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手机净化青少年思想阵地
郭膺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19岁以下网民约为1.72亿人,而手机是青少年学生上网的重要渠道。日前举行的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为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更加科学的导向、更为多样的资源、更加灵活的方式。手机和作业、睡眠、读物、体质并列,并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相关联,可谓见微知著,立意深远。
手机管理与作业、睡眠、读物、体质等方面的管理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内在关联:中小学生写作业会用到的手机,却又是影响学生写作业的“罪魁”之一;玩手机游戏、看手机视频等影响学生睡眠,手机是电子阅读的重要载体,长期使用手机又容易影响中小学生视力……2018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毫不夸张地说,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解决好手机管理问题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机构2018年发布的《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68.1%)仅次于韩国,7—9岁开始触网的学生居多(45.2%)。揆诸现实,对手机的管理近年来一直困扰着不少中小学。有机构调查显示,76.4%的受访者支持幼儿园和中小学禁止学生用手机,受调查者中83.5%的人是幼儿园或中小学学生家长。智能手机不只是通信工具,拍照、上网、游戏、社交等功能样样俱全,部分自控力较差的学生沉迷其中,耽误了学习,损伤了视力,乃至接触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但移动互联时代,手机也有助于学生获得新鲜资讯、开拓视野,乃至提高学习效率。各方分歧集中在“利大”还是“弊大”,以及是该“一刀切”地禁止还是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结合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判断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大”还是“弊大”的重要标准,应当落在是否有利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否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校园手机管理的重点,应当在“校园之内,课堂之外”。
其实,不少家长和教师所最担心的,不是手机本身,而是暗藏在手机里的一些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容易引发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可见,问题的破解之道,不在于“一刀切”地禁止青少年学生使用手机,而在于那些盲目逐利,生产、传播成瘾性网络游戏和其他不良信息的商业机构。除了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严格执行“青少年模式”,有效规范未成年人上网行为,政府相关部门还有必要加快推进相关法治建设,加大对违规企业惩治力度,从根本上遏制部分不良企业的逐利冲动。
广大中小学也应当意识到,当大量中小学生频繁使用手机,手机也就成了育人工作的一块重要阵地,应主动作为,让手机更好发挥育人的正向功能,使其成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辅助工具。学校在手机管理中要精准施策,引导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恰当使用手机。比如,可以允许小学生使用非智能手机,用途仅限于打电话、发短信,方便其与父母、教师及时联系;对于中学生,可允许其有限度地使用智能手机,但要严格限制其安装手机游戏,控制社交软件的使用,同时规定手机使用时间,对不遵守规定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劝导和惩戒。个别学校“一刀切”地禁止乃至没收、销毁手机,不仅暴露了育人理念的落后与管理上的怠惰,更可能激发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事倍功半,事与愿违。
当家长和教师想第一时间联系孩子时,想必希望孩子随身携带手机。透过这一细节,我们可以意识到,手机本身不是洪水猛兽,它也可以是育人的工具,如何把手机管好用好,使其服务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才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该下功夫的地方。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