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沉:小品画得好,靠修养!
来源:当代美术
卢沉
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水墨人物画,兼工书法。江苏苏州人,一九五一年在苏州美专学习,一九五三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从师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刘凌沧诸先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一九八七年应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邀请,赴法交流教学,介绍中国水墨画,开办书法学习班,得到巴黎美院师生的好评。同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第一工作室开设“水墨构成”课,试作现代审美情趣的写意水墨画探索。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常委,被聘为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艺术教研室顾问。代表作品有 《机车大夫》《太白捉月图》《草原夜月》《东坡中秋词意》等。曾出版《卢沉水墨画》、《卢沉论水墨画》、《情感与表现——卢沉》等。
卢先生从本科就开始画江南乡村小品人物,先生是江苏苏州人,对江南情景从孩提时就贮入在心灵里,一种美感从生活的道路中渐自获得。
在20世纪70年代先生小品画仍然保持着江南水乡的韵味,80年代先生小品画以人文关怀的审美体验经历着时空变迁,岁月磨砺之印迹,90年代至21世纪初先生小品画渐自墨凝笔渴,似有醉墨、醉笔之意味,这一时期先生小品画已进入到“敦兮若其朴”的境界。
先生的小品画是性情的感觉,是学养与品格的显现,是心性的境界。
品味先生的小品平淡中和,笔墨宽厚,先生所创造的人物画以筋骨、精神清朗敦厚的笔墨风格呈现出平淡天真的心体。生活中的先生心清若水,静气纯真,平常心常驻于普通的事物与普通的人。
陶渊明在40多岁有诗: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物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陶公的诗意正是卢老师中年的常态,先生的生活状态与陶渊明极相似,热爱自然,热爱平凡,向往躬耕。
在80年代至90年代的美院校园,小花园内学生们每天清晨都能看到先生练太极拳的身影。学生们都喜欢走近先生,那时先生与学生们在一起如同躬耕一般,一个班5~6位学生,最多也是11位,学生们在努力地画着,不懂就问,到提问最多的时候,先生也是细心地讲来,生怕学生听不懂。
先生给学生做示范时,一大群学生,还有旁边教室的学生也都来了,大家围着先生,先生说这么多人看,怕是画不好了。开始示范时先生讲些要领、方法,当画到一半时,先生已全力投入在示范的状态里,直至画完。这时早已过了午饭时间,先生与学生们仍是有问有答。
那时的美院真像一个大家庭,很多先生们都住在学院内,学生们常常可以感受到先生们简朴的生活方式与人格所在。在美院的操场上,我们常看到卢先生骑自行车去买菜、取牛奶、买馒头或到食堂排队买饭菜。那时我作为助教时常向先生汇报教学情况,有时在先生画室也经常碰到学生拿着作业、习作,先生就像面对熟人一般认真热情地谈着,这些平常而模糊的情景极平淡极纯真。
中国文化崇尚温柔敦厚与平淡天真的人文心境,先生为学为教心纯其真,光明透彻。先生说无论读书或是作画都要贯穿学理,并能将感知与做画、做人、做学问形成一致,这是先生教书多年形成的心性。中央美院中国画系80年代中后期设有小品课,记得卢先生上课时拿着厚厚的教案讲要领,分析范画,力主对传统的学习要持有修身正心的体验。
先生谈到小品画练习先学习古人方法,技术上要一丝不苟,注重自己学习中独有的感受。先生说不要有压力,画坏了再换纸,小品画可以按自己的随感、随遇、随想来画,画身边的生活,只要自己觉得有情趣,都可入画。
小品画在要求上也不复杂,但技术之表现是从学习传统开始的,取意、构图、造型、笔法、墨法、笔墨等在小尺幅中是可以随性情而生发的。小品画特点是便于探索性,从想法上可以很快的去体会笔墨的感觉,如同练字一般,但要认真,切不可因为小而草率,不论是内容先行还是笔墨先行都可以在小品画中尝试。
进而卢先生还谈到:小品要画得好,靠修养、生活与情感和笔墨的积累。我记得在课上,卢先生讲述小品画的章法,以南宋小品及金农、任伯年、齐白石小品画等为范本。先生提出在笔墨内涵上多体会传统文化的意味,如列举宋人梁楷的写意性笔墨极简意趣深厚;明代陈老莲的人物多取意象造型,同时还举出当代画家崔子范先生的作品和西方现代艺术经典作品,从审美至笔墨结构作细细分析。
于此先生提出关注形式注重理性的思维与实践,要求小品创作练习多画生活所见所感。先生思与道,教与学无一日不在,他强调注重体验,更要紧的是让笔墨接近生活与心性的感受向知与行靠近。先生把理性的思维与实践的方法贯穿起来要求笔笔有出入,实则笔笔要来自生活,出自意象。
1980年,周思聪与卢沉在辽源煤矿井下写生
1980年卢先生与周老师,远赴吉林辽源矿区深入生活,忠实的记录着矿工平凡的工作和生活形象。又,1982年赴内蒙古大草原写生,两位先生感受着牧马人和大自然的壮阔。在星移月转的平常日子里,先生从课堂、家庭、社会、自然中都实实在在感知平凡的意义,寻觅普通劳动者的平凡境界。
周思聪与卢沉《矿工图》
这一时期,两位先生创作了主题画《清洁工人的怀念》、《矿工图》等。卢先生创作了《醉酒图》、《鸣禽图》、《古人消夏图》等小品画,先生以画中人为知己,与其共享甘苦之乐。
