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妙观无字碑背后的故事
陈其弟
苏州自古就有“荡观前”和“白相玄妙观”的习俗。这个“荡”和“白相”都是当地土话——吴方言,“荡”相当于“逛”,“白相”就是“游玩”之意。闲来无事,三五成群到观前、玄妙观走走玩玩是件很惬意的事情。“观前”其实是“观前街”的简称,苏州本地人都这么说,觉得无须多此一举加上一个“街”字。
这条街名的由来与玄妙观密切相关,说得地道一点的话,应该叫作“玄妙观前”,本身就位于玄妙观山门之前,是一个“指示类”的地名。
观前街的前世今生
观前街是苏州最热闹的商业街,许多老字号都在街上落地生根。苏州玄妙观位于观前街的中间部位,是个有故事的地方。相传道观始建于晋,称真庆道院,元代始称玄妙观。关于玄妙观,网上有云“据说这里曾是吴王阖闾的故宫”,原因可能是因为正对玄妙观有一条巷子叫宫巷,而宫巷的前面确实是春秋吴国都城的子城,但这种说法还是有点扯远了。宫巷之名确实与“宫”字有关,那是因为,在唐代真庆道院改称为开元宫,又称紫极宫。那时,宫门前有条小河,河上架桥,名宫桥,桥前小巷即名宫巷,那是顺理成章的事。由此推测,宫巷得名当在唐代。
宋时,开元宫改称为天庆观,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诏改天庆观为玄妙观。清初,为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称“圆妙观”。因此,观前之名当是在宋代或者以后获得的。
成书于清道光年间的《吴门表隐》就记作“圆妙观”,当然还有将它写成“元妙观”的,如同样成书于道光年间的此观专志就作《元妙观志》,也是因为避康熙皇帝“玄烨”的名讳。
玄妙观十八景之无字碑
据《苏州玄妙观志稿》记载,苏州玄妙观原有十八景,无字碑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历史上有过好几块无字碑,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三块:第一块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封禅泰山,巡视东海之滨,要想树碑立传,却觉得自己功高盖世,无话可书,于是就树了一块无字碑;第二块是唐代女皇武则天所树,她树无字碑的意思是千秋功过让后人评说;第三块就是苏州玄妙观三清殿东边的无字碑。
据《吴门表隐》记载:“无字碑,在圆妙观行宫门西楹甚高。明洪武四年,《清理道教碑》,方孝孺记,后因忌讳刬去其文。崇正十五年夏,碑自摇动,数日而止。”那玄妙观无字碑高约6.5米,宽约2.7米,碑座束腰处浮雕憨态可掬的狮兽,碑身上也有隐约可见的边框纹饰。据上文《吴门表隐》记载,此碑原本是有字的,刻的是明初文学家方孝孺撰写的一篇碑文,碑文内容是记述洪武四年(1371)清理道教,改玄妙观为正一丛林,设置道纪司,革除了宋宣和年间徽宗赵佶赐给天庆观(即玄妙观)的五十顷地处昆山县的香火田,用来充实军饷的事情。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株连十族案
方孝孺(1357—1402),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约洪武九年(1376)受业于宋濂。十五年,受明太祖朱元璋召见。二十五年,荐授汉中府教授,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
《元妙观志》称方孝孺“书法铁画银钩,不同凡品”。可惜的是,朱棣以武力从他的侄子朱允炆(即建文帝)手中夺取了皇位,改年号为永乐,要叫被黄宗羲《明儒学案》称为“时当世文章共推先生为第一”的方孝孺为他起草诏书以安定天下。方孝孺抗命,誓死不从,结果惨遭杀害,且被株连十族(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老师一族)。方孝孺被称为明初第一大儒,且是辅佐朱元璋孙子建文帝的重臣,桃李满朝廷(其实是一大派系),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株连十族的案例,涉及873人的性命。更有甚者,连方孝孺所写的书也一并遭禁。
也许是《明史》主编张廷玉等人对暴君朱棣有恻隐之心,《方孝孺列传》只是说他被凌迟磔杀,并未记载被灭十族。但明崇祯《宁海县志·方孝孺传》《明史纪事本末》均有记载。
方孝孺死后,葬于南京聚宝山(今雨花台)的东部。明万历年间方孝孺平反后,写《牡丹亭》的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出头为方孝孺修了墓,立了碑,还建了祠。1865年,李鸿章任两江总督时,又重新为方孝孺修墓立碑,并撰写了一副对联,镌刻于方孝孺墓西南方的牌坊上。
无字碑因传闻而幸存
玄妙观这块刻有方孝孺所撰碑文的石碑,据说是因为立这块碑时,有一位老人在旁说道:“一人推得倒,万人吃不了”,转眼间,老人不见了。传闻这碑要是倒了,碑下会涌出水来淹没苏州城。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便用短墙围起来,使人不得接近。碑的前面,有寸把阔的石阶数十级露出在围墙外,叫作五十三参,其实并没有五十三级。五十三参是佛教传说,善财童子受文殊菩萨指点,南行五十三处,参访名师,听受佛法,终成正果。后人用于比喻虚心求教,不辞辛苦。作为正一道的玄妙观,为什么使用佛教出典的五十三参?确实令人费解。
尽管此碑有此传说而没有被砸碎毁坏,却也难逃磨去碑文的命运,于是一块原本有文的碑,就这样变成了一块无字碑。
无字碑的故事在延续
然而这块无字碑的故事并未到此为止,到了万历十二年(1584),方孝孺案终于被平反昭雪。松江府华亭县白沙乡、长人乡航头之脉,方孝孺八世孙余采之子道东、道南,恢复了方姓。
清乾隆《南汇县新志》记载:“余采,字元亮,号竹癯,方孝孺八世孙。其先避难变姓,隐居泖上。采父环,复迁十九保大凫泾南村。刚毅廉介,有志操,不妄取人……(采)子道南、道东,复方姓入学。”又云:“方家村,方正学七世孙环始居此,邑西四十二里。其大凫泾之南为南村,北为北村。”2018年经上级部门批准,在方孝孺八世孙余采之子道东、道南的祖茔地上重建求忠书院暨方孝孺纪念馆。2019年12月《上海滩》杂志“方孝孺后裔在上海”增刊发行,2020年8月12日解放日报专版《追踪上海航头有方孝孺后裔》发表。2020年9月9日,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方孝孺研究专委会(简称方孝孺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研讨会在浦东新区航头镇方孝孺纪念馆举行。
苏州天官坊陆氏后人陆泳德(曾担任上海市政协常委和徐汇区政协副主席等职务)生前曾经说过,他在东吴法学院上学时,有幸师从王佩诤先生,第一次作文是写自传。陆根据父辈讲述,说他家本不姓陆而姓朱,是五六百年前建文帝的后代,家中有一条数百年遵循不替的家规:不准与凤阳朱氏、湖南邓氏(据说也是建文帝的后代)通婚。令人惊奇的是,他的同班同学方凤岗说自己是方孝孺的后裔。
想当初,方孝孺因忠于建文帝,惨遭灭族之灾,而建文帝的下落也一直是史家追寻之谜。两家居然都有后代,意外地坐在同一个教室,这真是个惊人的巧合。另据传闻,方孝孺的后裔不止一支,其中一支改姓施(隐含“方人也”,即原来是姓方的人家),在苏北泗州(今泗洪县),另一支来到吴江莘塔,改姓迮,后迁居昆山周庄,据说周庄沈厅和张厅之间的迮厅就是方氏后人的宅院。到底方家后人是如何逃过灭族之灾,寓居吴地的?看来这篇无字碑背后的文章,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