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因高颜值作客中国,到野外凶相毕露,监管部门发“通缉令”
谁能想到,有“黄莺”“米兰”“幸福花”等诸多好听名字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植物引进后,居然泛滥成灾。目前,在我国多地已对生态系统形成危害。
近日,有专家反映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海及长三角周边地区“卷土重来”。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发布通知,要求加强除治工作,各级管理部门要将加拿大一枝黄花纳入日常养护管理和考核内容,一旦发现要将其彻底铲除,并销毁花穗和种子。
江苏句容居民在当地公园内拍摄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一年两个防治关键期
“即使实施了很严格的管理手段,也会有‘漏网之鱼’,基本每年都有发现。”上海植物园高级工程师陈连根告诉记者,加拿大一枝黄花经常出现在园内人迹罕至的空地上,这些空地基本被裸土或野草覆盖,平时不人为种植任何植物。
陈连根介绍说,治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有效手段目前主要有3种:复耕复种、人工铲除、药剂防除。其中,药剂防除可能会在土壤中残留有害物质或影响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还可能造成土壤板结,因此上海的园林极少采用这种手段,更多是用复耕复种结合人工铲除的方式。“概括起来,就是别让地荒着,然后加强养护。”陈连根说。
不过,专家坦言,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首屈一指的“恶草”,用人工铲除这种物理方式来对付相当费力。其根茎十分发达,能深入地下二三米,处理时先割除植株,然后耕翻晒根,再拾尽根茬、铲除根系。有时候彻底消灭几平方米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也要花上近一周,要是天公不作美,气候暖湿,那耗时更久。
可即使如此,土里仍可能残留有小部分加拿大一枝黄花或其种子,越冬后,来年三四月就出苗,到了秋季开花结种,单株植株可产种子2万多粒,像蒲公英一样随风或随交通工具、人畜等传播,根本不挑环境和土壤。沾土后,种子成苗率在50%左右,理想状况下可高达80%。
“三四月和九月到十一月,是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两个关键期。”陈连根表示,前一个时间段主要是切除幼苗及其根系,后一个时间段是抢在结种扩散前连根拔除。
上个世纪已泛滥成灾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桔梗目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花形色泽亮丽,在上世纪30年代,作为庭院观赏花卉被引入我国上海和江苏等地。人们把它种在花园庭院里,甚至插到花瓶里。
但当时的人们低估了它的“野心”。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繁殖能力出了名的强,它可以通过种子进行有性繁殖,也可以通过地下根茎进行无性繁殖。
如果铲除得不干净,加拿大一枝黄花就能靠无性繁殖“复活”。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系很发达,具有地下横走的根状茎,以主根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伸展生长,根状茎上长有多个分枝,顶端有芽,根状茎内储存有大量的养分,芽可在次年萌发成独立的植株。每株植物经过一年生长后在第二年就能形成一丛或一片植株。
野外逸生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迅速蔓延,大约在1996年前后,已经占领了浙江沿海一带的不少地区。到2000年左右,加拿大一枝黄花已经占领了上海、浙江等地的铁路、公路沿线,以及待开发的空地和路边荒地。沪宁线、沪杭线、浙赣线及其他铁路沿线,随处可见高大挺拔、成群成片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2010年,加拿大一枝黄花被原环保部列入《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它的“根据地”已经扩散到我国十几个省市。
更让人头疼的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部会分泌一些抑制物质,抑制多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把其他“邻居”赶尽杀绝。据相关研究报道,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蔓延,当时上海近20年有30多种土著物种消亡,严重影响了上海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加拿大一枝黄花还能迅速形成种群优势,与农作物争夺营养物质和水分,严重影响其产量、质量,甚至造成一些作物的死亡。一些管理较粗放的园林绿化带,被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后,灌木成片死亡,致使景观单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