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的理想境界
名著导读的理想境界
渐新堂
在刚结束的绍兴会议上,让人看到了名著导读在教学实践中正在逐渐产生的强大影响。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名著导读的内容,正在走向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心中。
次日上午的大会发言,给人的感触很深。有在名著导读中浸泡十余年炉火纯青操作借鉴性很强的质朴分享,有名校师生都才华横溢的名著阅读结果的超优异展示,有教研部门殚精竭虑通过教学指挥与检测来撬动来掀起区域性名著阅读浪潮且逐渐形成习惯的介绍,有以评价促进名著阅读以习题助推名著阅读的阶段及路径的精心设计与实施。其方法措施效果,都令人感叹不已美不胜收。
下午分为一分会场二分会场进行名著导读的课堂教学展示。同样给人很多的惊叹与精彩。大气多样深入平和,不少老师不少朋友不断拍照不停学习,与过去大规模会议不同的一个显著变化是,会议直到最后,会场上都坐得满满的,舍不得缺席,生怕有所遗漏。
在中语会以及人教社的强力推进中,也应该注意名著导读理想境界的追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弯路:
一 不应该将名著当做教科书内的教读课文来精耕细作。
北京景山学校曾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过学校制度教育制度的探索实验,初中语文就主要是阅读四本古代白话小说。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的民族优秀文化素养的确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也给了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极大的振奋。
但是,我们是一个25年前才宣布取消粮票,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的国家。很多人首先需要接受的教育是生存——为稻粱谋,其次才是发展才是个性的问题。虽然2020年我国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文化素养文明修炼,还有很多需要补救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快马加鞭去追赶的领域。教育同理,语文教育同样如此,不应该因为今天的国力强盛了一些,就头脑发热,就想脱离实际,来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更不应该期盼着我们的学生人人都成为农耕时代的文人儒士,因为,无论如何发达,我们都需要科学需要国防需要数理化大数据等等。
名著阅读,尤其是文学名著阅读是重要的,但是,绝对不等于是少年时代学习的全部,没有必要将其精力全部投入在此。何况,就是语文,学生也面临着无数前辈乃至于我们这一代人所没有遭遇到的语文生活,只要看一看国家语委每年发布的中国年度语文生活报告书,便可以知道,学校语文教育仅仅是语文生活的极其有限的一小部分。
因为时间是一个常量,每一位学生的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在名著阅读上耗费过多,势必减少学习其他学科其他领域,包括语文领域里其他必备内容的时间。即使像红楼梦这样的百科全书式的的巨著,也完全不能够解决21世纪今天的学习工作生活所必备的一些基本常识。
“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何况一本书时代。
二 不应该名著导读的内容及其程度上精雕细刻。
为了展示,为了启动过去被忽略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名著导读,在一些地区一些会议上进行名著内容的深入挖掘,进行方式流程的引领,是必要,也是必需的。但是,如果我们抛开平时的基础教育中的经过百年来前后相续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所坚持的现当代语文教育共识,抛开有系统观念有社会认可同行共识的单元教育专题教育,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名著进行精雕细刻,一般情况下是不应该得到肯定的。
因为,名著的反映领域名著的表达方式,都是有时代局限与时代烙印的。而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远比过去复杂得多,靠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只用九章算术只用算盘计算就要去建造航天飞船,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要给初中学生留出学习语文以外的足够时间,让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绝对不要只站在语文人的角度去思考处理问题,更不应该情绪化地夸大语文学科的作用,甚至去痴想“得语文得天下”,去自恋去奢想回到农耕文明的科举时代。
还应该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男女之别,爱好之差,不应该在我们语文教师的强制下统一到某一部某几部名著上来。应该让学生在名著阅读辽阔海洋中的社会学科技史生活智慧等多领域多向限多维度上去自由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阅读,而不应该千人一面地按照我们自己的好恶去统一去强求。
三 名著导读的理想境界应该是学生喜欢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
名著导读应该追求的是阅读数量的浸润渐染,而不是专家的说教似的学位论文似的所谓的成果展示。教师自己应该有开放心态,名著是读不完也读不到底的,自然更不可能讲透彻讲精辟。即使有可能,那也是更高一级的学段所进行专门性质的研究,是相当长时间的学术化的问题。
给时间带路,给空间选择,给平台分享,这大概就是我们语文教育能够给学生,尤其是给不同层次并存的班级语文教育名著导读最后留给学生一生的最宝贵的非人工建造的纪念碑了。
(以上为会上在即兴评课所讲内容的追记)
长按或扫描此码方便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