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李慰农公园

      中国自古以来,不少地名是以人物名来命名的,有些是上古传说中的人物,有些是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还有很多是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

传承精神财富

激发奋进力量

以合肥籍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地方,

印刻着英雄们的足迹和故事,

正以其特殊的魅力,

吸引一代又一代人去瞻仰,

去沉思,去纪念。

纪念在青岛牺牲的巢湖籍共产党人

青岛市李慰农公园

○青岛市李慰农公园已成为当地著名的红色地标

在青岛市南区栈桥海滨以西的西陵峡路东端,有一座李慰农公园。这座以纪念在青岛为革命献身的第一位共产党人李慰农而命名的公园,始建于1957年,如今已成为青岛市著名的红色地标,是青岛党史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也是党员教育的实践课堂,2018年1月,被命名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而李慰农的家乡,正是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李慰农(1895-1925年),原名李尔珍,又名李味农,化名锄斧、王伦。巢湖市庙岗乡油坊郑村人。

 ○巢湖市李慰农烈士事迹纪念馆

  少年李慰农聪明好学,是老师的得意弟子、同学们的崇拜偶像。1915年,已经中学毕业并在家乡当了三年小学教师的李慰农,在朴素“农业救国”思想的指引下,考入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并将自己的名字由“尔珍”改为“慰农”。

  在“二农”学习期间,李慰农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一般理论,关注俄国的革命情况。他的政治视野逐渐开阔,拯救国家和民族的责 ○巢湖市李慰农烈士事迹纪念馆江天际流,风吹乐奏送行舟。问谁敢击中流楫?舍却吾侪孰与俦!此诗生动地反映了李慰农拥有拯救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四运动爆发后,“二农”也跟着沸腾起来,李慰农同进步老师王肖山、同学朱大猷等与芜湖各中学取得联系,采取统一行动,组织罢课和游行示威等斗争。经李慰农等人的共同努力,在芜湖成立了各界联合会,促进了芜湖反帝爱国运动的深入开展,扩大了五四运动在安徽的影响。

  1919年底,李慰农以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时期,李慰农一边学习、一边做工,潜心钻研法、德、俄语,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蔡和森、李维汉、邓小平等一起学习交流心得、探讨革命理论,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1922年6月3日,旅法、旅德、旅比的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李慰农等18位留学生代表,在巴黎布伦森林的一块空地上召开会议,决定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李慰农被会议指定为蒙达尼方面的负责人。            1923年2月,李慰农参加了旅欧少年共产党临时代表大会,不久后,李慰农便由周恩来等人组成的中共旅欧组批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1923年11月,李慰农等人在周恩来的亲自护送下转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继续学习深造。一年后,他的政治理论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关于中国革命前途的问题,李慰农认为:“并不是说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要在资本主义制度发达之后才能产生,否则俄国革命并不会成功。”关于中国革命性质的问题,李慰农认为应该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关于中国社会各阶段在革命中地位的问题,李慰农明确工人阶级“是共产革命的先锋军”,“中国是农业国家,农民占最大多数”,是革命的重要力量。

  1925年初,应党的召唤,李慰农回国工作,以中央特派员、胶济铁路总工会宣传指导员身份赴任山东。5月到青岛领导党的工作、开展革命斗争。在青岛,李慰农重点做了三项工作,即救济工人、与日本资本家谈判、建立党组织。

  李慰农派出党团员和工会骨干,向各界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募捐,很快得到各界及济南爱国同胞的捐款捐物。在李慰农的有力领导下召开了罢工指挥部与党团员骨干会议,分析研究与日厂主复工谈判等事宜。通过与日本资本家谈判斗争,迫使他们答应了9项条件,取得了青岛工人第一次联合大罢工的重大胜利。

  5月中旬,李慰农在青岛建立了中共四方支部,并担任书记。他利用夜校等形式组织党、团员和工会积极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斗争学说和国际国内工运史。他还为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倾注了大量心血。到5月底,有数十家工厂成立了工会,会员有1万多人。

  不久,日本厂主开始了反扑,宣布开除了50多名领导罢工的工人骨干,胁迫地方当局解散工会,强行摘掉了四方三个纱厂的工会牌子。日本纱厂厂主通过关厂停产、切断电源、驱赶工人,以饥饿来迫使工人屈服。针对日本资本家的一系列报复行为,李慰农与工会骨干研究,决定举行第二次同盟大罢工。在日本人的授意下,奉系军阀政府决定实施镇压青岛工人运动的罪恶计划。5月29日凌晨,大批反动军警包围了四方三个纱厂和工人住宅,封锁了各路交通要道,开始屠杀工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五二九”惨案,它和次日在上海发生的“五卅”惨案史称“青沪惨案”。

