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微笑的脸,是你最美的容颜‖文/忆往昔
带着微笑的脸,是你最美的容颜
都说“如果不是眼瞎,就不要从别人的嘴里认识我”,今天我想说“我们要学会从别人的嘴里重新认识一下自己”。
我的脑海中一直记着闺蜜曾经跟我说,她刚认识我的时候非常怕我,我总是板着一张严肃的脸,她都不敢跟我说话。
然而她不是唯一一个这样说的人,其他的只是被我忽略了、忘记了。
时隔多年,当我已经长大成人了,再重新翻看了小学期末报告手册、初中同学录、高中同学录,我竟然发现多数人的评价竟然如此相似,是我太急于投入新的生活而快速遗忘了那些字迹各不相同的文字,也忘记了她们善意的提醒。
“提起笔,老师要感谢你这个好助手,同学们也会感谢你这个好班长。要强的你在学习上不甘落后,屡屡夺魁!但老师有一丝遗憾,不能常见你灿烂的笑容,敞开心扉吧,老师渴望听到你的心声。开心些、活泼些,你会有意外收获!”
这是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在期末报告手册上写的评语,她是第一个发觉我不爱笑的人,但是小时候是不懂的,我要怎么才能敞开心扉,怎么才能开心。我是一个留守儿童,被爷爷奶奶带大,有着那个年纪不该有的忧愁和孤单。
“不知道为什么,以前会那么不敢跟你说话”
“你说话会让人害怕,知道不啊你”
“你呢,不笑的时候有时是挺吓人的”
“有什么心事说出来会比较好”
“刚认识的时候,大家都说你凶神恶煞的,让人怕怕”
“那时候吧,感觉你有的不好接触”
“说真的很少见到你的笑容”
“倘若有遇到某些不快乐的事情,也一定要微笑哦”
“我们是前后桌,可我都不敢跟你深入的交流,说实话有点怕你”
“觉得你这个人很冷,不怎么爱说话,有时候想跟你说话,都得考虑半天”
这些是初中、高中的同学在毕业纪念册上的留言,我特地整理归纳了一番,发现多数的人都有相似的感觉,虽然我们平时也能够一起谈笑风生。
我很庆幸学生时代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互相了解,而不至于对彼此有太多的误解。
青春的叛逆期寄人篱下长达6年,学业的压力、家庭经济的压力、父母每次节假日回老家无休止的争吵,让我处于既想要努力学习又很想辍学逃离的两个极端,我无法去跟任何人诉说,那个年纪不该有的心情。
就这样我不会笑了,而我不自知,直到我出来工作后处处碰壁。
只有一个前同事曾经提醒我:我笑的时候比较美,应该多笑一笑。而其他人只是觉得我很不好相处,我做的一点错事都会因此被无限放大,得不到理解和体谅。我时常陷入人际关系的牢笼中,倍感孤独。
生活本就是如此现实。
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美的并不明显的内在,同样的,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摆着的一张臭脸去发现你内心些许的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了“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的、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快速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且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
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我们的穿着打扮显示着我们的地位、身份和修养。我们的面部表情不仅可以充分展示我们的人格和魅力,还可以弥补自身的一些先天不足,也可以掩盖自己的一些缺点。
而带着微笑的脸,是我们最美的容颜!
雨果说:有一种东西,比我们的面貌更像我们,那便是我们的表情;还有另外一种东西,比表情更像我们,那便是我们的微笑!
曾经我对自己的长相十分不满意,所以我自卑。
最近身边的人都说我越来越美了,心态上、气质上已不再似从前。我已经和生活和解、和自己和解,也已经学会了微笑!笑着迎接生活的灿烂,周围的一切都开始和颜悦色了!