卢先生在中年之后的小品画表现饮酒内容为多,先生中年饮酒,后来身体原因不再饮,但酒之真味使先生常年以画言酒,酒之意在心性,以心体的自由空间来挥写,在自由状态下的笔墨之觉又有妙不可言的意味。
先生与普通人、与自然、与内心通过笔墨的直觉创造了适意与解忧的空间,画面呈现一派归返于朴的从容境界,进而让我们可以感受着陶公的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先生的小品所呈现的人物形态神情无不显现平常心之纯净。卖菜的人,赶大车的人,穿皮袄的人,持鸟笼的老人,溜狗的人,穿布衣的知识人,进京的农民,上访的人等等,画古人有李白、杜甫、苏轼等也实为今人之写照。
正是这些普通人与高士贮存着儒、道、释的精神之源,而其内涵就在日常里,在人与人、人与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中,为此先生的一切笔、一切墨似清泉明镜映印着一座座平凡的群山。手持蒲扇的东坡先生,月下独酌的李白,杜甫老马,米癫拜石,先生与他们会心的交流好似千百年的相识与知己。这种旨趣如陶公诗言:“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一方造像一方人格,此以《杜甫老马》为例,笔墨极简,清贫之中见孤独,时而忽有“独怆然而涕下”的豪迈。
在表现现代的小品中卢先生走进了退休市民的生活,一起晨练太极,一起用海绵自制笔在公园练习书法,先生看老人与鸟的交流,看老人下棋,与旁人一起聊天,先生在自觉的膜拜中感知着朴素的心灵。
读先生小品之感时而观有天下之士多豪迈或苍郁,时而观有笔墨多沧桑或简远,时而又有平常心,画平凡人又若风清云淡。先生的画面力求感受为先,追求真切,寻觅心象,回味平常心。
先生笔下人物所到之处皆呈现一派祥和气象,其神情气韵若明心见性,似有一切物在心性的慈悲中焕发出光明。以此先生的小品以温厚的心体生发着平淡天真的境界和筋骨精神的审美风格。
品咂先生小品人物,我们看到一位智慧的长者默默在艺术的天地间耕耘着,从精微之具象走向广大之意象。先生小品画以现实生活为主题,画面融入了现代主义及后现代绘画的元素,又有以不同图像的组合或构成方式来组织画面。先生以笔墨来探索关于现实的结构,此时的笔墨结构容纳着更多的理性思考。尤其在笔墨构成中如何让笔墨回归气韵、神逸、心性、境界是先生思考尝试最多的,先生以内观的方式将笔墨作为儒道之载体,以当代人文关怀的取向来映印心性之真。
卢先生小品的笔法会于书法之意,行笔随形写意以中锋行草取之。先生论画引李苦禅先生一句话:“书到高度就是画,画到高度就是写。”卢先生说:“画画到高度就要写,要用书法的笔触来写,要有书写性、写意性,这就抓到了我们中国画的核心了。”先生习字几十年,深得魏碑贴学之法度,先生的书法在结构上意走帖学,行笔意走碑学。
先生作画以中锋为主并善用方笔与圆笔的融合,用笔以遒劲之品与心性相接,从审美上写出了筋骨精神的笔墨风格。筋骨精神是先生笔墨的核心,先生的笔墨向内而生,带着性情、带着岁月、带着松石般的品质,超越了现实与技术,获得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生命的载体呈现了味在咸酸之外的笔墨空间,从意象造型、笔法探讨、画面结构、气韵气象均与筋骨精神有关。
高居翰先生在《气势撼人》一书中谈到“儒家的教条训诫我们,凡真正的德操与人性的真诚,必得似不自知而行的,而且必须显现在无意识的自发行为之中。”这既是一种人格的自发行为,也是中国画笔墨的自发行为。
卢先生在生活、教学、作画中是一个常常忘我的人,先生在教学上多以理性思维,从各个层面去研究分析、判断求证。
先生是一位思想者,注重理性与感性的交融,尤其对教学内在规律与笔墨和造型内在规律有着深厚的研究和成果。同时先生又是性情中人,在生活中通过平常事、平常心呈现出一种天真无邪的透明。这种纯真的感觉自然而然的也生发在小品创作中。
先生的小品,透着修为的自然精神,不刻意、不做作、不强势,笔下人物形象清澈明亮。先生在笔墨中品咂着真的含义,画面浸透着自然而耿直的性情。
先生做学问始终在内心发问,记得先生画室墙上挂满了探索试验的小品,以书法为主体的小品,以构成块面为主体的小品,人物造型从具象到抽象的习作,从以人为中心到以画面结构为中心的探索,造型与笔法向着魏碑与二王的相互渗透等。先生探索的进程真正体现了先生的人格与学术境界的合一。
此刻,我们感知先生所画人物之品显现了内心的淡泊,通透般的内觉与朴拙透彻着一代知识分子的人格自觉和逍遥的精神,仿佛我们受到了“坐忘”的感染进入到一种恬淡的境遇。
先生小品人物,其造型极简又意象鲜活,透射出高古、般若的意味,先生的人物造像一个个呈现出安详平静又似有忧患之思,他们向内而生,他们的淳朴气象是对现实的超越,而境界直指慈悲情怀。
先生小品笔墨之境,越过了时光,越过了物象,进而到达“事事无碍”、“忘怀得失”之真知,其审美内蕴着平凡与平常心的人生智慧。陶诗有“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读先生小品越觉先生画意之远,笔意之远,画中归去来兮的今人和古人似在尘内却又游于桃源,这是先生以人为镜的心照。苏轼后赤壁赋有“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顿时,我感觉先生的画极远,先生的人格极远,先生的性情极真、极淡。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300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300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2010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