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一十八首《游子吟》(孟郊)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六】
【中唐·孟郊·五言古诗】
拼音版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壹/
《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整体赏析
名家点评
后世影响
贰/
《游子吟》,是孟郊自制新乐府诗题。根据原诗题下自注:“迎母溧上作。”可知此诗作于他居官溧阳尉之时。它以一首著名母爱的颂歌流传千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名句,几乎家喻户晓。
诗以对句开首,分领下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样由人到物,从母至子,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事物,但也是最可贵的事物,即:母子相依,骨肉相亲。
接着三、四两句,直叙慈母爱子之心: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在临行之前,老母针针线线地细缀密缝,为的是把衣服做得结实一些,因为怕儿子在外迟迟难归。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身份报慈母以感恩之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寸草心,比喻游子的心。寸草,即小草。三春晖,比喻母爱温暖,有如春日之阳光。晖,此指日光。
这里用了比喻句,表达儿子报答母恩的炽烈情愫。这两句诗,是前四句诗的升华。通过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上悬绝的对比,展示了赤子之心:对于如春阳的博大母爱,区区小草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在这里,写子女报恩之意之情,也是十分淳厚、真挚的。
这首歌颂伟大母爱的短诗,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就是:它典型地表现了“母爱子,子敬母”这种高尚“人伦”。在生活里,母亲为出门的子女缝制衣服或整理行装,原是一件最普通不过的常事,可说是一件细节。然而,诗人却从这个“细节”中发掘了深刻而普遍的主题。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并且作了极好的表达——
作者用临行缝衣,寄托母爱;以春晖照物,比喻母爱。二者都能使人温暖,前者暖身,后者暖心。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不用言语,也不流泪,只是通过“密密缝”的行动,一个普通常见的行动,自然地流露了出来,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感人! 它几乎拨动古今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唤起普天下儿女们的亲切而深情的怀念。
这就是此诗最大的成功之处,也是它永传于世的奥秘所在!
叁/
孟郊和贾岛并被视为“苦吟”诗人的代表,向有“郊寒岛瘦”之称。人们谈到孟郊苦吟风格的诗,往往举出其诗集中一些蹇涩苦僻,刻琢雕镂的作品。岳端则以为这首向被看成朴素自然的《游子吟》,也是“从苦吟中得来”。不失为读孟诗一得。
此诗赞颂母爱,表现纯真的孺慕之情。其以朴实的语言,形象的比兴,道出了人人心中所怀有的美好感情,而流传千古。
歌颂母爱是一个大题目,诗人完全可以洋洋洒洒写上一篇长诗,然而此诗只有短短六句,艺术效果异常感人,这不得不归功于诗人构思的巧妙。所谓“苦吟”,首先是指诗人为获得巧思而付出艰苦的思维劳动。若无苦思,难有巧构,二者在通常情况下表现为一种正比例的协调关系。此诗构思的巧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选材之巧。慈母的爱可以衍化为许许多多具体的行为,诗人没有去罗列众多的事例,而是从无数事情中选出一件非常平凡,而又特别能够体现母爱的小事——为临行的游子缝纫衣服,以此来描写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一滴水可以见大海,一件小事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心襟,这个道理同样适合文学(包括诗歌)创作。选择一个适当的、具有浓缩的蕴含成分的细节小事,对于诗歌创作来说,可能就是预示着已经接近成功的边缘。(二)疏密关系之巧。此诗由两部分构成,前四句直叙母爱,后二句以比体出之,“寸草”比子女,“三春晖”比母爱,说明子女再尽心尽力 ,母亲的恩爱也是报答不尽的,所以在双方中,子女永远是有所负的一方。以上两部分内容,前者具体,后者较为概括,由具体过渡到概括,经过一次明显的结构性跳跃。而在意蕴按排的密度上,前密集后疏朗,密者写足缝衣本身的事象意态,疏者宕开一笔,充分拓展思维空间,使孺慕之情在翩翩遐思中得到延展升腾。一密一疏,一张一弛,使短短六行诗有波有澜,意绪的表达由点及面,构成结构的完整和情蕴的充足。(三)结尾之巧。比兴之体加上以问句作结,使本诗结尾给人以言已尽意犹无穷的感受。钟惺赞道:“仁孝不言,自然风雅。”(《唐诗归》)以上三点构思之巧,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精思苦虑,巧构实出于苦思。此外,像“密密缝”、“迟迟归”,“寸草”、“三春”,选词属对,都颇费斟酌,精当难移,这些地方也都流露出作者一贯的苦吟痕迹。
