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考泰兴大生桥,尤敬廉吏古二贤 2024-06-22 15:14:03 三 坔 夜 话一方水土坔有一方文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笔者曾于2019年元月在本公众号发过一篇题为《泰兴桥名知多少,今日且说大生桥》的文章,对位于泰兴城西南十里的大生村的“大生桥”作了一番专门的介绍,只是那篇文章,对其由来的探究偏重于神话传说的文化传承,而对其历史的考证则似乎有点苍白,故而总想弥补一下。今之新考,显然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考证了,于是这一考证引出了两个了不起的历史人物。这两个人物,当是泰兴历史上有名的廉吏贤士,一个是道光二十八年的举人泰兴知县张行澍;一个是有“智慧女神”之称的原金陵女子大学校长、江苏省原副省长吴贻芳的高祖——泰兴出生的道光十八年进士、咸丰帝师、三部(礼、刑、吏)侍郎吴存义。此二人皆与大生桥这个桥名,这个地名有关。呈东西向的大生桥,跨在老天星港上,为五孔拱形石桥(现有两孔已埋于两岸泥土之中),如长虹卧波,至今古韵十足,风韵撩人,它是泰兴市境内最古老的石桥,桥面麻石车辙印痕深陷,仿佛像一位历史老人讲述着它经历的风雨沧桑。据《泰兴县地名录》载:“大生桥,原名大孙桥。明正德年间张育宁建。后村以桥名,讹为大生桥,相沿至今”。大孙之名何时变为大生的呢?从《泰兴县志》上去查找,康熙志上为“大孙”,而民国志已称“大生”了。但在撰于光绪十二年(1886)的光绪志上,却两名并存,其中“乡聚”“河渠”的条目中称“大孙”,而在《辅辖图》中却标为“大生”,这说明清光绪年间二名同时流行。大孙与大生,命名方法上有点不同。大孙是以姓氏命名,而大生则带感德之义了。 据光绪《泰兴县志》记载,大孙桥处同治元年建有张公祠,祀张行澍。张行澍,字瀚门,河南祥符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由举人任泰兴知县。这一年夏六月,飓风大作,江水暴涨,大水淹进县城,平地水深数尺,沿江百余里一片泽国,房屋漂没,灾民无数,受灾的百姓全部“露栖”。幸好,泰兴百姓遇到了一个廉吏知县张行澍。这个张行澍廉洁奉公,生活清贫,是一位少有的勤政为民的清官、好官。他很孝顺母亲洪氏夫人,到泰兴任知县,他遂把母亲接到身边。张母不肯清闲,跟在老家一样,整天忙着纺纱织布。张行澍挤出有限的生活费用,采办棉花等物资,支持老母织布济贫,以至一年四季后衙机杼之声不绝于耳。冬天,张行澍将母亲亲手缝制的棉衣拿来救济穷苦百姓,自己却不肯留下一件新衣过年。这样的一个好官,眼见着泰兴的百姓,尤其是江畔的天星港这边的百姓受了这么大的灾,他怎会无动于衷呢?岁大饥,民相聚,“吃大户”开始兴起,时称“吃麻雀儿会”,灾害很快就要引发动乱。张行澍急召集官吏和地方上的乡绅商议集赀,决定按人口赈灾,发放口粮。这当儿,时任云南提督学政的吴存义(吴贻芳的曾祖父)正好回家乡治丧,于是倡议赈灾,并亲自到富户家中劝捐。知县张行澍更是大力组织富户响应。富家拿出钱粮,吴存义总是长跪说:“我为数十万灾民跪谢啦! ”大家为吴存义和知县的诚意所感动,一个多月共捐钱十九万余缗。行澍、存义二贤用这些钱购买米谷,核户计口后,再用小船运到大孙桥分发给灾民。《清史稿》载“吴存义,字和甫,江苏泰兴人。道光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二十二年,督云南学政。边徼士风敦朴,存义力为提倡,文风改观。回民煽乱,存义按试永昌竟,出郭数里,城中火起,待学使去而始发也。二十八年,丁母忧归。会江北大水洊饥,存义议赈,躬诣富室劝捐,多感其诚,出赀购米穀。存义棹小舟散给饥民,全活甚众。”当时,灾民望着一船船运来的救灾粮,高兴地说:“船到大孙,灾民大生!大孙桥成了我们的大生桥了。”于是,大生桥的名字这样渐渐叫开了。第二年,知县张行澍又组织百姓加固江堤,疏浚河港,从而消除了潮患。《泰兴大事记》录曰:“道光三十年(1850年)知县张行澍修筑北自庙湾、南至王家港(今天星桥)江堤,长辈8000余丈,高聚物丈,宽5尺,基宽3丈,人称张公堤,以志其功。”张行澍离任泰兴后十余年期间,泰兴西乡因江堤高筑,多次成功抗御水患,田谷连年丰收,百姓念念不忘他在泰兴留下的恩惠仁爱。后来,张行澍任江宁知县,因太平军起,他去上元拜访知县刘同缨,见刘在衙门上用朱笔书了“毋害我百姓,愿以身代”几字,遂表示回去亦书此字,而策马回转,不料刚出城门,即遇太平军,张行澍不愿受辱,即从马上跳江殉难,历史的悲剧的一幕也就由此而定格。张行澍死后,家徒四壁,一个叫孙寅的泰兴人因事到河南去,路过张行澍老家,目睹张家清贫之状,不禁凄然泪下,拿出盘缠来帮助张的家人。泰兴的百姓得知张行澍去世消息,为纪念他的“大生之德”,于是在县城和大孙桥旁同时建起两座张公祠,意在让张行澍永远能看到泰兴西境平安,民得大生的景象。时任吏部侍郎的吴存义也为此专门撰写了《大孙桥张公祠记》,以表达了泰兴百姓对他的感激之情。