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玉米
金秋十月,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田里的玉米就陆续成熟了。
曾经如青纱帐一般的绿油油的玉米叶慢慢变得枯黄干燥;白嫩含汁的玉米籽变得粒粒坚硬金黄;玉米棒头上那顺滑如秀发的玉米缨子,也由绿色变红色,最后成暗红色,像被烈火烤焦了一般,蓬松稀疏地顶在玉米棒子头上,一拽就掉落下来;那曾经被我们小孩子们当成甘蔗一样啃过的玉米杆,里面的瓤也慢慢变成干棉花一般,水分丧失殆尽……
这一切,都是玉米成熟的标志,催着村民们赶紧来掰玉米。
掰玉米是所有农活里面,最痛苦的一个,现在想来还一身毛刺刺的感觉。
首先要收拾那些干枯的毛刺刺的玉米叶子,老家叫“打玉米叶子”或者“旋玉米叶”。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喂着一头老黄牛,或者几户人家一起喂一头,用来拉犁耕地。打下来的那些玉米叶,晒干之后,便是黄牛们过冬的草料之一。
趁早晨天凉快,还有露水的时候打玉米叶,玉米叶正潮乎,不容易碎落一地。
玉米叶上布满的细毛,再加上玉米棒子头上顶着的干燥的玉米缨子,毛人脸,毛人胳膊,因此打玉米叶最好全副武装。
手如果很嫩的话,也会经常被叶子化成一道道小血口,但是只要干上几天,手被磨粗糙后,也就不怕了。
打玉米叶也是有方法的,一颗玉米秸,从上到下,两只手很有节奏的“蹭蹭蹭”地拉扯玉米叶,活像两个小耙子,一会便“耙”完一颗玉米秸。
等两手都扯满的时候,便把玉米叶倒到一只手,另一只手随意找一根玉米叶,把叶柄一扎,扎成一捆,两手把下面的叶子一劈拉,顺势挂在玉米棒子上。
把打好的玉米叶收集起来,运回家之后,再掰玉米就相对容易多了,玉米杆都成光杆司令了,只剩下个手榴弹一样的玉米棒插在玉米杆中间。
有力气的大人都是一手扶着玉米秸,一手拽着玉米棒,用力一拧或者用力一拉,玉米棒就掉下来了,扔在地上,堆在一起。
如果不想把玉米棒那尖尖的硬屁股也掰下来,就一手抓住玉米棒底部的硬尖尖,另一只手用力一折,“啪”地一声,带着不多裤的玉米棒便脱壳而出了。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玉米棒子的占用空间,也可以减轻运输量。
小孩子力气小,要用两手抱着玉米棒子用力拧,才能把玉米棒掰下来。
有时候还会碰上顽固的玉米棒子,死活掰不下来,就只好拉着玉米棒打提溜,用上全身的力气,结果玉米秸因承受不住,“咔嚓”就会断掉。
掰完玉米的玉米秸也是要砍倒的,清理好了才能种麦子。
记得我们和母亲掰玉米的时候,父亲就拿了锋利的小镢头在后面砍玉米秸。
一只胳膊揽着玉米秸,另一只手拿着小镢头,用力一刨就刨出来一颗,顺便用镢头头敲一下玉米秸根上的土,然后扔在地上。
如果地比较湿的话,仅凭这一下土是打不掉的。
砍出来的玉米秸就摊在玉米地里,让大太阳暴晒几天,再专门拿了镢头来砸掉根上的土,叫“砸玉米栅子”。
砸完土之后,还要把玉米秸捆成捆,一人粗一捆,最后再把捆好的玉米秸一个个地抱到地头的空地或者水沟上,团成玉米团。
等农忙完了,再慢慢把这些玉米团运回家,用铡刀铡成细段喂牛。
掰玉米的当务之急是得把玉米棒子赶紧先运回家。
独轮车上用拘绳绑上俩花耧,有时候为了能多装点,还要再加一个花耧横放在独轮车尾部的车把上方。
把玉米用篮子或者筐头子盛满,装进花耧里,装满之后,就由父亲推着一车玉米棒子送回家。
等家里的玉米堆起来的时候,我们小孩子便不用再去玉米地里掰玉米了,就被父母留在家里剥玉米裤(玉米皮)。
对我来说,印象中掰玉米的日子,更多的是剥玉米裤的日子。
小山似的玉米堆,一天天不见少,直到父亲什么不再往家里运玉米棒子了,什么时候才渐渐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