尽管如此,此诗读起来,与孟郊其他许多作品相比,确实顺畅、明达、平易得多,全无寒苦、僻涩之感,因此,人以为其“似不经意”出之,并非没有道理。其实,此诗的特点正在于内在的苦思巧构与外观的朴素自然相统一,“苦吟”于其内,“似不经意”于其外。看几例孟郊素被认为寒涩诗风的句子,“厚冰无断文,短日有冷光”,“生随昏晓中,皆被日月驱”,“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江蓠伴我泣,海月投人惊”,皆思深词琢,气促调苦。《游子吟》出于苦吟与上述诸诗相似,晓畅自然的体貌特征则与诸诗大不相同,它代表着诗人苦吟风格的另一方面。
我国古代诗论对于苦吟似不经意这一创作经验多有总结。与孟郊同时代的诗论家皎然反驳“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的说法,“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象,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诗式》)清代刘熙载说:“西江名家好处在锻炼而归于自然。”(《艺概·诗概》)古代诗人也往往将苦思锻炼而归于自然作为诗歌创作一重高境来追求,写出了许多既易读又耐反复咀嚼回味的优秀作品,《游子吟》则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肆/
孟郊诗多抒写穷愁,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而就生新瘦硬,故苏轼谓之“郊寒岛瘦”。所谓寒、瘦,在内容上指言贫叫苦,在艺术上则指苦吟和一种清峭的意境美。方牧素描孟郊:“冷露滴破残梦,峭风梳篦寒骨;暮年登第,一生才说几句痛快话”,可谓得之。
《游子吟》是孟郊享誉千古之作。在香港的民意测验中,此诗高居最知名十佳唐诗的榜首。关键在于诗人抓住了母爱与孝道,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题材,而表现得深入浅出。诗作于贞元十六年(800)溧水县尉任上,自注云:“迎母溧上作”。
前四句摄取生活中一个常见的情景,慈母为游子准备行装,在临行前夕、在灯下缝缝补补。这幅图画表现的是贫寒之家,儿子出门不能盛其服玩车马之饰,然而母爱是“论心不论迹”的。从“临行密密缝”这个场面所流露的质朴无华的人性美,足以使任何“金缕衣”失去光辉。
在母亲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因此对他的出门远游,不免有一千个不放心,因此是希望他能够早些回来的,这是“意恐迟迟归”的一层含义;而另一方面,母亲又本能地深知,孩子大了,必须经风雨、见世界,所以决不会把他拴牢在自己身边,所以这才缝下密密的针脚,怕不经穿的,这是“意恐迟迟归”的又一层含义(即“密密缝”的理由)。
最后两句是针对迎母溧上这件事而言的,谋到一官半职,就象李逵那样忘不了老母,这片孝心当然感人。而诗人进一步认识到,孝心与母爱还是有区别的,它是出于一种自觉的报恩意识,而母爱却是自发的无条件的,与春风和阳光一样不求回报的。尽管《小草》歌词说“春风呀春风把我吹绿,阳光呀阳光把我照耀”,古人仍有“草不谢荣于春风”(李白)之说。所以诗经《小雅·蓼莪》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此诗结尾也是一样的意思,但安排在一个形象感人的典型场面之后,又出以比兴,当然也就更易引起共鸣。
伍/
孟郊诗现存三百多首,从来选诗的人对他的诗都没有一致的选录标准,因此也就没有公认的代表作。这首《游子吟》是很多选本都选的,原因在于它“简炼超拔,古味盎然,几乎一字千金。”(《诗法萃编》)它成功地把慈母疼爱游子之情和游子感激慈母之心融汇贯通在短短的六句诗、三十个字中,生动地传达出了母子间无可比拟的、深挚的骨肉之情,歌颂了人类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母子之爱。
《全唐诗》这首诗题下有一个小注“自注,迎母溧上作。”说明此诗是孟郊任溧阳尉时迎接他母亲而作。但看诗意却不对头,诗意分明是儿子出门旅游,临行时母亲为他缝制衣服,儿子有感而作。所以,看来这个注不很可信。
这首诗的特点在于以情动人。诗人选择了最普通、最细微、但却是最能体现母子情深的景和物来加以渲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两个并例的偏正词组,主词是“线”和“衣”。“线”和“衣”本是寻常的东西,然而在诗人笔下却成了不寻常之物。因为诗里的“线”和“衣”已经都不再是客观的物,而是沾染了浓厚感情色彩的“线”和“衣”。这“线”里凝结着母亲对儿子丝丝缕缕、刻骨铭心的挚爱,凝结着母亲对于即将远离的儿子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忧思,也凝结着母亲对儿子的无限依恋之情。母亲把自己的深情和祝福,一针针、一线线缝进了儿子的衣衫。她简直愿意变成一件衣衫,牺牲自己为儿子抵挡风寒,为儿子带来温暖。而常年颠沛流离、窘困潦倒的游子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衣衫,刚好象母亲温暖的双手每时每刻都在抚摸着他那困乏的躯体,爱抚着他那颗饱受沧桑的心。正因为诗人一生仕途失意、穷愁潦倒,所以诗人更能体会到母爱的真挚无私,感受到母爱的温馨无比,从而写出了这样意味隽永、催人泪下的名句。
