天庆宫’”。
龙泉观旧址原有碑碣一通,碑文曰:“天庆宫记”,系元代翰林院进士任择善(大康留人,礼部尚书任居敬之子)撰并书,“文革”期间此碑被毁,但碑额尚存,雕刻二龙盘头十分精湛,中间“重修龙泉观碑记”为任择善篆书。该碑额1993年被滕州市文化局调至滕国故城文公台碑林。
官桥天主教堂
天主堂坐落在官桥村中北首路东。1928年始建,1935年落成。礼拜堂15间,与后院西楼两间全系西式建筑。其余堂屋八间,南屋四间,西屋三间。大门向西冲大街,今尚存。官桥天主堂属兖州总教区领导下辖十余处小堂口。坐堂神父(主持人)德国人满恩礼,1928年冬因病去北京西山普照寺修养,卒后葬于普照寺,终年83岁。满卒后,由外国人侯神父主持,次后由官桥人渠志廉主持。1967年活动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