大孙桥是西江口与泰兴县城之间的一处重要桥梁,历史悠久,自张育宁修造至今,期间又几次维修,个中又有许多的故事。它的修建,它更名为大生桥,皆沉淀了很深的文化底蕴。泰兴的名桥有许多座,然而像大生桥这般既特具历史价值和历史故事,又完好保存至今的,恐怕难有出其右的了。大生桥,是两位非凡之人成就了它,使之成了非凡之桥,非凡之地。轻轻拂开它尘封的历史,它的绚丽的光辉竟是这样的灿烂,我们不能不为之而激动,更不能不为它的不凡的由来,为它相关联的历史人物、神话美传而浮想联翩,而深深的受感染,深深的沉浸其中和深深的陶醉其中!长情贯微,与君碰心;杏园秋雨,期盼几许!作者杏园秋雨(原名,李长贯,签约作家),挂鞭归去来兮杏园翁,好吟喜文,著有长篇小说《杏雨烛泪》,常以涂鸦知会。欢迎关注、鼓励与赐稿(来稿可附百字内简介和生活小照一张)!QQ邮箱:398746528@qq.com 微信号:txxfry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 请↙↙↙点击“阅读原文” (1)一往情何深,结缘延陵荟 (2)乡野风景异,赋诗又填词 (3)三坔风情…… 赞 (0) 相关推荐 颐和园——豳风桥 (颐和园专辑第 111 集) 酒狂 龚一 - 千古绝响·古琴 摄影 张晓莲 配文 范志鹏 颐和园中的豳风桥位于界湖桥南,是西堤从北至南的第二座桥,桥上有木构长方形重檐攒尖桥亭,桥下正中间桥洞 ... 身体力行“清慎勤” 死而后已为长阳——清代廉吏刘碔的故事 相关文章: [古城钩沉]和公祠的故事 [古城钩沉]长阳古县衙变迁史 [长阳文征]李拔 | 建修四路茶亭记 清代长阳知县李灿 创修<崇义县志>的长阳乡贤王廷耀 长阳第一位女校长--王贞英 ▲ ... 一代廉吏于成龙 2017年1月3日,由中央电视台.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央纪委中国方正出版社.山西影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的40集历史正剧<于成龙>作为开年大戏,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作为一 ... 说街道巷/葛正浩先生新考泰兴古城十景之三——三井头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编者微语 编者昨日收到葛正浩先生发来的<泰兴 ... 葛正浩先生据典释名新考细述泰兴十景系列之五——五城门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编者微语 葛正浩先生昨又给编者发来其于泰兴古城十景 ... 西宁举人廖曰敬及其家族情况新考 西宁举人廖曰敬及其家族情况新考 廖曰荣墓所在地(吴勇华摄) 近日,云浮市档案局吴勇华科长在古城建城寻古探幽中,发现了举人廖曰敬八弟廖曰荣的坟墓,墓上有廖曰敬撰写的<太学生号松峰八弟墓志>. ... 海外红学 || 包腊《红楼梦》前八回英译文年代新考* 包腊<红楼梦>前八回英译文年代新考* 王金波 王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740076)阶段性成果 [附记:2012年2月27日初稿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4月12 ... 李培生 郭声波 | 定襄、云中二都督府设置时间新考 [摘要]唐廷曾以颉利之地六州置定襄.云中二都督府,目前学界对其设置时间存在争议.本文认为贞观四年说不确,其实际应置于贞观末年突厥部落南返之后,具体时间应在唐灭薛延陀汗国后的贞观二十一年.设置之初,二都 ... 張翼:《詩》“碩鼠”訓詁新考 <詩>"碩鼠"訓詁新考[1] 北京華文學院 張翼 摘要 對於<詩·魏風·碩鼠>中"碩鼠"所指爲何種動物,歷代學者觀點不一,一般多以爲指& ... “海经”区域新考续补------《山海经》系列研究 在<"海经"区域新考>系列文章中,我们得出结论:今本"海经"为春秋时所编造,其编造依据有一原本,而原本所述的上古疆域为今天荥阳地区,北到北邙山,南到 ... 《山海经》“海经”区域新考(五)------《山海经》系列研究 五."海经"原本疆域的考定 经近期的系列研究,我们发现大荒四经.海外四经很可能为春秋时期的编造篡改文献,是以一上古历史地理文献为底本(以下称为"海经"原本,前人 ... 新时代·铁路榜样丨张敬钰:逆行3300公里,如一道“不灭之光” 张敬钰 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 呼和浩特客运段 南宁车队 第四乘务组列车长 张敬钰,中共党员,1989年出生,2013年参加工作,曾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火车头奖章.全国铁路先进女职工.全国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