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中的编造与虚构

学生作文中的编造与虚构

渐新堂

看杨先武先生的新书《语文教育路在何方》,书中提出应该在写作中反对编造与鼓励虚构,我以为这是很有见地的观点。

过去,我们常常把这二者混淆起来,至少是没有很好地区分开来。因此,在写真情实感的前提下,几乎是一概抹杀了学生异想天开的才华,封杀了虚构的积极发展。

编造属于写作中的撒谎,是一种品质上的不诚实,对小学生初高中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不良行为,应该存入不良记录的。在写作上,还没有进入正常状态,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去加大阅读视野增加阅读体验积累间接经验,因此,写作时,自然常常是捉襟见肘无米下锅,而心中又没有其他的内容,为了应付交差就只好胡编乱造应付了事。还有一种情况是好大喜功,为了出风头故意编造一些耸人听闻的事情,惊险的事情,极端的事情,以此来说明自己的写作内容是丰富是出众超群的。

作为中小学的写作基本训练,就是要训练和指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文化关注自我。做生活的有心人,去看,去听,去体验,去积累,以此来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并把这些内容一一如实表达出来。有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对生活有感觉有感情有感悟,对写作有内容有提升有情趣,逐步提高学生做人的品位与写作的底线。

当孩子的生活积累匮乏,写作积累严重短缺的时候,要去编造,则很容易露出马脚。即使是一些真实的事情,也常常因为缺乏观察缺乏积累而在很多细节上经不起推敲,被人斥之为造假,“真的说出来都是假的”。与作家相反,“假的说出来都是真的”,叫人不得不相信一定去过非洲,而实际上并没有去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务必坚持要孩子说真话写真事,不要去说假话写假事。并逐步细化,逐渐丰富细节,把真事写真,写来人人都相信,写来人人都不再怀疑。这是写作的基本功夫,这也是绝大多数学生写作训练应该严格遵守的底线。

想象要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虚构要学生写作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要让学生明白,如果自己连起码的生活中的事情都说不清楚写不明白,要去想象要去虚构,就难以写出好的文章来,其想象的内容就容易漏洞百出破绽多多不攻自破,其虚构的内容也没有生活的逻辑,难以起到应该有的积极作用。

国外的一些母语教育是严格区分纪实类文本与虚构类文本的,在写作教学中也是如此。我们在小学阶段,应该鼓励孩子进行富有想象力的写作,将时间空间进行大规模的转换,如在一千年前与某某相会,在火星上的一次午宴,海底世界的一次畅游,在蚂蚁王国做总理大臣,等等。

到初中到高中阶段,面对写作能力很强的学生,则应该鼓励进行故事虚构,前提是这些学生写纪实类文本是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要求不是对自己所做事情的简单编造,而是站在生活真实的角度,对诸多同一类的生活细节进行概括抽象提升,杂取种种,融汇成一个新的自己虚构的典型人物,以折射和反映出更加广泛的生活及社会问题。一句话,虚构是在符合生活以及社会发展逻辑的基础上的真实反映,事件是虚构的但是是非常可信的,细节是真实的不容置疑的。没有写好纪实类文本的基本功,没有丰富多样的细节的认真积累与真切刻画,要写好虚构类文本是绝对不可能的。

当然,能够这样虚构的学生应该是很少很少的,也不宜去要求每一个高中学生都进入创作状态都去进行虚构的尝试。

编造的危害以及虚构的高要求,应该让学生与家长及每一位语文教师了然于胸,并用来指导写作实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