三、四两句从来没有注解,这里隐藏着吴越乡间的一种民间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缝制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不然,出门人的归期就会延迟。所以在母亲“临行密密缝”的这个动作中既带着无可奈何,又更多地流露出慈母的情怀,母亲当然不希望儿子离开自己身边,但为了儿子的前程却不得不让他、甚至劝他外出闯荡。而儿子还未出门,母亲却已经计算着他的归期,盼望他能早日归来。这就是慈母的情怀,“临行密密缝”的原因正在于“意恐迟迟归”。这两句进一步表现了慈母痛惜儿子的柔肠爱心,令人为之唏嘘。诗人笔下的母亲没有痛哭,也没有叮咛儿子早归;然而“此时无声胜有声”一片爱的深情却从母亲的动作和心理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倾泻出来,唤起天下儿女对母亲多少深情的怀念和感激。
诗的最后两句用小草难以报答春天阳光的恩惠作比喻,贴切地表现了游子难报慈母所给予的厚爱,因而感到深深的歉疚。“寸草心”指儿子的一点孝心,“三春晖”则比喻母爱的温暖。诗人采用了反问的语气:“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含义更加深刻,感慨更见恳切。而且这两句诗把前面四句的具体形象上升为抽象的共性,从而使全诗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这首诗,刘须溪评之为“诗之尤不朽者。”(《评孟东野集》)它没有华丽的词藻和工巧的雕琢,然而却清新流畅,“诗从肺腑出”,(苏轼《读孟郊诗》)表现了一片浓厚真挚的纯情,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从而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陆/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武康)人。少年时隐居嵩山,性耿介寡合,与韩愈是亲密朋友,多有诗酒唱和。孟郊在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中进士,时年已五十岁,调任溧阳(在江苏省内)尉。在任期间流连山水琴酒之间,曹务多废,后辞官家居。唐宪宗元和初年,经李翱推荐给兴元节度使郑庆余,奏为水陆转运判官;郑又奏为参谋,未得就职而卒。孟郊一生处于穷愁潦倒的生活中,虽有朋友接济,但终不免于饥寒冻馁。由于孟郊自身地位和生活经历的特点,他有条件接近和体会下层人民的生活,并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表示愤慨,同情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孟郊诗作有力矫正了大历以来诗歌内容空洞、格调平庸的诗风,取得了特殊成就。孟郊写作态度严肃,追求“瘦硬”,“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后代往往以他与贾岛并称,有“郊寒岛瘦”之说。
作者曾在此诗题下自注:“迎母溧上作。”这时作者五十岁。诗中称颂的是母子之情。母亲对儿女的关怀爱护是无微不至的,特别是在那些贫寒劳苦的家庭中,做母亲的把自己对儿女的心爱之情,物化在将要远行的儿女的衣衫之上,在那针缝线缀之中,寄托着无限的亲情。正因为这样,儿女对母亲心意,犹如短短的小草,怎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给它的恩情呢?
这首诗在艺术上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首联以工对开始,整齐如律诗,其实是自制乐府。“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母子并出比较,并分领下文二、四与五、六各两句。第二,三、四句写母亲的动作与心理,用的是白描写实法,以两对叠字形容母亲的心意,显得亲切入微。“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神形皆备地再现了母亲的具体形象,从动作与心理上都有慈母的个性。六句诗中这两句居中心地位,是游子心中的敬爱慈母之意与按主题思想结构作品的原则的统一。第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游子感恩抒意,全用形象比喻。慈母之爱游子,是实践中发生过的事情,实践是由对象化的行为表现的,这就是以手中线密密缝补游子身上的衣裳,这是必须实写才有感染力的,孟郊在诗中抓得准、写得细、感得深,把慈母的感情的实践对象化,造成为审美形象。孟郊用了寸草春晖的比喻,在这里既合乎艺术规律,又找到了比与被比的事物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成为抒发母爱之情的完美杰作。
由于这首诗所表现的内容的日常性,情感的普遍性,语言的通俗性,艺术的完美性,千余年来一直拥有最多读者,传诵不衰。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