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巨资、请老外,只为在山沟里喊一嗓。值吗?
10年前,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把殊荣颁给了葛水平创作的以太行山封闭山村为故事背景的小说。因为这本小说中的哑巴在喊叫中竭力记忆着她的失语。她的喊叫撕裂了浓黑的夜空,她的喊叫爬上太行大峡谷的山脊,她的喊叫让山上的植被毛骨悚然起来。小说取材于真实的犯罪事件,其扑朔迷离的真相和群像描写的真实,犹如一声炮响,振聋发聩。10年后,一位勇敢的青年导演,在国际班底的支撑下,花费巨资,终于让这声呼喊,在银幕上以影像的方式再现。你若没看片就质疑这钱花得值不值,那我真的会鄙视你的社会良知和势利眼。
电影本来卖的是戏剧张力,可如今普通观众似乎总被其它元素所忽悠。商业大片们不停地在用特效、明星、话题、尺度等噱头来挑逗观众买票。其实他们之所以如此咋呼,正是因为他们对自身戏剧张力的信心不足。观众也不傻,对这些片子总是阅后即焚,开开心心地口诛笔伐。反观一些新人自编自导的作品(尤其是文学改编),如《心迷宫》、《一个勺子》、《路边野餐》等才会因为其凝练且强烈的艺术本真,被观众所铭记。
《喊·山》在艺术创作的层面上和《一个勺子》(我个人的去年最佳华语片)颇为相似,都用难以化解的戏剧张力,在影片的高潮处把观众推向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观众和身边的伙伴是隔绝的。他会深深地沉浸在剧情铺展中,去不断审视每一个细节,试图做出自己的判断。然而,无论你如何为主人公费劲心思,总会发现无法给他们找到一条更好的出路。一切的悲剧在那个环境下,都是注定。当你意识到张力无从化解,就会在心中被挤压成一枚新的炮弹。通过影片,你会找到自己心中炮弹应该射向的目标,那就是片中悲剧的源头。
显然,杨子在山沟里喊出的这一嗓,对艺术、对社会、对每一个有幸看到影片的观众而言,都非常值。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讨论的是,这个故事动用了国际班底,并花费了相当于中等成本的预算,是否太奢侈了?其实这几年我们看过不少戏剧张力出彩的小成本电影,总因为是导演的处女作,而在技术上无法得到匹配的保证。比如结构上妙处多多的《心迷宫》,在画面上却只有电视剧级别。这难道不是一种天大的遗憾吗?这种遗憾在咱们这里常见,可是在国际同行眼里,却是难以容忍。为了不让类似的遗憾再现,好莱坞摄影指导帕特里克-麦基亚(代表作《布鲁克林警察》)、原创音乐尼古拉斯-艾瑞拉(代表作《蝴蝶》)等国际班底纷纷加盟《喊·山》,用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力保这个故事以最具影像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
杨子个人也非常注重改编过程中的艺术加工。比如片中红霞(朗月婷 饰)每一次被触发回忆的段落,都有非常用心的视觉处理来强化冲击力。整部影片的氛围,更是被渲染成了带有虐恋元素的犯罪悬疑片。诸多细节都给足了镜头性关联,给观众以主动抽丝剥茧的空间。结局更是被杨子处理成了开放式,矛盾的线索导向截然不同的真相。花巨资、请老外,《喊·山》值了;出票价、抽时间,你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