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史]李白与高适友情翻船的惊人内幕
盛唐气象成就了唐诗无法超越的高度,涌现出一批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其中,李白和高适之间的友谊,实属一段诗坛佳话。但后来,因为安史之乱,他们走向不同的人生轨道,李白与高适之间友谊的小船,也是说翻就翻。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呢?
唐天宝三年,李白因受权贵排挤,被朝廷“赐金还山”。对此,乐观的他倒是看得开,京城没意思,那就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在去梁园的路途中,行至汴州,他遇到了著名诗人高适。高适对于李白的才情早有耳闻,如今见到其本人仪表非凡,心中更是陡升敬仰。
两位志趣相合的诗人会面后,便共同泛舟蓬池、寻访夷门,在汴州游览一番后,他们结伴乘船顺汴水东下,直达宋州梁园。在梁园居住后,两人不仅遍游宋州各地,而且以梁园为中心,北涉燕赵,南去淮泗,往来于齐鲁之间。
一路行走,边行边歌。这两人所到之处,尽是畅快交流思想、切磋诗文、登临凭吊、挥毫赋诗,度过了一段轻松愉快的岁月。
这一年,李白43岁,高适40岁。
诗人大多命途多舛,高适也不例外。20岁出头时父亲逝世,参加过一次科举,落第。史书说他“少落魄,不治生事”,日子过得潦倒不堪。然后一直在宋城(商丘睢阳)生活,近三十年的时间,毫无功名。
直到46岁,他才经张九皋的推荐,当了一个相当于捕快的不入流的小官儿封丘尉。高适在诗里面说这工作“拜迎长官,鞭挞黎民”,由于干不好还会当众挨打,所以辞官跑路。
后来他在哥舒翰帐下当军情秘书,哥舒翰守潼关被安禄山活捉,唐玄宗千乘万骑西南行,乱军中逃出来的高适抄小路找到他,促膝谈心,分析潼关失守的原因。他总结了四点,一是哥舒翰有病,无法统兵;二是监军不体察士兵,视战火如儿戏;三是边镇士卒没吃饱饭;四是杨国忠不听他的谏言。总之就是帮唐玄宗甩掉残杀忠良,用人不察的屎盆子。唐玄宗听后很高兴,提拔他为谏议大夫,专门建言献策,官居正五品!
此后唐肃宗即位,永王之乱随之发生。肃宗皇帝招来高适商议如何平叛,高适淡定地说了六个字“王且败,不足虑”。见他说得这般笃定,唐肃宗大手一挥,说这仗你来打。这是756年的深冬,唐肃宗以新帝的火气和怒气,授高适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五品言官的高适一步登天。
同样是在756年这一年,李白因跟随永王造反,被打入天牢。而把他送进天牢的,正是统兵前来的高适!
高适和李白本是好友。当年高李杜三人游梁园,高适和李白同吃同住同睡,且与杜甫一道见证了李白与前宰相宗楚客孙女千金买壁的美好姻缘。
永王东拼西凑的军队被高适统辖的王师一气平定,之后,他马不停蹄给肃宗告捷,把李白顺手就关进了天牢。开始李白还不急,毕竟哥们儿关系好,坐牢期间,他还收到了杜甫写给他的信和诗,“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李白看完很感动,给杜甫回了信。他和高适的感情更好,现在杜甫都这么关心他,相信高适肯定会放他出去的。
一等不来,两等不来,李白有种长相思摧心肝的感觉了。天牢里又潮湿,又没有酒,他很慌。琢磨着是不是高适公务繁忙,遂给高适写信,附带了一首长诗。信和诗送出去,高适置之不理,不仅如此,他还烧毁了两人以往的书信!
李白是真害怕了,这谋反的罪名天知道能不能活下来。于是,派夫人宗氏去高适府里拜访,高适闭门不见。李白觉得这哥们儿发迹后把自己看成累赘了,友谊的小船就此打翻,绝交。一气之下,也让李宗氏烧了与高适来往的书信。
好在宗氏极力周旋,加上宰相张镐、江南宣慰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的求情,李白死里逃生,千里江陵一日还,至死未再与高适有只字之交。
与李白绝交后,高适成了一个身居高位的孤家寡人。
《旧唐书》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然而伴随高适高升的是,家园沦丧,无亲无友,之后自己在朝廷勾心斗角的局势中如履薄冰,最后孤独病逝。这其中的得失,也许他自己也说不清吧。
本帖内容来自网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