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艺术品包装运输指南-“皮劳克”在包装运输的应用
自然博物馆化石
在博物馆参观恐龙展览时, 人们常被精美庞大的恐龙骨架所吸引并折服。但对恐龙骨架展出之前所发生的故事, 很多人都感到既神秘又疑惑。恐龙从出土到装架展览的过程中, 既有科学家的不懈探索, 又有技术人员的精湛技艺, 是众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大型脊椎动物化石的发掘现场, 我们往往会遇到化石保存状况差的情况, 如因长期暴露风化、材质疏松等导致化石不易完整取出, 或已取出的骨骼化石在搬运过程中遭受损坏而前功尽弃等。而传统的麻袋包裹或木板箱也难以保证笨重的化石在运输过程中完好无损, 这时最理想的方法是在野外浇注石膏包, 将化石包在已定型的石膏壳内。这种石膏包就是“皮劳克”, 使用“皮劳克”可以随时搬运化石, 甚至异地运输交流展。如今, 在包装运输工作之前制作“皮劳克” 已成运输脊椎动物大化石的必备手段。
博物馆化石
“ 皮劳克”一词是俄语的音译, 意思是“ 石膏壳”。从字面含义不难理解, 制作“皮劳克”所使用的原料是石膏粉。那么“皮劳克”的具体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在制作“ 皮劳克”之前, 先要备好材料, 通常为: 石膏粉、水、麻袋片( 不太致密的) 、麻纸、剪刀、水盆 ( 用以盛水和石膏) 、刷子、锤子、钎子以及加固剂等。
制作 “ 皮劳克”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 发掘、清理化石的上表面, 一般还要把化石底部岩层也掏空一部分, 并用刷子刷掉化石表面的浮土。然后 在 化 石 表 面 铺 上 麻纸, 并用刷子蘸水涂刷, 尽量使纸紧贴在化石表面, 这样便于纸上面的致密石膏层对化石起到保护作用, 且将来需要打开“ 皮劳克”时容易与化石分离。然后用剪刀剪出比化石表面略大的麻袋片。
第二步: 待麻纸稍干后, 将剪好的麻袋片放在水盆里浸湿并取出备用。视化石表面大小取适量的水和石膏粉和匀, 将已浸湿的麻袋片在石膏糊中浸透, 并取出备用。将石膏糊倒在麻纸面上并沿着化石面敷平, 这一层石膏糊厚1厘米左右, 要稀一些。随后把浸过石膏糊、但还没有固化的麻袋片盖在刚刚敷平的石膏糊上, 将麻袋片延伸到化石底部并箍紧定型。马上制备一些稠的石膏糊在麻袋片之上再糊一层( 如果化石特别大, 一般还要再加一两层麻袋片和石膏层, 以减少变形) 。最后用清水涂抹, 使石膏面光滑。
第三步: 待石膏干燥后, 用细钎子将化石底部的岩层逐渐清理掉, 小心不要破坏化石。然后快速把这个带石膏包的化石翻转过来, 放置平稳, 修整化石表面的岩层和石膏套的边缘突起, 千万注意不要使石膏套和化石脱离( 亦称“ 脱包”) , 避免前功尽弃。再按照 第二步的方法, 用麻袋片和石膏糊将刚刚清理出的化石表面封上。这次用的麻袋片要搭在前面的石膏上, 使上下石膏套衔接成一个整体。如果化石太大太重, 为避免在搬运过程中破损, 还要用多层麻袋片和石膏糊反复浇注, 加大厚度和强度。最后还可以在石膏托外较平缓的部位垫上木板, 再用铁丝将木板和石膏捆绑固定在一起。
第四步: 检查石膏包有无裂痕, 是否需要专门包裹某些突出部位等。这时别忘记在石膏包上标明产地、发掘点、编号和时间等。最简单常用的方法是在石膏包表面尚未完全固化时, 用钎子刻写。然后将细沙土撒在字迹上, 用刷子轻轻刷拭, 石膏上划痕的凹槽里就留下细沙土, 字迹十分清晰。这样的记录可以较长时间保存。
这样做好的“ 皮劳克”在此后的装车和展览运输过程中能很好地保护化石。到达展览现场后, 艺术品包装技师根据有关记录判断开包位置, 用锯条打开, 取掉“皮劳克”, 就可以展现在博物馆现场了。“皮劳克”就像一个个特制的蛋壳, 圆满完成了保护动物化石的重任。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