  “五二九”惨案发生后,李慰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发动全市各界民众组成革命统一战线,即“青沪惨案后授会”,孤立和打击日本帝国主义和亲日派势力。他带领党、团员分头到各大、中学校,加强宣传,很快组织和发动成立青岛市学生联合会,成为斗争中一支重要力量。他还争取、鼓励进步记者,《公民报》主笔胡信之支持工人运动,报道工人罢工消息,传播马克思主义,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帝国主义屠杀,加强抵制日货,召集3万多人参加雪耻大会等,反帝爱国斗争如火如荼。这些斗争的积极开展,显示了李慰农出色的组织才干和领导能力。

  7月23日,青岛工人举行第三次工人同盟大罢工。奉系军阀张宗昌在接受日本资本家宴请和30万元的贿赂后,决定再次大开杀戒,捉拿李慰农和《公民报》主笔胡信之以及其他工运骨干。7月26日晚,李慰农到小鲍岛布置紧急应对日本资本家密谋扑灭工人斗争的措施时被捕。面对敌人的百般折磨,李慰农拒不出卖党组织和工会的机密。

  在敌人的监狱里,李慰农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怒斥敌人:“我来青岛,因为青岛是山东的咽喉,我希望打倒帝国主义首先从青岛开始。”李慰农对党忠诚的突出表现,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1925年7月29日凌晨,李慰农被反动军警秘密押往青岛东南侧的团岛海滨沙滩,在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革命胜利万岁!”等口号声中壮烈牺牲,年仅30岁。

  李慰农英勇就义的消息传到上海时,中共中央正在召开执委扩大会,总书记陈独秀提议暂时休会,为烈士致哀。会议决定要广泛搜集李慰农的事迹,编成宣传材料,号召全党学习。中共北方区委也秘密召开追悼会,充分肯定了李慰农对革命作出的积极贡献。

  李慰农是在青岛英勇牺牲的第一位共产党员,青岛人民始终没有忘记他,一直在传承和弘扬李慰农的革命精神。巢湖人民也始终没有忘记他,一直在深入挖掘和积极宣扬李慰农的革命故事和英雄事迹,成为新时代巢湖人民发扬伟大斗争精神,敢为人先、拼搏进取的力量源泉。

(0)

相关推荐

  • 四方机厂:青岛工人运动的发源地

    □北 宣 北组言 四方机厂全称是四方机车车辆厂,毗邻海云庵,被誉为"中国火车头的摇篮".同时,它也是青岛红色轨迹的起点,是青岛党组织开展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是青岛第一个工会诞生地, ...

  • 94年前,美、英、日军舰在镇江江面武力威胁!血性的镇江人奋起斗争,最后。。。

    94年前的今天,也即1925年(民国14年)6月5日,在五卅惨案发生后,镇江随即成立外交后援会,举行有3万多人参加的声讨帝国主义罪行大会. 6日,美.英.日3国领事借口保护在镇侨民,调动军舰5艘,载着 ...

  • 外国诗歌赏析/《绝顶》[朝鲜]李陆史

    李陆史简介 李陆史,字台卿,"陆史"是他发表诗歌时用的笔名,发表评论时则常以"活"字为名.是日本占领时期抵抗诗人之一,诗作善于将强韧的抵抗精神以精致的诗歌形式 ...

  • 《红色印记》第6集:纷飞的“动员令”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昆曲演员--魏春荣. 我要讲述的这件文物是五卅运动时期刻传单用的钢板.这块钢板现收藏在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 这块刻蜡纸用的钢板,呈长方形,镶嵌在一块斑驳 ...

  • 陈独秀:无政府工团主义与黑暗势力

    (1924年6月11) 由无政府主义到工团主义,在理论上,或者有人说是退了一步,然在实际进行上,实在是进了一步.所以有些革命的工团主义者,在反抗黑暗势力之联合战线上,应该是我们最亲近的好友:在日常生活 ...

  • 中国早期工运领袖许白昊

    许白昊烈士是我党早期的优秀党员,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中,曾出席过党的"二大"."五大"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q ...

  • 五卅惨案简介历史意义 五卅惨案起因与结果 五卅惨案死了多少人

    五卅惨案是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二千多人,在租界内宣传声援工人罢工斗争,被英帝国主义逮捕一百多人,激起万人群众在公共租界南京路巡捕房门口集合,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英国巡捕竟然开枪屠杀,死十多人, ...

  • 【红色信仰·习百年思想】对旧三民主义质的飞越——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思想 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生前对其"三民主义"思想作出的最后一个版本的修正,其核心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新三民主义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并且同联俄.联共.扶 ...

  • “你们发表的宣言,是很成功的”

    ■马丽雅 张毅攀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使中国革命进入一个伟大的新阶段,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翻阅众多海内外文献资料,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更多历史细节. 书记部里最 ...

  • (四)工农群众运动的兴起

    各县党组织的建立.发展,有力地领导和推动了各地工农群众运动的发展,开创了革命新局面. 中共梅县支部成立后,立即投入到工人中去,在工人中发展党员,把各行各业工会陆续组织起来.梅县的工会组织由最初的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