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要对题怎么这么难
文要对题怎么这么难
渐新堂
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不仅仅是标题党盛行, 就连严肃的高校讲台,连机关文牍也多少沾染上标题党的病菌:很难再文要对题了!
一天上午在深大师院开会,十点半开始听取湖南师大的石某先生做报告。
石某先生是我区教育界的老朋友,因为课程改革的原因,经常被邀请来讲学做培训。这一次到深大,是因为深大新开专业教育硕士,聘请了一批校内外的导师,怕大家做不好相关的工作,对这些导师进行培训。主持人介绍石某的讲座名是“如何做导师”。
我过去没有听过石某讲学,以为应该是比较质朴坦诚的人,没有想到一开讲就是对当前的硕士专业制度进行批评与介绍,在招生上造成的混乱,等等。听了45分钟,估计石也不会回到正题,我就以家里有事(也的确有原单位的同事的相隔十多年后的首次见面)为由,向汤老师及培训办的二位老师请假告辞。
我想到,为什么文不对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一个顽疾?为什么这些思考不对教育部高教司去言说?为什么不考虑听众的需求?为什么不考虑主持人的安排?为什么不考虑自身的演讲逻辑?
由此我又想到现在社会上包括机关单位内及行业学会内,包括一些比较高级的人员集中的会议上,为什么文不对题如此大行其道,蔚然成风?
当然,这首先是与社会风气有关。弄噱头,讲感官刺激,靠视觉听觉冲击来博取市场的认可。说一点大家不知道的幕后材料,说一点新鲜的奇闻异事,说一点听众没有参加的会议内容,以此来刷新视觉听觉感官,以此来获取大家的好感,获得廉价的认可。
其次是与学风有关。现在的学风浮躁,具体内容大家不愿意深入去思考,就在外围绕圈圈,说废话,唱高调。主体内容常常容易费力不讨好,不卖座,而去说说一些花边新闻,说说一些无关痛痒的所谓的俏皮话,容易博得廉价的好评。
再次是所谓的专家素质普遍下降。现在的社会风气,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所谓的专家,社会需求量的急剧膨胀,难免泥沙俱下,将一些尚不具备专家素养的人推上了讲台。这些人不少并不具有严谨的理性思考,凭借某些人缘关系或者某一偶然因素开始了自己的专家生涯。要求这样的专家认真工作认真讲课,那是绝对的幻想。
最后是还有一些有一定水平的专家,由于应付的事物越来越多,自己静下来做学问的时间按越来越少,或者是受名利诱惑,不知不觉的成为跨学科的全能型的自我评价过高的把握不住自己的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容易导致不去做文要对题的老老实实的事情了。
文能够对题的报告讲座何时能够回归常态,我们大家都期待着。
长按或扫描此码方便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