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能量站之三
今天,我重读了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重点阅读了作者写作时的心理变化,以下是书摘和感悟,发表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书摘:
>>为自己而写,我觉得这在某种意义上倒是真话。尤其是深更半夜在厨房餐桌边写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时,我压根儿没想到它会进入一般读者的视野——真的。大体说来,我仅仅是意识到自己会“变得心情舒畅”而写小说的。把一些存在于心中的意象,运用自己称心满意、妥帖得当的词句描述出来,再把这些词句巧妙地搭配起来,化为文章的形式……脑袋里全是这种东西。总而言之,会有什么样的人来读这本小说(似的东西)?这些人究竟会不会对我写的东西产生共鸣?这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文学信息?像这类麻烦的问题根本就没有力气去思考,而且也没有思考的必要。毫不拖泥带水,或者说非常单纯。
而且其中大概还有“自我疗愈”的意义。因为一切创作行为中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修正自我的意图。通过将自己相对化,也就是将自己的灵魂嵌入和现在不同的外形,去消解或升华生存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种种矛盾、错位与扭曲。而且顺利的话,还要与读者共同分享这种作用。我并没有具体地意识到这一点,但那时心中或许在本能地寻求这种自我净化作用,所以才极其自然地想写小说。
>>身为一个职业人士,也应该有最低限度的支持者。然而只要在某种程度上克服这些,“享受过程”和“心安理得”或许就将成为至关重要的准绳。
尽管如此,如果有人正色问我:“你写小说时脑袋里当真只想着自己吗?”那么连我也会回答:“不,当然没那种事儿。”前面说过,我是一名职业作家,要始终把读者放在心中从事写作。忘记读者的存在——就算心里想忘记——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恰当的做法。
然而虽说将读者放在心中,也不会像企业开发商品时那样,去做市场调查、进行消费阶层分析、设定具体的目标顾客等等。我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归根结底还是“空想的人物”。那个人既没有年龄,也没有职业和性别。当然他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拥有这一切,但这些都是可以替换的东西。总之,我是说这类东西并不是重要因素。重要的是我与那个人彼此密切相连,这个事实必须是不可替换的。
>> 我与读者之间维系着一条粗而直的管道,通过它直接交流信息。也许可以说是我耗费时日,构筑起了这样一个体系。这是一个不(怎么)需要媒体和文艺界这类“中介者”的体系,最需要的是作者与读者之间自然形成的“信赖感”。
感悟:
写作其实是个职业,也要有职业道德,起初我们写作可能是因为好玩,而这样走不远,要想走得久,走得远,就要当工作来做,投入时间、精力,让自己更专业,更专注;
为兴趣写不一定长久,为钱而写,反倒会把它当做一件正儿八经的事儿来做,不断督促自己,逼自己成长;
想要自由,先得自律。写作是技术活、体力活。伏案工作需要耗费大量体力,没有一个好体质,谈何长久?
为钱写作不丢人,以前我认为,写作是件高尚的事,我可以说自己为兴趣写,为自己写,但唯独不能说为钱写,因为在世人的眼光中谈钱太俗。但一开始,我是希望能将兴趣转化为收入的,对这点避而不谈,就好像开公司的老板说,我不以赚钱为目的,上班的说,我上班只为快乐不为钱,都是扯淡。再者,有收入(不管大小)说明了大家对我写作的认可,让我更有信心,创作更具价值的文字。我付出了时间、精力、汗水和劳动,怎么就不能谈钱呢?接下来,我要更加正视这个问题,多投入、多练习!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