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道德经》如何与现代人结合?

主播 | 笑非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学《道德经》,本质上就是让自己平安幸福!就是净化自己意识,去掉妄念干扰,成为一个智者。然后,虽然工作生活中,事还是那些事,但你已经是一个全新的你了——这个全新的你,将会创造全新的未来!

今天,学习《道德经》第五十七章,让我们一起探秘其中的三条宇宙生命规律吧。

01

规律一:

规律一:真正的无为是无所不为——能悟到自然规律,顺势而为,幸福感和获得感自然归心。

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说,用兵要善用奇兵;但治国则要走正道,少用伎巧。唯有顺应自然,才能以无事取天下。现实中,无论是职场还是社会关系里,那些明争暗斗、勾心斗角都是伎巧,最多一时获利,但绝不足以取天下。如何才能“以无事取天下”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专注自己的目标,不掺和别人的闲事,不关注是非闲言;也不用太在意别人说什么,只要守住初心、养好自身的精气神,这才是重点!
“以正治国”就是慈——慈,就是走在光明的大道上,创造一个让自己成为可以万物自化的大环境;慈,也是做人做事的出发点要与人为善!如果搞不清这两个做人准则,就是逆道而行,无“正”可言,容易走上邪路、甚至绝路……生活中的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我们必须要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
“以奇用兵”实际就是变化莫测、神出鬼没。
“正”是可以公之于众的;而“奇”则是在大事未竟之时,不能让别人提前知道。
“无事”就是不滋事、不造作,而是以爱点燃激情,以满足社会所需来成就自己的事业——“无事”才能达到清静无为。但“无事”绝不是无所事事、消极等待,而是注重道德、培养道德;是无心侵扰他人,专注与人为善,所以天下自然归心。这就是有道的境界!

2

规律二:

规律二:一切弊端都是有为、有欲、好动、有事造成的;无为、无事、清心寡欲才是人类天长地久的大药方。

原文:“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老子说,无论是治国之道还是管理之道,都不在于法律政令的严苛——法律只能规定底限,但善良却没有上限!老子把问题提出来的目的,是不但要治标更要治本:只要百姓善良、民风淳朴,大家都能想人所想、急人所急,那社会动荡、战火纷飞的景象也就不可能出现了!
当今世界,导弹、核弹、氢弹都属于杀伤力强大的“利器”,它们的存在就代表屠戮的可能。如何阻止战争的发生?如何让人类回归安定清闲、自然舒适的和平世界?如何让人类摆脱贪图享乐、寻珍猎奇的心态,以减少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气候异常?这些都已经是迫在眉睫、全人类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了!
本章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政治主张。老子对比了正反两种不同的为政方略所带来的社会效果,说明:一切弊端都是因有为、有欲、好动、有事所造成的。只有回到浑朴自然、少私寡欲、无为无事,才是政通人和、民富国强、天长地久的最好药方!
03

规律三:

规律三:认真踏实做事,少用心机伎巧,做事贵在自然。

原文:“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说,治国要从自我做起,注重道德修养,行不言之教。如果全民有道,自检自律,岂有不正之理?物欲横流的富有,会引发失衡和争端;而精神世界的丰盛,却会令人心皆安、四海升平,那才是真正的富有!当天下唯道是从、为德是有、为德是富之际,那就是天下太平之时,那就是最大的富、最大的道、最大的德!
有人会问:《道德经》讲修身养性,讲无为、无欲、清静,如何与现代人结合?现代社会,人人都拼命奋斗、努力赚钱,因为要偿还贷款、教育子女、抚养老人,还要享受生活。在这种生存压力之下,如何学用《道德经》?
第一,心力强大,才能卓尔不群——任何社会都有不良的人事物,但每个人也有选择的权利,可以决定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心力强大的人,才能做到上善若水任方圆,莲花出泥污不染。这份和光同尘的力量从何而来?从明理归道中!
第二,了解规律,才能改变命运——《道德经》讲天地人的规律,如果能领悟规律、顺应规律,就能改变自己的现状与遭遇——因为,现状与遭遇都是念思言行积累而来,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向宇宙下好的订单。
第三,了解无为,才能无所不为——顺应规律,该行动就行动,该放手就放手,顺其自然,才能事半功倍、左右逢源,让心中安定常驻、自在长存!这难道不是我们都希望得到的吗?

原文:

这就是《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全文中所说的: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

以此:

天下多忌(jì)讳(huì),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jì)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 | 星火编辑组

道德经学用

和谐身心,和谐家庭
和谐企业,和谐社会
我的责任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日课057丨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57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 ...

  • 《道德经》通读 第七十章

    <道德经>通读   第七十章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此章名曰:怀玉者生 老子在这一章谈 ...

  • 楚简老子道德经 |一爇化三清与太一生水篇(五)

    一气含三混沌初, 太清立教自虚无. 谁将周礼东传孔, 谁入函关化胡夷. 八十一章明道德, 百千万亿镇玄都. 如果不是考古或中文等专业,我们普通人对古文古籍知之甚少,我们大部分人对太上老君和老子的认识, ...

  • 道德经,序,动之愈多,多言数穷

    道德经又名老子,因为那个时候都是以作者的名字作为书名,老子是春秋楚国人,姓李名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先说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一共五百多年的历史,其中春秋三百年,战国二百年,然后秦始 ...

  •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

    老子在这一章节,继续很明显的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即以无事取天下,即无为. 先贴下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天下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令 ...

  • 《道德经》五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于后面二章贯穿一条主 ...

  •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而国家滋昏, 人多知而奇物滋起, 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 是以圣人之言曰: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以正①治国,以奇②用兵,以无事取天下③.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④:天下多忌讳⑤,而民弥贫:人⑥多利器⑦,国家滋昏:人多伎巧⑧,奇物⑨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⑩:我 ...

  • 老子《道德经》五十七章:取天下的三个原则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主要讲了"以无事取天下",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只有少私寡欲,才能够享受清净悠闲的生活. 欲望没有这么强,目标定得没这么大,那么就轻松了, ...

  •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悟读述杂【57】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160;《以正治国》悟读述杂【57】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七章:常守道朴万物自宾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七章(无为篇第三章) 常守道朴  万物自宾 (原第32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 ...

  • 253.第五十七章 三千人打败十万人!《道德经》也能当兵法?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分享<道德经>的内容.今天讲的内容就比较有意思了,有些争议,我们一点点来分析.从今天开始我们讲第五十七章. 五十七章 ...

  •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 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